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本狂热追捧,共享单车到底有没有未来?

2017-03-09 劉思 世界独角兽联盟

本文大概

2320

读完共需

5

分钟


 

2017讨论最热门的领域是什么?共享单车

投资界目前最青睐的行业是什么?共享单车

李克强总理在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支持分享经济发展”转变为“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可见共享经济是热门,也是趋势。


2月20日,摩拜单车获得D轮融资,同时获得C轮高瓴资本的追加投资;

2月24日,小蓝单车bluegogo获得A轮4亿人民币的融资;

3月1日,ofo获得D轮4.5亿美元融资。

共享单车如今厮杀正酣,短短两年,ofo与摩拜相继完成七轮融资,小步快跑进入独角兽行列,身后投资人更是多达20多家。共享单车混战的背后,更多的是资本的狂热追捧

 

共享单车不“共享”,激活闲置转为制造“闲置”


资本寒冬情形下,共享单车能获得如此大规模投资、占据人们的视野必然有其合理性。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少资本带来的痛点。

 

目前共享单车可见的路径是各路英雄蜂拥而入,融资烧钱,再到用户市场抢夺大战,可以预见最后仅一个或极少数巨头得以生存下来。这一路径看似与Uber、滴滴相同,然深究其缘起,会发现共享单车其实并不“共享”。

 

百度百科上指出,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五个要素分别是:闲置资源、使用权、连接、信息、流动性,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最优匹配,实现零边际成本。Uber与滴滴是通过调用社会中的闲置车辆以达到优化出行的目的,Airbnb则是共享居民闲置的房屋以满足市场的短租需求。基于这种解读,共享单车应该是个人通过共享的形式将自己的单车出租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不是由平台来提供单车,共享单车的两端链接应该是个人与个人,走轻资产模式,而不是连接平台与个人,走单车租赁的重资产模式

 

ofo已经开始思考“连接单车但不生产单车”


摩拜单车创始合伙人王晓峰曾经表示:“没有人喜欢做重资产的模式。”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的推动与竞争压力,所有的共享单车都不得不走向了依靠自己生产、投放的 B2C的单车租赁模式之中。且由于单车的成本尚在可控范围内,较之房屋与汽车的成本,单车基本可以控制在2000元以内,未来甚至更低。

 

共享单车如今被资本逼迫着走向了疯狂融资——造车——投放——再融资——再造车——再投放的死循环竞争模式之中。2017年,共享单车预计投放总量将呈现井喷式增长,极可能接近2000万辆,后续的资源优化与维护成本成大问题。钱有烧完的一天,市场也有闲置单车过于饱和的一天,抢夺完市场之后要如何盈利将成为共享单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或将免费骑,未来如何盈利?


两会上,马化腾曾指出激烈竞争之下,共享单车或将从付费往免费方向走,后续甚至倒贴钱让用户骑单车。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第一财经周刊》的文章曾经写道:一个残酷的事实是,目前全球没有一个公共自行车项目能自己盈利


如今共享单车的发展基本还处于上半场的市场布局与用户获取的阶段,资金的来源主要靠融资,盈利的来源主要靠押金活跃用户和沉淀资金的能力是短期内盈利的指标,每个用户安装使用都需支付一定的押金,截止至今年1月,作为共享单车的两大领头平台,摩拜单车和ofo双双宣布用户量超过1000万。以1000万的用户数量来计算,ofo每个用户需要交99元押金,那么累计可以获得高达9.9亿元押金;而摩拜单车每个用户的押金高达299元,平台可以获得29.9亿元的押金。这笔“巨款”无论是用作理财 还是投资,都会有不少的收益。

 

共享单车的下半场仅靠概念与体验是无法获得盈利的,如何盈利?方法有二:


1、广告输出

就单车本身运营而言,车的寿命、骑行次数直接的关系到了广告盈利能力,由于共享单车目前是无桩模式,因此,广告展示位置主要在自行车本本身,虽然不够明显,但市场占有率高,单车投入量大也未尝不是优势。随着共享单车的持续、大规模投放,带来了局部供大于求、随意停放、挤占公共空间等一系列问题,可以预测未来政府将加入监管,停车位、公共区域停车广告牌等方式也将为共享单车带来不少黄金广告位。


如果考虑APP的内置广告,可以类比滴滴广告模式或者类似工具类的APP的广告模式。这类广告的收入与打开APP的日频次有关,共享单车作为一个庞大的生态入口,不仅用户是实体店商家精准营销的重要群体,而且APP也是保险、互联网金融、出行、旅游的重要入口。基于用户真实身份、骑行轨迹、支付数据等大数据分析,可推送本地商家手机端广告、电子围栏停车点、精准播放视频广告等。


2、导流

共享单车的火爆并不仅仅是因为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更重要的是代表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可与当下较为时兴的消费升级联系在一起,通过将共享单车与消费升级下的民宿、民艺等深度体验为主的项目结合起来,如借助共享单车深度体验民宿周边游,同时也能结合餐饮等领域,把共享单车的用户流量导到消费领域,寻找更多的发展可能性。让消费体验真正得到升级。当前,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聚米众筹为代表的新锐力量都在进行这一方面的尝试,随着共享单车功能和作用的再度发掘,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共享单车的影子将会出现在这些领域之中,真正让人们的消费体验获得升级。

 


是争夺,更是战争!黄橙蓝绿你更爱谁?

 

如今共享单车市场主要被摩拜单车与ofo瓜分,小蓝单车强势加入,优拜单车、小鸣单车也开始抢占市场占有率。五种单车各有优劣,不同于Uber、滴滴,共享单车第一次使用是有押金成本的,这也就决定了大部分人仅会选择1-2款软件使用,这种情形下,对比五种单车的优劣就十分有必要了。



赤橙黄绿青蓝紫,如今共享单车已集齐四色,强烈召唤其余三色进入市场!



本文来源:部分观点来源于孟老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