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君:
一个三观很正
的温情大叔
...
时局艰难
为防失联
请加好友
文丨难得君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
文章中批评了“严重失德失信的艺人”,强调不能让有法律问题和严重道德问题的艺人继续出现在演艺圈内获取利益。
文章中写道:“少数演员艺人无视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浮躁攀比、热衷于炒作绯闻甚至身涉违法犯罪行为,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果任由这些失德失信、违规违法行为大行其道,将使演艺界有道德滑坡之风险,也将危害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
“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气,有道德污点的艺人坚决不能出现在屏幕前,不能给广大人民群众做出坏的榜样。”
尽管《人民日报》没有点名批范BB,但最近盛传范冰冰准备复出的消息,官方应该是听到外界有许多消息流出,因此直接给了“实锤”,不让范冰冰复出。
因此,不仅是范冰冰复出无望,很可能之前被曝出丑闻的李小璐、PG ONE,还有吸毒的柯震东、房祖名等等,都可能复出无望了。
还记得范BB很火的时候,得到过一个很牛的荣誉,叫做“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
当然,这个评选不过是奔驰汽车与《生活》月刊合作搞的一个年度颁奖,2007年开始,每年一次,非官方举办,纯属自娱自乐。
人有时候,真的需要有自知之明,人家敢评,范BB还真敢去领。
如果真要论“国家精神造就者”,当代人中,真有一位女神,她能配得上这个荣誉。
她的文章中写道:
......
在这个人人不得不歌功颂德的时代,她的这一系列言论就像一盆盆冷水,让我们在急躁麻木中清醒过来。
她是何许人也?为何敢作出这样一份陈词。
她就是资中筠(yún),1930年6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湖南耒阳,父亲资耀华(1900-1996)出生在湖南耒阳田心铺资家坳,是民国著名的银行家、金融学家。
母亲童益君是浙江湖州人,是一位有着聪明数学头脑和逻辑思维的知识女性。外祖父当过地方官,当时江浙一带既是鱼米之乡又得风气之先。外祖父对子女的教育很开明,他逝世很早,家道中落。外祖母力排众议,把给三个女儿准备的嫁妆钱都用作学费,让她们上新学堂。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举动。
资家有姊妹三人,家庭成员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二妹资华筠是著名舞蹈家,其50年代表演的“飞天”、“孔雀”,几乎无人不晓;小妹资民筠,知名教授,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而她,是三姐妹中最为优秀的长姐,承载了父母最大的期望。
资家是知识精英家庭,“家风”就是两位家长塑造的。父亲以身作则,形成一种氛围,而母亲言传身教,细致入微。
∆1941年全家在天津,后排左一为资中筠
爱国、自强、理性、诚、信、蔑视权贵、崇尚学问,厌恶纨绔子弟、女子独立,以及勤奋好学是资家的家风,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影响了资家女儿们的人生观和性格。
∆资耀华、童益君夫妇与女儿资中筠、资民筠、资华筠
地位显赫的家庭让她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另一方面也让她的人生道路,因为家庭出生而充满坎坷。
1947年,资中筠毕业于天津耀华中学,47-48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大学二年级转考清华英语专业。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精通英、法文,是一名翻译家,曾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翻译。
同时她又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参加了尼克松访华以及随后的美国参众两院领导人访华团的全程接待工作,并参加基辛格若干次访华的接待工作,在此期间还接待并陪同过一些在长期隔绝后初次重访中国大陆的美方知名人士。
这些经历为她日后成为中美问题专家、中美两国学术界举足轻重的学者,奠定了基础。
但,就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如何变成了一名针砭时弊的爱国“老愤青”?
