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第45卷总第248期)(双月刊)目录及摘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第45卷总第248期)(双月刊)目录及摘要




徽学:社会史专题



金榜的礼学思想及其社会史意义

徐道彬(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

摘 要:明清徽州之所以享有“东南邹鲁”“贾而好儒”的美誉,多因传统儒家礼制与朱子《家礼》“在地化”的有效施行。歙县金榜以翰林而居家治生,倡导敬宗睦族,恤党赒里;其《礼笺》一书“以古礼证今俗”,振兴世风,化民成俗。据此可见清代以来徽州士绅在引领时代学风的地域发展、社会伦理的价值取向,及礼仪民俗的规范化诸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金榜;礼学;社会伦理;徽学;徽州


徽州谱牒中“溢真”现象的文本解读

 ——以新安东关济阳江氏宗族为中心

周晓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历史学博士)江一方(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8

摘 要:乾隆《重修新安东关济阳江氏宗谱》是新安东关济阳江氏宗族对万历《重修济阳江氏族谱》的续修。该谱中存在明显的“溢真”现象,反映出宗族与社会的变迁情况,凸显了徽州家谱修撰的丰富理念。这些理念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或来自官方政策的影响,或来自统宗收族的需要。江氏续谱时对宗族叙事的重构并非个案,因此在使用家谱资料时,尤其要注意资料可信度的考订。

  关键词:东关江氏;家谱;“溢真”;宗族;徽州



何以成商:明清以来徽商学徒的学艺历程与日常生活

戴 昇(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15

摘 要:明清以来,徽州人通常在十三四岁前后由亲友推荐至他人的店铺做学徒,学习经商。徽商学徒需要遵守店规,并从打杂工作做起。学徒们主要通过模仿、请教与勤加苦练等方式学习经商技艺。学徒学艺期间的物质生活一般较为艰辛清苦,部分学徒会得到少量的薪金,以供应日常支出。学徒学成后,会进阶为店铺的伙计、执事与掌计,同时为以后自己独立经营积累资本与经验。学徒、伙计到达适婚年龄后就会返乡娶亲。徽商学徒的学艺历程既受商业经济对商人素质要求提高的影响,又蕴藏着紧密的血缘、地缘关系。徽商学徒具有共性的学艺历程与日常生活,为人们探究明清商人的职业培训提供了关键线索。

   关键词:徽商;徽州;学徒;学艺;日常生活


【中国哲学



“仁义之勇”与“血气之勇”:荀子对儒家勇观念的诠释

曾振宇(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哲学博士)王 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25

   摘 要:荀子之“勇”,学界鲜有论述。“勇”作为一种道德能力与实现自我的道德驱动力,其内涵与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相关涉。“勇”一方面具有成物的特性,勇行强调的是追求社会性的道德生活,合乎仁的社会品格和价值理想;另一方面又具有成己的自我实现作用,勇是自爱,能提撕行为主体以道德勇气,进而成就自我道德人格完善。荀子将勇分为“仁义之勇”与“血气之勇”。“仁义之勇”以仁为形而上的道德支撑,以耻辱之心为道德“启动装置”,在经验世界中使道德主体护守德性生命的尊严;“血气之勇”属于匹夫之勇,受情绪、激情的驱使,它是在道德理性被遮蔽的情况下对外部境域变化产生的生理应激反应。对儒家勇观念作哲学层面的剖析,有助于今人全面深入弘扬儒家勇武精神,发掘儒家勇观念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荀子;仁义之勇;血气之勇;道德形而上学



正名与正义

——兼论儒家权利观念的隐没与浮现

苟东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哲学博士)/33

摘 要:就正义的普遍性来讲,“应得”观念可被看作正义的基本论域。追根溯源,由周公所奠定的中国正义论是在解决了何人“应得”天下的问题之后才考虑给一个人以其“应得”的问题的,西方的正义论则相反。这种差别决定了权利观念在西方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则始终不突出。就后者而言,儒家正名论及名教理论可以视为一种具体的中国正义论。对正名和名教问题的研讨可以发现,一方面,传统儒家正义论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君子为平民操心的格局,这一格局决定了权利观念何以在儒家思想中隐没不显。另一方面,传统儒家正义论的前提是君子与平民二分的观念及现实。因此,当君子与平民二元的构造逐渐演变为公民架构时,儒家正义论也就需要由君子为平民操心演变为一种公民为自身操心的理论格局,这一演变方向意味着权利观念的浮现。

