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心目中的2022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是谁?请进→

点我关注哦→ 浙派教师 2023-02-21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

浙江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经反复甄选,组委会共选出

“2022年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候选人33名

今天

“读者投票”阶段正式开启!

投票将在浙江教育报浙派教师

微信公众号

双通道同时进行

让我们一起走进

33名候选人的故事吧

👇

01



为普惠教育铺垫技术基石

2021年12月21日,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直属企业浙江教育用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晓耀在会议中突感胸闷,被紧急送往医院。因主动脉夹层撕裂导致大出血,石晓耀48岁的生命定格在他钟爱的事业中。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奔走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的路上;他参与研究浙江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教育魔方”等重大工作,组建“心+心”志愿服务队,10年间免费为全省500余所学校检修8000余套设备;他用技术撬动教育公平,交出了一份共产党员的忠诚答卷。

作者:言宏

《浙江教育报》2022年1月21日第2版

02

俞正强  成功的教育是“不输”

在孩子的教育上先不要定义“成功”,不要想着“我让孩子超过所有人”,我们首先是要“不输”。“不输”的标准是:他的心要始终保持善良、行要始终保持努力……多年来,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俞正强坚持“儿童德育始于行”的主张,开发了校本课程“十会小学生”。通过综合评价改革,他在学校建立起以“心善良,行努力”为标准的质量观,通过“新荣誉办法”与“成长报告”两个育人载体的建设,为“双减”落地提供高质量的路径。

作者:张 莺 

《浙江教育报》视频号2022年2月24日、

浙派教师微信公众号 2022年3月1日

03

储张杰 在山沟沟里写出致富大文章 

作为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多年以来,储张杰带领团队致力于钻研溪流性鱼类的养殖技术,构建起“研发团队+示范基地+养殖户”的运营模式,探索出一套“傻瓜式”水产养殖模式。作为农村科技特派员,他每年要培训1000余人次,并建立10余家示范基地,遍及浙江、安徽、湖北等多个省份。在他的带动下,山区养殖户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作者:邵焕荣

《浙江教育报》2022年3月1日第1版

04

施昌魏 做学生主动学习的摆渡人

从家庭实验观察日志,到搭建“惠风博客”平台,再到如今风靡温州各小学的科学部落格,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施昌魏始终倡导学生不做知识的搬运工,要做主动的学习者。12年来,科学部落格从活动到课程再到学习方式迭代升级,该成果获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典型案例。“双减”落地后,科学部落格更是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平台。

作者:金 澜 《浙江教育报》

2022年3月15日第1版

05

宣国强  “不应付”成就不平凡

2022年3月,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获奖名单公布,诸暨市实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宣国强获“杰出教师奖”。从教27年来,他始终践行着自己的教学格言——“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敬业爱生,无私奉献”,坚守在职教战线。因为关心公益事业,宣国强被同事称为“雷锋型”教师,他不仅经常帮助校内外有困难的学生,还坚持用技术与经验服务社会。

作者:王 芳 《绍兴日报》

2022年3月23日第10版

06

童攀峰 让舞狮文化在校园薪火相传 

宁海县前童镇一直有舞狮的传统,但这项传统技艺曾一度被人遗忘。古镇青年童攀峰凭着一份执着,让舞狮文化在前童镇复兴了。从2017年起,童攀峰把自己热爱的舞狮带进了宁海县前童镇中心小学,成为学校舞狮班教练。童攀峰的舞狮班已经坚持办了6年,每周四下午,他都会到学校给孩子们上一节舞狮课。

作者:《遇见你》栏目组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2022年4月6日

07

沈炜  “跨界”教授用专业服务社会

凭借关键性技术支持,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沈炜协助税务部门破获涉案金额27.73亿元的出口骗税案。沈炜的“跨界”并非偶然,他主攻智能控制、云计算研究,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省部等各级计划项目20余项。他潜心教学科研,带领学生用科技服务民生。作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他始终站在服务社会的第一线。

作者:武怡晗

《浙江教育报》2022年4月8日第2版

08

黄强 走下三尺讲台,变身防疫“大白”

今年年初,东阳市疫情形势严峻,江北第二小学教师黄强作为志愿者冲锋在一线。在学校的三尺讲台上,他认真为学生上好每节课,宣传最新防疫知识。走下讲台,他换上防护服,和市红十字救援队的队友一起在高速卡口守住东城第一关。黄强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时刻做学生的榜样。在他的带动下,学校多名教师和学生家长相继加入志愿者队伍。他还积极参与红十字会的公益救援活动,身影经常出现在抗洪救灾、寻找失踪人员、救护溺水人员的现场。

