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我眼中的长赢
这是一段在有知有行投资课天使用户群的聊天,应很多朋友的建议,整理成文。
这篇是给真正长赢用户的,如果你觉得不错,请勿大范围传播,谢谢。
先说结论:长赢计划是当世第一的基金组合计划,没有之一。
跟投数据
长赢是最短时间内达到 100 亿跟投金额的基金组合(很久没有更新数据,目前有没有第二家我还不知道),2019 年底基本上主要靠长赢这一个计划且慢拿到了国内的基金投顾牌照,当时同批的两家民营企业,是蚂蚁金服和腾讯腾安。
只是可惜,做到这件事的团队没能继续在且慢延续当时的工作,不过现在也还好,我们有了有知有行。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100 亿权益性在投资产,是投顾牌照的门槛;我们很熟的天天、蛋卷之类,大部分的钱更多在货币基金、债券以及混合基金,所以其实即使规模不小,在那个时间点,依然不能够到门槛。
客户收益率
长赢有非常高的客户收益率,客户的跟投时间远超过其他基金组合;朱少醒的客户跟投时间是 179 天,董承非是 180 天;长赢的数字是远高于业界均值的(E 大在之前的微博说过,从跟投金额累计速度也可以估计得出来),至少在公开资料中,2018 年一直坚持跟投的用户比例是很高的(具体数据我最后没有查到,应该至少高于 80%)。
我个人觉得这件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 E 的按摩能力很强,但确实是很棒的附加值。
最根本的还是产品本身的稳健性,尤其是回撤;任何一个包含大类宽基的组合,图形长得跟沪深 300 很像是正常的,重点在于:2018 年沪深 300 回撤 -32%,长赢不到 -8%;跟投的客户只要还在市场中,这个产品的优势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收益和感知到的收益
关于长赢自己的逻辑、投资哲学和操作,我个人认为是基于深度价值投资理念后,综合对各项大类资产的全周期理解,动态再平衡的艺术。
大部分用户可能意识不到的是,E 大挑选的品种,几乎没有主动产品(除了最近的一份大摩),全是被动长期的 ETF,跟投用户买完后长期管理成本基本上是最低的。其实同等作用下选一些管理费更高的品种(比如现在的且慢),用户感知其实不强,但是 E 大没有选择这么做,当年的且慢也是,我理解这是人品。
最近的诟病,更多在于,近两年来,长赢的收益看上去似乎一般。而其实对于长赢的收益和波动感受,不同时期跟车的人感受是不一样的。
50 、红利、恒生这样的品种,基本上是在 17 年之前完成了极低成本的建仓,这部分前期获利品种对于组合的稳健性作用很大;很多晚跟车的朋友认为长赢收益一般,跌的时候还跟跌;其实他在说的是:「大盘一跌,我后来跟的长赢部分的跌幅差不多」。
没能在 18 年之前买够足够的低位份额,19 年4 月之后才来跟车的新朋友,对长赢的理解和之前的可能会比较不一样;比如最近的发车经常是一买一卖,持有可卖品种的老朋友会无比舒服,并且很深地理解到每次再平衡的美感。但是没有可卖那部分的新朋友就会比较懵,因为通常买的品种都是还趴在地上的,大家会有「就这?买了个这?」这样的想法,也非常正常。
这里我比较建议的是,可以去研究 E 大最近两年卖出的品种,买点是什么(发车文章里面会说卖的是什么时候买到的一份),为什么那个时候敢买这么一份,为什么现在该卖;这部分已经实现收益的操作,是 E 大的真实能力体现。大部分同学可能其实没经历当年那次买入,但回看还是会有收获的。
事实上我知道不少朋友,其实是在涨起来之后调高了跟车金额,这样的倒金字塔加仓也肯定影响收益率的。
长赢计划设计的原理其实是让所有跟车的人收益都会高于 E 大,但实际执行中大家会或多或少,把它变成一个「品种一样」但收益差了不少的另一个计划。
我个人的投资体系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两轮长赢跟下来(第二轮纯旁观,第三轮开跟)后慢慢领悟学到的;我个人觉得长赢可以给到非专家级的普通人很多启示,但是更深的理解需要看各自的学习进阶程度。
比如长赢对于做永久组合的同学也有很好的启发,比如里面的现金部分配置,以及对黄金的操作。
当学生准备好了,好老师才会真的出现。
而我自己常做的一个思维锻炼是:试着猜猜,下次发车的可能是什么,买啥卖啥,慢慢就有会感觉了。
也推荐你试试。
关于长赢的最终收益,目前为止也许还没办法断言,但我的观点也很直接:最终这一轮下,长赢的收益,不会逊色于目前大家看到的任何组合。
这是目前足够便宜的大体量持仓决定的。
过往收益率不代表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想必也是跟长赢的老朋友了,欢迎点赞而不转发,我们可以在评论区好好聊聊。
点赞过 50 的话,下一篇试着写写,我眼中长赢这一轮可能的不完美之处。
也欢迎你从「阅读原文」关注我的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