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坤:大家小“议”有意思

2017-06-24 张坤 坤哥007


---第 208 期---

2017/06/24


Topic:别不当回事

文 / 张坤


(“坤哥007”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互动)


 

◆ 今 日 之 声

张坤:



每天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事,但未必大家都觉得“有意思”,于是有了争议。

      

一对代表两代人的母子围绕一件事情争议起来,昨夜至今无个结果。争议话题集中在:“血性激情重要?还是是非纪律重要?”、“到底是真爱国,还是以‘爱国的名义’”······

       

至于这件争议的具体事情来龙去脉、真假虚实、是非曲折,大家似乎关心不多也关心不到,渐渐也不想关心。

       

这是一个有点意思的现象,往往看似一颗小小的石头,会在平静水面掀起轩然大波,不是石头多厉害,而是水面下暗流涌动不平静。

      

这是新闻现象,注定也是“历史现象”的一环,可以考据,可以批评,可以欣赏。大家小“议”一番,若能欣赏到一个最佳的收局,自然坏事变好事。想起另一个“大家”——那些大家公认的“大家”之间相关争议的有意思的琐碎事。

      

钱钟书和陈寅恪都是一代“大家”,但是钱钟书认为,陈寅恪过于爱好考据批评是一种癖:有意思吗?比如考据唐朝那段历史时,杨贵妃的初夜给了谁,为什么一个“不祭祖”的散文家可以见容于世等等。看起来似乎猥琐、无聊、没意思?可仔细研读,却都别有深意,最主要的都是小中见大,上面两则似乎没意思的小考据,实质反映的是一个唐朝的天朝李家就是这么乱,一个大唐王朝的开放度就是这么大。

     

同是“大家”的季羡林就为陈寅恪的考据所折服,“不说空话,无证不信”,“从看似细微的问题入手探讨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由小及大,使自己的立论坚实可靠”,对钱钟书先生的批评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是不懂历史。

     

很惭愧对这些“大家”充满敬意,却没读过他们多少大作,特别是那些大部头的,如果不了解陈寅恪的考据式论著中有如此深意,我也翻不了几页就会打哈欠,反而对钱钟书一些小文章更生出兴趣,钱先生将自己的读书笔记题名为“碎金”,凸显其特殊的价值,相比于正襟危坐写就的经典,这些随性浑洒或点滴积累的小品文章,可视作酝酿这些经典的“前传”。

     

这倒很给我们爱随手写点小文字的人一些安慰,是不是如其他“大家”批评的不懂历史,于我真地无所谓了。至少我可以当作文艺和文化在欣赏中获得某种快乐。

     

又看到一位“大家”朱光潜在《考据、批评与欣赏》中把这三者关系给挑明了:“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都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所以学习这些“大家”,在一片大家小“议”声中,学会进一步考据再考据,批评再批评,欣赏再欣赏,更加理性、建设性地用智慧和方法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连那些有学问有人品的“大家”也需要包容,更何况大家小“议”中那些有意思的人和事情。不要忽视,不要草率,更不要气急败坏,既要讲规矩,还要求实效。于我们大家来说,也都更加多些理解和善意,变冷眼旁观为欣赏帮忙。

       

如此,一件有点意思的事情,会转化成一件有点意义的事情。





 

◆ 往 期 回 顾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张坤:总有不会“速朽”的新闻

张坤:本事是被逼出来的

张坤:为何负能量有时占上风

张坤:正气尚志

张坤:別随意揣测动机

张坤:社长室之夏

张坤:如果被“道德绑架”了怎么办?

张坤:别去拔同行的电源

张坤:舌尖上的中青“报”

张坤:使者相望于道——参加“一带一路”论坛现场随感

张坤:无敬畏,勿新闻

张坤:“愚公”移报

张坤:人是移动的“手机”——写于中青报第46届记者全会之际

张坤:良法容孝子

张坤:中青报“融媒小厨”大情怀

张坤:文化的光芒无“微”不至

致微友 | 陪伴你一起微笑、共同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