作者:胡扬辉

“浙江教育”学习强国号 2022年4月15日

09

柯民军 用温情“诗教”解锁班级管理

 30年扎根三尺讲台,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柯民军把每一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观察和摸索小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在每位学生过生日时,她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等方面的特点创编专属生日诗歌,通过“一人一诗”的方式改变学生,扫除他们的焦虑情绪,引导他们投入学习。2021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上,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作者:朱郑远

《浙江教育报》2022年4月19日第4版

10

张祝平 一场与学生的“双向奔赴” 

自2008年踏上工作岗位以来,嘉兴高级中学教师张祝平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别人眼中,她似乎具有当班主任的“天赋”,小张茶馆、开讲一刻、每日箴言是她走近学生的“独家秘笈”。她用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力,用语言浸润学生的心灵,用文字叩击学生的灵魂,为学生打造了一份份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的高中成长记录册。今年,张祝平登上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的平台,将自己的能量带给更多的班主任。

作者:张纯纯

《浙江教育报》2022年4月26日第4版

11

刘建明 做知行合一的思政人

“红色之旅”主题馆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一张闪亮名片,作为场馆建设项目牵头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建明致力于将创新理念融入思政教学中,做到“知行合一”。在思政教育教学上,他带领团队将浙江本地特色及专业特性内容编进教材,指导学生制作微电影,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丰富了思政教学形式。学院思政品牌“浙旅红”不断升级,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作者:江晨

《浙江教育报》2022年7月1日第3版

12

王宏根 退休后仍无偿上班7年

2015年,王宏根从常山县天马第二中心小学总务主任兼科学教师岗位上退休。但此后7年,他无偿到校协助处理总务工作。“舍不得离开工作了一辈子的学校,舍不得离开相处了34年的集体,在学校干点儿活我很开心的。我有退休工资,不在乎这点酬劳,够吃够喝就可以了。”总务主任的工作很琐碎,但心细的王宏根全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67岁的王宏根觉得身体还很硬朗,表示“还得干几年,直到干不动为止。”

作者:盛伟 曾旭辉 陈婷

小时新闻客户端 2022年7月5日

13

用生命上好最后一课

今年6月29日,义乌市苏溪镇初级中学科学教师罗盛教坐在病床上,庄严慎重地在遗体捐献同意书上签字。在学校师生看来,这样的决定“的确是他会做的”。和罗盛教共事20余年的教师詹中文说:“他是科学教师,最清楚生命周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科学教师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罗盛教去世后,他的遗体被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为一名大体老师,他的眼角膜为眼疾患者带去光明,这是他用生命上的最后一课。

作者:江晨 童抒雯

《浙江教育报》2022年7月12日第2版

14

张土良 “出圈”的政务官微小编

受超强台风影响,9月4日,宁波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号“宁波教育”发布了停课通知,阅读量超过百万,留言上千条,官微负责人张土良细致耐心地回复家长、学生留言,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并因赢得了网民点赞而“出圈”。实际上,这已不是张土良第一次受到关注了。作为政务型官微的负责人,张土良一直以人民为中心,他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务观,传达教育声音。

作者:马亭亭

《宁波晚报》2022年9月5日第4版

15

贾林义 24年不评职称的“功勋教师”

贾林义是衢州高级中学的一名班主任、数学教师,也是学生们心中亲切的“老贾”。自1998年获评中级职称后,此后24年里,他再也没有参评过任何职称。“老贾”不在乎名誉,更不推诿工作,在身患基础慢性病的情况下,仍然勤勤恳恳开展教学30余年、担任班主任20年。他用耐心和真心陪伴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用生命之光照亮了无数学生的人生旅途。在衢高党委书记周晓天看来,贾林义是一个无冕名师,一个完全不在乎个人荣誉的无名英雄,学校也破格授予他“功勋教师”的称号。

作者:盛伟 徐庆龙 余云飞

小时新闻客户端 2022年9月7日

16

陈少华 “车间”里面的科普公益课

从2020年开始,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陈少华,在自创的“21世纪车间”里开设科普公益课,课程面向周边社区的孩子们。陈少华自掏腰包,购买工具、器材,自己制作教具,给孩子们演示各种科学原理,两年多时间里,他已经为此花费了十几万元。陈少华坚持每个月上一次课,本职工作并不轻松的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21世纪车间”上。

作者:曹美丽 杜金明 等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2022年9月7日

17

王建军 一棵“松柏” 扎根海岛38年

38年来,岱山县大衢中学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教师王建军始终都在。一个朴实无华的好人,一个真情付出的园丁,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教师,这是衢山岛人们对这位全国优秀教师的评价。用王建军自己的话说:选择了家乡海岛,一辈子扎根海岛教育事业,必须有一颗爱心,拥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具备自重自爱的朴素人生观与锲而不舍追求精品的理念。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者:何冬健 夏杰