   关键词:正名;正义;权利;应得;君子;平民



主敬立本与穷理之基
——对朱子“格物致知补传”中“已知之理”的阐释

李健芸(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42

摘 要:朱子在“格物致知补传”中提到的“已知之理”一直未获得足够的关注,但它却是理解朱子格物穷理思想的必要一环。已知之理首先是穷理之前的小学之教的内容,但究其实质,它是一种关于“理”的知识。“理”在朱子的界定中可以理解为事物依其自身的本然规定而应当遵循的当然之则,而已知之理就是一种对事事物物的当然之则的形式上的理解。但这种知只有在一种自主自觉的心灵状态中才能得到呈现,而这种心灵状态正是经由“主敬”工夫的清理而得到确立的。由此呈现的知识先于具体的穷理活动,并为穷理活动确定方向,即心灵探究以事事物物的当然之则为根本的方向。同时,这种知识根源于心灵自身之理,其为穷理活动确立了根基。当然,作为形式上的知,已知之理需要在具体展开的穷理活动中由具体理解的一事一物的当然之则加以充实,只有在具体的当然之则的知识的充实下,心灵对“理”的理解才是真实而丰富的。对已知之理的阐明表明,朱子的格物思想并非如同一些心学家所批评的那样支离和无头脑。

   关键词:朱子;已知之理;主敬;格物;穷理


文 学



李公麟《九歌图》的意涵与批评

许结(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50

摘 要:北宋李公麟绘制《九歌图》,在楚辞图像史上具有肇起之功,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力,也决定了其传世的重要地位。《九歌图》在骚学史与绘画史上,是以“经图”呈现,其“以意为先”的创作,深化了行笔精妙的内涵。该图绘制的成就及其对后世赓续摹写的启迪,又突出表现于白描法、择指意与隐逸气等特质,并由此成就其经典化。

  关键词:李公麟;九歌图;立意;经典;肇造与影响


论明代诗学的“声教”观念

文 爽(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师 文学博士)/57

摘 要:“以声论诗”是明代诗学中的显著现象,“以声为教”是其中一个重要维度。明人一方面沿用宋人“诗以声为用”的观念,强调“声”对于诗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面对诗乐分流、“雅俗杂出”、礼乐制度失效的现实,希冀以“诗教”接续“乐教”,在中国诗学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诗以声为教”的观念。与“以声为用”主要强调声乐之郊社、宗庙、宫廷、祭祀之用相比,“以声为教”更加突出声情感化之用。明代诗学“声教”的主要内涵是“陶养性灵,风化邦国”。从诗歌创作和接受的角度,明人建立了“(作者)情正/和→(文本)声正/和→(读者)情正/和”的声教模式,基于此种模式,明人论诗提倡“雅正平和”之声。由于强调“情正则声正”,明人“以声为教”的内涵同时具备了“以义为教”的要旨。

  关键词:明代诗学;乐教;诗教;以声为用;以声为教


谢灵运与南朝乐府的互取
——兼论谢灵运诗歌的抒情性特征

张晓伟(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 文学博士)/67

  摘 要:谢灵运在传统的“玄言山水诗人”“酷不入情”等诗歌史形象背后,还有一个虽不明显但却重要的与南方新兴乐府相通声气的方面。谢灵运诗集中三次写到南方歌曲,其中更有描述南方时曲的纪实之作。他也作有几首抒情性的五言四句体诗。不仅如此,他在山水诗中也多次穿插抒情表达,这比他少量的通篇抒情之作更加重要。他的诗中与吴声西曲歌词有大量的“相似诗句”,可能存在相互脱化关系,这是我们考察他与吴声西曲相通之处的材料。这些相似诗句主要体现于抒情方面,如“以大的数目字形容内心情感的缠绵纠结”“对内心缠绵情感的形象化”“与人共度春天的愿景”等。其次表现为写景方式方面的相通。晋宋之际的诗歌变化,有玄言诗内部演化出山水诗和诗歌外部吴声西曲音乐系统催生出新的诗歌类型两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后来演变为齐梁体。而这两个方面,早在谢灵运那里就已经在相互渗透了。

  关键词:谢灵运;南朝乐府;吴声西曲



语言学



《同声韵学便览》与百年来合肥方音的演变

曹 嫄(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朝东(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教授 博士生导师 文学博士)/76

摘 要:《同声韵学便览》是一部清末合肥方言韵书,全书按平水韵目编排,计平声二十五韵、上声二十四韵、去声二十五韵、入声十二韵。其中包含声母22个,韵母43个,声调5个。语音特点上,该韵书与现代合肥方言多数一致,但庄组蟹摄、遇摄、梗摄、通摄、咸山摄归入精组,庄组假摄、效摄、宕摄、江摄归入知三、章组,遇摄一等和三等端、庄组与流摄端、庄组有合有分,果摄三等戈韵字“茄”归入假摄,“靴”仍为果摄,全浊声母上声字大部分仍读上声,与现代合肥方言存在差异。

