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2022年第5期 总第380期
目录
青年政治
断裂与弥合:共青团如何塑造青年的民族认同——基于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地图类推文的分析(梁鹏 郑赛源 李雪梅)
饭圈行为与网络政治参与(陈宇恒 魏志鹏 徐辰烨)
青年文化
粉丝公益:一种新兴的青年公益模式——以“百家粉丝团公益联盟”为例(李子林 胡盼)
“新媒体”何以装“旧文化”?——“上海非遗青年”的媒介策展实践研究(孟筱筱 李耘耕)
狂欢、区隔与抵抗:游戏圈“梗”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廖中鸣 胡江伟 姜小凌)
情感依恋与消费理性:偶像工业时代的“恋爱塌房”现象研究(胡静凝)
青年与互联网
中国乡村青年在土味视频国际展演中的个体可见与国族呈现(李庆林 万卉英 马啸天)
“加速的碎片”:青年群体短视频倍速播放行为的竖屏转向(刘丁香 万立良)
观看短视频对青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 2020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姚敏 李凌鸥 陈新力)
使用互联网会激发青年的创业意愿吗?——基于 2019 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吕明阳 张益)
青年就业
情感文明:“非升即走”制度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叙事探究(王青 庞海芍)
内卷化与去内卷化:斜杠青年的工作困境及出路(牛天)
促进青年基层公务员在艰苦边远地区扎根立业:一个 AMO 分析框架(柯江林 刘羽飞 张继争)
数字社会工作的概念、发展与青年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挑战(胡莹)
摘要
断裂与弥合:共青团如何塑造青年的民族认同
——基于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
地图类推文的分析
梁鹏 郑赛源 李雪梅
塑造民族认同依赖对民族整体特征的把握,领土对民族的建构作用使领土成为民族的整体特征。领土与个人日常生活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断裂,如何弥合双重断裂成为把握领土特征的重要问题。地图是领土的再现形式之一,基于地图之上的领土建构和话语生产是弥合双重断裂的一种方式。文章以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地图类推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共青团如何使用地图进行领土建构和话语生产。一方面,共青团以复线历史的叙事方式重整历史材料,弥合过去与现在的断裂;另一方面,共青团以叙事技巧营造参与感与互动感,以现代地理技术强化画面感,弥合个人日常生活区间与宏大领土范围的断裂。
饭圈行为与网络政治参与
陈宇恒 魏志鹏 徐辰烨
饭圈文化日益“出圈”, 其内生的政治性与公共性逐渐引发学界的关注。文章基于 514 名饭圈粉丝的数据,从政治参与研究和粉丝文化研究的共同关注点出发,考察并证实了受访者的饭圈行为对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正向影响,发现作为社会心理因素的内部政治效能感、集体政治效能感,作为资源的媒介素养和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的社交媒体新闻接触以中介变量的形式正向促进了该影响。研究揭示了饭圈文化对粉丝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为相关质性研究提供了量化数据支撑,有助于客观评价饭圈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中的角色。
粉丝公益:一种新兴的青年公益模式
——以“百家粉丝团公益联盟”为例
李子林 胡盼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与粉丝亚文化的兴起,由青年群体主导的粉丝公益成为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一抹亮色。文章基于对 2020 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立的“百家粉丝团公益联盟”的经验观察,从心理动机、行动主体、活动领域、活动空间、资源动员五个维度系统梳理了当下粉丝公益的主要特征,分别为:以情感表达为目的的行为动机、多元化的行动主体、虚拟网络为主的活动空间、追随偶像或政策注意力的活动领域、偶像与社会的双重动员机制。在新媒体技术给公益领域带来结构性变革的当下,不断增进对青年粉丝公益这一新兴公益形态的现实了解与理论认知,对思考如何有效引导青年粉丝公益朝着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新媒体”何以装“旧文化”?