《浙江日报》2022年9月9日第5版

18

鲍明国 守望乡村教育26载

26载守望乡村教育,先后在4所农村学校任教,对湖州市千金中学副校长鲍明国来说,当乡村教师,是他一辈子的坚守。鲍明国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积极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坚持深耕学科教学,获得过10多项省级优秀教学教研成果奖。他以课程建设引领特色发展,以有效作业推动教学改革,将轻负高效的理念带到乡村学校。“深耕一寸,苗长一尺。”鲍明国践行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作者:施紫楠 钱佳雨

中国新闻网 2022年9月16日

19

项香女 做好自己教好书

毕业时主动申请去大陈岛教书、做好教学工作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深耕教坛39载,台州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项香女始终坚守赤诚的教育初心。在她的课堂上,学生总有站在讲台上分享课内外知识的机会;在课堂之外,项香女还致力于了解学生动态以及做好学科研究和青年教师培养。在她的任教生涯里,项香女先后获评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等称号,今年,她还获评浙江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

作者:周子凝

《台州日报》2022年9月20日第3版

20

章安平 外贸人才培养的“探路者”

专注育人28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院长、教授章安平牵头制定了全国外贸业务员和跨境电商系列岗位标准,为外贸行业人才培养“定标准”。他敏锐捕捉到行业的变化,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创建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家教学标准,主持建设了《外贸单证操作》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资源库。2022年,章安平荣获浙江省杰出教师奖,成为本次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教师。

作者:武怡晗 《浙江教育报》

2022年9月23日第3版

21

李碧 

借“山海”合力 为学生点亮梦想之灯

以“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程、乡村美育“空中飞课”为契机,温州市南浦小学(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李碧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对泰顺学校的结对帮扶、艺术送教。她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拓展山海协作项目,连续多年面向泰顺学校学生及家庭组织开展暑期公益夏令营、送去阅读课和家庭教育课、建设移动书屋,为学生线上读故事活动点击量超70万次。2022年,李碧荣获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当选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

作者:李晓华

浙江之声 2022年9月26日

22

冯伟群

家庭教育中,聪明的家长懂得“收放自如”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哪些重要的敏感期?你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是“大包大揽”还是“放任自流”?如果错过了重要的成长节点,又该如何“补救”呢?……从教36年,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总园长冯伟群形成了以“发现式学习”为特色的教学风格。她和教师们用心打造幼儿园,为每一个孩子营造充满爱意,快乐且有价值的成长空间。

作者:舒玲玲

《浙江教育报》视频号2022年9月29日、

浙派教师微信公众号2022年10月10日

23

姜周曙 让高校“烫手的山芋”更安全

高校危化品仓库从立项、设计、报批、建筑施工、设备安装到运行管理,专业性很强,管理难度较大。从2012年至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姜周曙致力于此,他牵头制定《高等学校化学试剂库建设标准》,主编出版国内首部漫画彩绘版实验室安全教材《实验室安全通识》,让这个“烫手的山芋”更安全。

作者:程振伟 林海旦 金伟刚

《浙江教育报》2022年10月14日第3版

24

蔡伟玲

“允许孩子犯错”是“对”的第一步

“这个太危险,你不要去碰”“你还小,这些事情不用去做”……生活中,幼儿的成长和体会在父母的“保护”下被忽略,家长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幼儿成长的最大“障碍”。35年坚持不懈,杭州云谷幼儿园总园长蔡伟玲始终坚持“看见儿童,读懂儿童”理念,她坚持教育创新基于教育本质,带领教师们去“看见儿童”,去实践“方案教学”的中国化研究,让幼儿在快乐的实践操作中实现深度学习。

作者:张莺

《浙江教育报》视频号2022年10月21日、

浙派教师微信公众号 2022年10月27日

25

袁恩忠 “长情”校长的守望

工作22年来,袁恩忠只经历过一次工作调动,从安吉县最北面的高禹小学来到安吉县最南面的报福小学。面对骨干教师留不住的困境,他引进名师来校支教,创办“乡村中国梦”教师工作坊,打造“教授+名师+青年教师”梯队培养链。他认为,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是在“托底”,有能力、有方法,就要多做一些、做好一些。2022年6月,袁恩忠向安吉县教育局递交留任申请,希望能把一件事情做完整,建成“新乡村教育的样板学校”。

作者:张纯纯 朱诗琪

《浙江教育报》2022年10月25日第4版

26

武召慧 龙俊宇

远道而来的“最佳拍档”

