其他

今年全国两会,不仅修改宪法、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审议国家监察法这些看点!还有中央领导新面孔出现!

2018-03-05 政策最前沿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开幕。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的首次全国两会,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首次会议。

关键时点的关键会议,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一举一动全球瞩目。除了常规议程外,今年全国两会,至少有四件大事将产生深远影响。

修改宪法

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该决定建议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而建议的议程之一就是,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2月25日公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修改的内容有21条。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法律基石,宪法因时而发展、因势而完善,将更好适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需要,进一步引领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党和国家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2月26日至28日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也就是说,机构改革将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机构改革将涉及哪些领域、哪些部门,怎么改、如何推进,这些都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如何通过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广受瞩目。

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

今年,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将进行五年一度的集中换届。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

定于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将选举新一届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

而3月5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则是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审议国家监察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审议国家监察法草案。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截至2月25日,全国省、市、县三级监委全部成立。自此,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迈过关键性节点,一个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正在形成。

此次审议国家监察法草案,将为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体系奠定基础。

5位中央领导是今年两会“新面孔”

3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召开。同样,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届时将会在主席台就坐。

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的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18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及中央书记处书记(除了尤权,其他6人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共26人,全部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其中,有5位是今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陈希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

黄坤明曾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虽然此前不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但陈希等也曾列席之前会议。

部长们回应群众关心的这些问题

2018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司法部部长张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等亮相“部长通道”,回答多个热点问题,一起来看看!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回应“下午三点半问题”:各地可以各走各的路

“3点半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关心这个问题的年轻父母正处于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孩子抚育的重要阶段,该现象更多地表现在大中城市:家长没时间接孩子,但孩子到了3点半又要放学。 这种时间的不匹配,造成了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困难。

去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解决“3点半问题”的通知,目前,已有25个省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措施。 例如,上海规定中小学校后服务做到全覆盖,时间为3点半到5点,参与这项工作的教师会在工资方面给予倾斜;北京市规定3点到5点为校后服务时间,主要开展课外活动,每个学生每年补助700-900元;南京探索了弹性离校时间,放学时间孩子弹性离校,学校做出安排进行托管。

解决“3点半问题”可以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高招。 接下来要总结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并与有关部门协商,总结政策问题。对于现存托管班野蛮生长乱象需要进行治理,有针对性进行立法,推出法规。

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回应“中国渗透论”:华侨华人贡献不应被诋毁

华侨华人的历史和现实贡献应该得到充分肯定,而不是诋毁和贬低。 中国是一个移民输出大国,始终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侨务政策是鼓励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与其他族群的朋友们和睦相处,中国从来没有利用侨胞和侨务工作做过任何危害别国利益的事情。

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华侨华人,尊重和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的权益,为他们在海外长期生存发展营造更加公平友善的环境。至于少数人的所谓炒作,我认为那是别有用心的,应该得到严厉驳斥。

司法部部长张军谈改造罪犯:离监探亲会更加常态化

改造罪犯,我们做到“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 监狱不是动物园,猛禽猛兽在动物园里一直关到最终死亡都不能出去,但监狱罪犯刑期满了就要出去。监狱能否做到安全,对总体国家安全有责任,必须要担起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的责任。必须做到这一底线安全,再做到治本安全。

让改造罪犯社会化,社会春风透过高墙,透进铁门,让罪犯受到改造。 今年春节,999名罪犯百分百按时返回,今后离监探亲会更加常态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回应川贝枇杷膏走红美国:更多中医药应走出去

中医药走出去不一定是糖浆,还有很多很好的产品应该走向国际。目前,中医药已在183个国家地区得到运用,建立了17个中医药中心,但还有很长路要走。中医药文化认同要有一个过程,准入也有一定障碍,但只要对人类健康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努力。

中医药既可以治病,又可以防病,能让大家少得病、晚得病。 养生保健,运用非药物疗法治病,一方面减少损伤,一方面节省费用。真正让中医药走向世界,我们首先要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要做好药物理论工作。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文物安全永远是零起点

文物安全永远是零起点。这个观念和认识是第一位的。

其次,我们要紧扣文物安全的责任链条。既要明确地方政府的属地职责,同时主管部门直接单位责任人的责任更加直接。责任不落地,没有细化,就可能出现安全问题。

任何大话、空话,拍胸脯或者表面文章,不能成事,还会坏事,一定要有责任意识。 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出了问题要追责,不能有丝毫含糊。

其三,要加强能力建设。一些地方,一个文物机构挂了好几块牌子,一个人身兼数职,这样认知能力、精力体力有限,长期下去都会出问题。希望各地在机构改革中充分注意文物安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