——“上海非遗青年”的媒介策展实践研究
孟筱筱 李耘耕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传播的热点。文章使用深度访谈和辅助文本资料分析法考察“上海非遗青年”这一学生团体的媒介策展实践机制及其制度性动因。研究发现,自童年时代形成的文化记忆与品位和被升学制度承认的文化实践是“非遗青年”开展媒介策展实践的重要动因,媒介策展实践又使他们的原本不可见的文化记忆与品位转化为可见的文化资本。具体来说,“非遗青年”在童年时期通过家庭习得、培养原初审美品位,形成文化记忆;这些积累的文化记忆和步入高中后学校的文化承认分别作为内部和外部要素,激发他们创立非遗社团并利用社交媒介、公共空间策展实践传播非遗文化;这些媒介策展实践既不断激活和再现他们关于非遗的文化记忆,得到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体系的认可。
狂欢、区隔与抵抗:
游戏圈“梗”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廖中鸣 胡江伟 姜小凌
互联网社会中,“梗”作为一种具备圈层属性的隐语黑话,逐渐成为青年一代新的交流话语,造“梗”玩“梗”也成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文章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对游戏圈的“梗”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文本分析方面,“梗”主要以造词和挪用两种方式为主。它们虽不符合日常语言使用规范,然而具有鲜明的情境化语义特征;话语实践方面,“梗”除了使网民获得文本消费快感外,还具有戏谑主流话语、制造群际差异、构筑圈层藩篱的功用;社会实践层面,造“梗”玩“梗”一方面反映出个体面对社会关系时的乏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个体、群体与社会三者在话语权力支配方面的媒介权力博弈。
情感依恋与消费理性:
偶像工业时代的“恋爱塌房”现象研究
胡静凝
通过对粉丝因偶像“恋爱塌房”而“脱粉”的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在偶像工业时代,粉丝以文化生产和经济供养双重途径参与“偶像养成”。偶像作为职业化的“大众情人”,通过情感劳动为粉丝营造亲密关系和理想自我的想象空间,而“恋爱禁止”是粉偶关系的潜在契约。面对偶像“恋爱塌房”造成的负向追星体验,粉丝会选择“脱粉”及时止损,表现出消费者的理性逻辑。消费主导的“情感经济”对人的异化,不仅表现在偶像作为劳动力商品与作为自由人之间存在冲突,也表现在粉丝作为追随者和消费者,同时面临着“情感依恋”和“消费理性”之间的矛盾。
中国乡村青年在土味视频国际展演中的
个体可见与国族呈现
李庆林 万卉英 马啸天
以YouTube上的中国博主“Songsong and Ermao”为对象,通过视频多模态分析和对视频评论的情感与词频分析,研究发现,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乡村青年借助媒介和空间的可供性进行自我展演,从而实现了“被看见”的诉求。具有双重文化角色的乡村青年试图以走向国际的方式重构自我,但在国际视野下,个体身份与国族身份互相交织,在变化、对照与融合中不断被再建构与再嵌入。在乡村青年的个人可见性与国家可见性的互动中,既有异化的风险,亦有潜在的机遇。
“加速的碎片”:
青年群体短视频倍速播放行为的竖屏转向
刘丁香 万立良
当视听媒介由大众媒体时代的横屏向新媒体时代的竖屏转轨,倍速播放功能也随之嵌入其中。文章以青年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考察短视频倍速播放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后果,以期打碎短视频倍速播放的外壳,洞悉隐匿其内核的结构性动因。研究发现,效率至上与时间稀缺的对冲、短视频平台赋权与控制的并存、影像过载与即刻消费的需求是青年用户对短视频倍速播放的主要推力。在此期间,线上倍速与线下竞速的互渗构成了当下青年群体全域时空的加速趋势,这种由“数字化生存”朝向“数字倍速化生存”的畸变引人忧思。
观看短视频对青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姚敏 李凌鸥 陈新力
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工具变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观看短视频对青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用修正样本自选择偏差的双稳健 IPWRA 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观看短视频显著增加了青年人的抑郁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观看短视频对自身抑郁程度高的青年作用更明显,而对于本身抑郁程度低的青年则影响不大;观看短视频对低龄、女性、低学历、自评健康差的青年群体抑郁程度影响更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加剧晚睡程度、延长上网时间、减少锻炼频率均是观看短视频增加青年人抑郁风险的重要路径。
使用互联网会激发青年的创业意愿吗?