  关键词:《同声韵学便览》;合肥方言;音韵特点;语音演变



【法 学



货车严重超载是否入刑的四维考察

魏汉涛(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法学博士)/84

摘 要:货车严重超载频频导致重大交通事故,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其危害性达到了需要刑罚处罚的程度。依据现行交通法规对货车严重超载予以行政处罚,违法成本与违法收益失衡;适用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要等到悲剧发生以后才能处罚,显得为时已晚。现有行政及刑事措施都不足以遏制货车严重超载行为,动用刑罚是不得已的选择。当前,民众对货车严重超载入刑已有期待,货车严重超载并不属于“稀罕之事”,且入刑可能导致的泛刑法化风险可以化解,入刑后没有太大的实施困难。货车严重超载属于现代风险之一,在入刑时应采取犯罪前置化的方式将其规定为抽象危险犯,并根据超载量与引发危险的内在规律以及中国实际合理确定入罪门槛。

   关键词:货车严重超载;危险驾驶;规制方式;入罪门槛



在线庭审的实践检视与规则重塑

陈锦波(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师资博士后 法学博士)/91

摘 要:当前的在线庭审方式主要包括互联网法院模式、吉林电子法院模式、浙江移动微法院模式和其他在线庭审模式等四类实践模式。尽管在线庭审彰显了其相较于线下审理的诸多优势,但在线庭审在实践中还存在适用范围不清、程序运作困顿、真实感不足、司法公开和个人隐私遭受冲击以及庭审安全面临挑战等难题。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在线庭审的案件管辖规则、程序运作规则、真实性保障规则、透明性增进规则和安全性确保规则等法律规则,以保障在线庭审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在线庭审;实践模式;实效困境;规则设计



政府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的法规范构造

曹昌伟(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铜陵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100

   摘 要:环境保护属于公共事务、公益事业,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环境管理成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公众参与”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并明确赋予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为此,政府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应主动吸纳公众参与,将公众参与贯穿于环境管理的全过程。吸纳公众参与政府环境管理不能单靠政府自觉,关键是要建立公众参与政府环境管理的约束与保障机制。因此,应通过专项立法的形式就公众参与政府环境管理事项的范围、参与公众的范围、参与方式与程序、参与的救济与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既是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更是落实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公众参与;规范构造



反思与重构:行政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定位

任 洋(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107

摘 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间的衔接问题由来已久。虽然《民法典》正式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相关制度规则,但如何协调与平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之间的关系这一难题仍未解决。以行政机关在“两诉”中的重新定位为突破口,可以厘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混乱局面。随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内涵应逐步限缩。以是否已造成生态环境受损的结果作为限缩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内涵的标准和依据:对于尚未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后果的,应纳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范畴之内,诉讼请求类型以预防性的行为给付型为主;而对于已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后果的,则不属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而应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为主导型诉讼,诉讼请求类型限于以财产给付型为主的赔偿性诉讼。而行政机关应由以预防性为主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舞台逐步向以救济性为主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舞台过渡。

   关键词:行政机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民法典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长江经济带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

冯德连(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经济学博士)白一宏(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115

摘 要:利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面板回归的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扩大技术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将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以技术差距为门槛变量,建立静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仅上海、江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小于、等于门槛值,其余省(市)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均大于门槛值。当技术差距小于门槛值时,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会抑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当技术差距大于门槛值时,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基于本地区与投资东道国技术差距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同时强化进口贸易、研发资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高质量人才培养等政策组合。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创新;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长三角




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创新中介效应检验

张 桅(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师资博士后 经济学博士)胡 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博士)/124

  摘 要: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以创新水平作为中间变量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通过理论推演、全区域和分区域回归分析,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通过创新传导路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创新中介效应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引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间接效应的差异;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强,主要是通过创新的遮掩效应反映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欠发达地区以模仿创新为主,主要是通过创新的中介效应反映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由此提出政策建议:区域联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水平,增强二者交互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人力资本;创新;经济增长



【经济与管理



市场经济下收入分配公平性的理论、逻辑与价值导向

廖海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彝区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人口学博士)/137

   摘 要:因无法准确衡量要素收入与其贡献不匹配的量度,使得实践中功能收入分配理论很难用于指导具体的收入分配改革。由于市场经济中内含的“强者挤压”与“累积效应”,形式公平之下内含着实质上的不公平,依靠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体系无法解决,使得政府适当干预具有了伦理上的合法性和现实上的必要性。收入分配改革在价值导向上应有利于激励个人奋斗和限制浪费,在实践上应有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构建和对社会弱势群体基本利益的保证。

   关键词: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强者挤压;累积效应;分配公平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

——基于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数据分析

邓小华(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博士)陈慧玥(通信作者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145

摘 要:自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贸易政策呈现明显的不确定性与反复性。伴随着美国贸易政策的波动,新兴国家的对美出口是否随之调整,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是否会对出口造成影响?文章使用 2000—2018 年新兴11国对美出口数据,基于SITC(Rev.3)三位数编码将出口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实证研究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政治制度对新兴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国家出口总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新兴国家政治制度水平发展越高会抑制其出口。进一步发现,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扩展边际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系是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间接影响扩展边际。

   关键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出口贸易;集约边际;扩展边际;新兴经济体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


官方网址:http://ahdxzsb.paperopen.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