∆表演钢琴独奏的资中筠,风华正茂
(她11岁开始学习弹琴,17岁开个人演奏会,50年代起,被迫放弃钢琴,直到改革开放后,渐渐恢复弹琴。)
1949年,资中筠正上大二,北平已解放,大批学子纷纷南下工作,报效祖国,而她亦想要如此。
1950年,抗美援朝,校园里流行着:“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书桌了”,这样的热血呼喊让作为班长的她动员全班同学, “在红旗下宣誓”“把一切献给祖国”。后来她理所应当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进步领袖”,但是父亲却被打成“里通外国”的“大奸商”。
由于父亲的原因,她在工作单位里备受排挤,组织要求她揭发父亲,而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出,父亲有什么“反动的”言论。最后,她不得不与疼爱她的母亲、父亲暂时划清界限,与家里的两个妹妹保持距离。
但她坚信,终有一天历史会恢复它本来的面目,所有开历史倒车的人终将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当然,资中筠还是幸运的。1958年,她作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被派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这里,她邂逅此生的真爱——陈乐民。他们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和家庭背景,很快两人坠入爱河。
他们夫妇二人本来可以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而她本应该是一名翻译家,但后来的“WG”,他们的人生也随着国家的命运起起伏伏。后来她被下放到一个劳改农场,被迫放下了书和笔。
1972年,她的命运随着国家的命运再次变化。中美关系开始破冰,尼克松访华。此时的中国外交部急需一位精通外文、深谙中美历史的翻译,而她被选中。
此时再次入仕的她,已不是当年天真烂漫的少女,经历了种种磨难,对于政治对于国家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她对于人们在“WG”中表现出的个人崇拜和盲目从众感到深深地恐惧,对于中国的未来感到迷茫。
WG结束后,她与丈夫主动提出请调,离开外交部,去科研所工作。不论当时还是现在,这个决定看起来似乎都很愚蠢。外交部作为国家各部委之首,人人趋之若鹜,而研究所则是远离权力核心与利益的学术之地。
资中筠夫妇在经历那些年的起起落落、风风雨雨后,毅然选择了离开,他们清楚中国缺乏的不是优秀的外交官,而是具有独立思想的社会科学家、把西方文明传播到中国的翻译家。
在驻美研究所期间,她创办了中华美国学会,还担任起《美国研究》杂志的主编。也是在这段时期,她翻译的《廊桥遗梦》享誉国内外,使她声名鹊起。
1996年资中筠退休后,继续做学术研究、写作,发表了多种学术著作,她在报刊杂志和互联网上,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杂记。她谈体制、谈文化、谈国际、谈政治、谈教育、谈民生......言论之大胆,观点之犀利,现今中国,无人敢出其右。
她说退休后的20年,是最有成就的20年。她的很多文章屡遭删除,但是在网络上搜索,还能找到不少,越来越多的清醒人愿意听她说话,想从她冷静犀利的言语中寻找光明!
吴敬琏说:我从个人的感受来讲一讲为什么喜欢读陈先生和资先生的文章,也可以从我一个人的感受来看资先生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意义。因为我是从自己的感受,所以不一定能够代表很多人。我跟资先生是同一代人,岁数也差不多,经历也差不多,过去的文化教育、家庭背景也很相似。资先生的文章我是很喜欢的,资先生的各种言论,还有很多交谈,参加讨论会,我也是非常喜欢的。我就问我自己,我为什么会喜欢?我得出的结论是因为经过了曲折和劫难,特别是经过WG之后重归正统,所以觉得跟大家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所以把他们作为知己。
刘瑜说:资先生是优雅老太太的典范,不仅是因为她漂亮,还因为她在这个年龄依然坚持思考、读书、写作,更重要的是,她很勇敢,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在反思历史。
茅于轼说:资老师学贯中西,知识渊博。...她著作非常多样化。在这里表现出她学问功底的扎实,观察问题的深刻。她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她退休以前...希望她的著作更能造福中华。
阎连科说:资先生是总让我产生自卑的长辈之一。在她面前,我从来都有一种惶恐如影随形;有一种做错了什么和什么做得不够彻底的感觉始终笼罩着我。她的学识,她的人格,常常像镜子照出我的一些丑态来。读她的文章,我知道自己的文字有多么的华而不实;和她谈论文化、文学、历史和现实与时弊,她又常常让我哑然失语,觉得自己不仅是没有读过几本书的人,而且是一个连精神上都有腰间盘突出症的严重患者,是一代‘腰痛作家’中的一个。每一次和她的文字与她本人交流之后,我都对自己说:回家多读几本书吧,把你的腰挺得再直一些吧!”
余世存说:资先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真正的“富家子”,她晚近的写作,是一种回归自我和文明常识的人生示范,是对当代汉语中暴发心态、投机心态、造论心态的校正。
......
她被人尊称为“资先生”,也被戏称为“八十岁的老愤青”,她以笔为刀,誓要划破民族文化腐烂的疮疤,让假仁义和伪进步无处遁形!
这才是中国学者应有的风范,这才是值得国人点赞的女神!她才配得上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能以资先生这样的学者为偶像的时候,这个民族才真正的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最后,祝愿先生身体健康!
难得君:
一个三观很正
的温情大叔
...
时局艰难
为防失联
请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