—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
吕明阳 张益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 年数据的计量回归分析,发现使用互联网显著影响青年的创业意愿且具有异质性效应。使用互联网对高学历青年或东部和城镇青年的创业意愿产生更强烈的激励效应。使用互联网进行娱乐活动显著降低青年的创业意愿,进行社交和学习活动则显著提升青年的创业意愿。社会资本积累在互联网使用与青年创业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情感文明:“非升即走”制度下
高校青年教师的叙事探究
王青 庞海芍
在对高校“非升即走”预聘—长聘教师制度的讨论中,教师情感是极少被关注却又是密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朱小蔓提出的“情感文明”为理论视角,基于叙事转写和相片合成的方法对该制度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情感进行叙事建构:“抱怨与自怨”反映青年教师负面情感表达被“非法化”的过程,他们受制于制度氛围而不敢抒发自己的负面情感;“失联与被替代”投射出基膜性联结感的丧失使青年教师从具有自觉、奉献道德感的主体转变为防御、保守的自我中心者。“非升即走”预聘—长聘制度应重视情感文明,包括学校氛围、情感支持、学术共同体及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等多方面的建设。
内卷化与去内卷化:
斜杠青年的工作困境及出路
牛天
文章以主副职业不相关的斜杠青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卷化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阐释斜杠青年的工作困境及出路。研究发现:一方面,斜杠青年面临个体差异与职业化的冲突,他们展开逐量劳动,但陷入“希望增长”而无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中;另一方面,斜杠青年借助灵活契约和多重角色的转换,找到优势差异,开启去内卷化的探索。斜杠青年须谨防多重职业身份背后的陷阱,应将个人所承担的工作内容、数量和难度稳定在自身的能力阈值之内。
促进青年基层公务员在艰苦边远地区扎根立业:
一个AMO分析框架
柯江林 刘羽飞 张继争
首先基于对 37 位艰苦边远地区青年基层公务员的访谈资料,构建了一个包含 10 项要素的工作胜任力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应用于“能力—动机—机会”(AMO)框架, 对 725 名艰苦边远地区青年基层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他们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提升工作绩效的关键胜任力要素主要涉及应急事务处理能力、向上沟通汇报能力等,抑制离职倾向的关键胜任力要素主要包括心理压力调适能力、工作生活平衡能力等;工作胜任力、基层公共服务动机和职业发展机会均正向影响工作绩效并对离职倾向有抑制作用。
数字社会工作的概念、发展
与青年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挑战
胡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带来数字社会工作的机遇与发展,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亟待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对 13 名青年社会工作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实践服务中的主客体双方共同建构了“数字—现实”的互动场域。数字社会工作可能带来隐私与保密、边界与自我暴露、多重利益冲突与数字不平等的伦理挑战。数字亲密与数字距离、数字权力与自主处遇、生存逻辑与服务逻辑等三方面的伦理两难影响工作者的道德实践,导致专业服务的主体性与行动选择的差异性。青年社会工作者需要增加对数字伦理的敏感性,批判性地反思数字技术,关注在地知识的生产与提升数字能力,以适应数字社会工作服务的转变。
《当代青年研究》是全国最早有公开出版刊号的青年研究学术期刊,多年来,以学术性、前瞻性面对读者,伴随着中国青年研究历程,凝聚了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扶持了一大批社科新人,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坚实阵地和重要平台。
本刊主要栏目为:青年基础理论、青年价值观、青年参与、青年社会运动、青年流动、青年观察、青年文化、青年就业、青年工作、青年婚恋、青年消费、青少年热点问题、青年志愿者、青年宗教研究、新媒体与青年、青少年心理、青少年犯罪研究、家庭教育、农村青年、新生代农民工、国外青年研究、港澳台青年研究。
投稿链接:
https://qing.chinajournal.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