20年前,武召慧和丈夫龙俊宇抱着对浙江教育的热爱,大学毕业后来到龙游县,被分配在横山中学初中部(2020年并入模环初级中学)任教英语。这对分别来自湖南土家族和苗族的夫妻,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会了一口流利的龙游北乡话。扎根龙游农村20年来,他们相互扶持,彼此理解,武召慧的敬业让龙俊宇“自叹不如”,武召慧也在“嫉妒”着龙俊宇的学生,她认为“在他心里肯定是学生高于家人的”。青春芳华皆绽放于此,他们说,都是教书育人,不必在意那么多。

作者:张纯纯 朱诗琪

《浙江教育报》2022年11月4日第4版

27

鲁新民 煮字为药,付诸虔诚

22年来,杭州高级中学思政课教师鲁新民的课堂越来越出彩,他也成了深受学生喜爱的“鲁大师”。身为特级教师,鲁新民始终坚持“课堂是主阵地”。他让每一堂课“见效率”,在“真、透、生、活、广、新”上下功夫,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把关键点和大道理讲到学生心坎里,让思政课的“理”真正入脑入心。在青年教师心目中,鲁新民是杭高领军式、师长型的“大先生”。

作者:李平 童抒雯

《浙江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2022年11月8日

28

邢方方 会讲相声的思政课教师

1996年,邢方方作为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景宁中学担任思政课教师,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把徒弟带好,这是26年来邢方方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会讲相声的邢方方喜欢把课本上一个个枯燥的知识点,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邢方方凭借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喜欢她,也喜欢上思政这门课。

作者:季颖 许天怡

《浙江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2022年11月14日

29

郑果 勇救交警的高校女教师 

2021年9月16日,宁波财经学院教师郑果驾车出行途中遇到一辆重型厢式货车强行冲卡,全然不顾抓着驾驶室外侧车门的辅警。危急时刻,她果断加大油门追上去,试图将大货车逼停。谁知大货车司机直接撞开郑果的车,并加速逃跑,郑果的车被撞出2米多远,车的后备厢基本报废。交警也迅速组织警力拦截,大货车司机随后被抓获。11月16日,郑果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见义勇为一等功”。

作者:竺佳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2年11月16日

30

李仙鸿 教学精益求精传递信仰

从教31年,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李仙鸿对每一节课,始终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他的备课功力“炉火纯青”,甚至连续两届拿下全国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大赛的特等奖,但他依然说,“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没有老教师,永远都是新教师”。李仙鸿善于借助合适的情境载体,打通学生信仰的堵点;他以思政热点情境为载体,促成思政教学转型;作为科研上的佼佼者,他热心指导青年教师和师范专业学生。

作者:汪恒 江晨

《浙江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2022年11月21日

31

周岚 坚守底色,打造特色

从教29年来,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师周岚始终坚守中职思政课堂,并保持教学“职教”特色。在幼儿保育专业课堂上,周岚不断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自信。作为省特级教师,周岚创建中职德育名师工作室,开发10门思政微课程和1门网络同步课程,成为浙江省中职德育课改的领头羊,为各类学习者提供中职德育经验,在全国享有盛誉。工作室共集成资源数近1.5万个,名师课堂数近万个,访问量达160万余人次。

作者:李平 童抒雯

《浙江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2022年11月23日

32

姚志恩 潜心职教探得“天地宽”

25年来,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姚志恩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企业服务等领域多面开花。他力行项目化教学,推动职校实训设施建设,开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班;他抓住师资培养的“共性”和“个性”,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他钻研技术服务,带领团队站上“机器换人”的浪潮前沿,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他用勤奋和敬业不断开辟着职业教育的新天地。

作者:汪恒

《浙江教育报》2022年11月25日第4版

33

唐宝康 四年驻村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19年,浙江树人学院组建天台县三州乡驻村帮扶工作组,学校科研与社会合作处工作人员唐宝康成为驻村干部。4年来,担任天台县三州乡党委副书记的他大力推动美丽乡村亮灯工程,助力全村路灯照明全覆盖;以“三州山宝”特色农产品采购为抓手,在校工会推广“以购代捐”;发挥学科优势,助力牌门村成功创建3A级景区村,他带领村民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作者:叶怡铭 顾磊 葛孜越 许驰

“浙江教育”学习强国号 2022年12月5日






投票须知

📢最重要的当然是关注微信公众号

浙派教师或浙江教育报


⏰ 投票时间:

2022年12月30日~2023年1月8日24点

🔎 每人从33名入围人选中选择最少1位

最多10位候选人

每个微信号仅限投一次






大家get投票规则了吗?

那就赶紧行动起来!

严肃提醒大家:

严禁刷票行为

如有发现将取消评选资格!


🔎 下一阶段

在读者投票基础上

将组织复评委、终评委进行评审

最终评出

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和

年度影响力人物各10名

快来投票吧!!


来源:浙江教育报

投稿邮箱:zhepaijiaoshi@163.com

本期编辑:阿童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