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小虾走起】手机媒介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017-07-01 冯勇全 民族学与人类学Anthrop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Media in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简介】冯勇全,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摘要:手机作为一种媒介在当代新媒体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也是密切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手机媒介的运用,一方面是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中存在的“缺位”。另一方面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形态,建立新型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形式上补充课堂的局限性。具体的运用方式是通过移动客户端的形式,利用手机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打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关键主体之间的连接。通过手机即时、交互、个性的特征,把主渠道的教育拓展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以更加贴切、多样化、具有针对性的形式,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介;手机用户端;

    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众多新颖的载体形式和传播平台。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自媒体领域还存在“缺位”的状况,没有很好的借鉴现代媒体的信息传播体制,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发挥还明显不足。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也产生了新的矛盾。总的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缺乏有效的体系化整合,内容分散固化、不能适应大学生多样化的需要,造成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撑。传统课堂模式与当代大学生新的时代特点产生了冲突,课堂教学内容不能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效的展开,课堂形式不适合大学生的接受习惯。教学内容也更多的停留在课堂之中,没有有效的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隐性教育不足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的过程,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代发展同步。为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积极与新的媒体形式结合,在新媒体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并利用新的载体,推动内在体系的完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大学生的生活,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手机媒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新媒介的功能实现,有赖于所承载信息的质量。工具性质的手机在信息的价值传递上是中立的,手机本身并不会直接对人产生影响。根本上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手机作为一种媒介所传递的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手机媒介的内容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升手机媒体的功能品质。同时利用手机作为一种工具的独特功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资源整合,形式上与互联网技术融合。

(一)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手机媒体中的“缺位”

    信息内容的质量决定影响的好坏,内容的表现形式影响受众的吸收程度。在两者的结合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本质决定了其在社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也决定了在新的传播形式中不可缺失的地位。从反面的实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一领域影响力的缺失,往往容易引发不良思想的滋生。新媒体、自媒体作为时代催生的传播形式,内容上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入自觉性的价值内容,克服这种盲目性和自发性,减少不良思想的滋生。

    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的媒体传播领域具有必要性。然而,两者在现实层面上的结合并不够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手机媒介中还呈现出“缺位”的状态。从大学生对手机功能的使用情况来看,在线视频和网络游戏为主的娱乐功能居高不下,

    在手机媒体中占据不合理的地位。原本用于调节业余生活的娱乐功能却占据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大量时间,甚至影响到到正常的课堂教学,迫使高校不得不采取诸多措施阻止手机进课堂。从大学生对使用手机媒体的认知来看,相关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有66%人认为手机主要用于娱乐消遣,34%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更主要用于学习。”

    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见之于大学生对手机功能的使用情况,大学生在手机功能使用上的失调现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重要一环的建设上存在缺失。

    手机媒介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对待工具性手机的使用。同时在手机媒介中开辟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减少手机信息传播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净化大学生所接受到的手机信息。有效的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手机媒体中的“缺位”所造成的影响力不足。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手机媒介作为一种新的载体,对高校思政课堂的形式完善可以更好的使得课堂教学适应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的新特点。

    随着外界环境和大学生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内部有了潜在的分化,教师、教学模式、大学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不适应。当代大学生对信息涉猎范围广,有一定的个性与主见,对知识和信息总是处于一种猎奇和不易满足的状态。而教师个人的信息量有限,单个教育者的知识结构、信息掌握难以满足于大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也难以满足大学生思想上求新求变的特点;同时,教学模式也是“一对多”的单向信息传递为主,较为固定教学模式和固化的讲解方式,不能有效的实现大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见表达,教学内容难以深入大学生的个性认知中。除此之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思政课堂内外的信息和环境衔接不顺畅。当两方面的信息存在差异或者发生冲突,极易造成大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久而久之会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可信度,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手机媒介的结合,可以丰富和发展主渠道的形式,改善传统高校思政课堂的局限性。手机媒介可以为大学生提高有效的个性表达和交流平台,弥补课堂交流的时间限制。同时也可以建立教师与学生的课下互动,丰富师生的交流形式,使得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需求信息更好的结合。还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资源共享、多种形式的在线课堂讨论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总的来讲,利用手机媒介把课堂延伸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打破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固定的交流形式,使得课堂内外的信息衔接起来。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形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内部存在不适应当代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特征的地方。一是各环节的资源较为分散,图书资源、管理资源、教学资源没有建立高效的信息连接。二是管理者、研究者、教师之间信息沟通滞后,管理过程的互通性不足,使得整体的管理无法形成合力。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的需求定位不足,缺乏与大学生之间的高效沟通,难以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手机媒介的运用可以把新媒体的资源运行和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效互通的模式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体系架构之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数据化连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致分为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静态资源主要是由文献、书籍、影音等资料凝结起来的智力成果。动态资源主要是指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资源,它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全体高校教师。手机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的具体推进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手机媒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静态资源的数字化整合。手机媒介是数字化的信息的传播载体,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信息、教学信息、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等不同环节的数据化信息连接,从而进行数字化运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传输效率与使用效率。

    第二方面,手机媒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动态资源的交互流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教学活动与大学生的需求更好的结合起来。手机媒介不受时空限制的即时沟通、双向互动功能,能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研究人员、课程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得管理者和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实际工作和课堂教学的相关信息,有效的把握学生的需求现状。

   第三方面,手机媒介是沟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外交流的新渠道。手机媒介的引入可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的外部连接,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时信息与外部高校的优质资源进行有效的输入,实现不同种类、不同特色的优质静态资源的互通共享。在总量上扩大现有智力成果的支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总量与学生数量相匹配。与此同时,能够在平台的外部连接中建立不同高校、不同领域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渠道。通过优秀方法和理念的介绍、相关问题讨论、工作改进的交流等形式,实现动态人力资源的相互借鉴与学习,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二、手机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手机媒介要融入到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具体的形式是建立专属手机用户端。通过手机用户端的使用,把新媒体现代化的沟通形式引入到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实现三个方面的改善。一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内部更加高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二是改善原有体系内部信息流通不畅,单向流通,互动缺失的状况,建立高速互通的沟通渠道;三是建立个性化的反馈渠道,使得体系内部资源平台的供给,管理者和教师的活动能够建立在大学生的需求之上,落实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手机用户端在高校思想政治体系中的应用示意图

 2、手机用户端应用示意图的解说

    ① 手机媒介的运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利用手机媒介的即时性、灵活性、互动性等特点补充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灵活的形式有效的延伸到大学生的宿舍、社团等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更能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② 整个体系所依靠的资源平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数据化整合,是对传统信息资源的形式转化。资源平台是整个体系的数据中心,通过引入外部的优质资源,内部信息的数据分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体系化的实践活动,管理者和教师是体系运作的关键结点。他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课堂教学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手机端的运行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的各个结点之间的信息都是双向流动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用户端有效的反馈信息,实现与管理者、教师的良性沟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有针对性的改善管理、教师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提供有效的信息。

    ⑤ 手机媒介的运用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改善传统体系内部沟通不足的现象,实现体系内部信息的即时、高效传输,有效提高体系内部各个环节之间信息沟通的水平。缺乏手机用户端,整个体系将丧失活力。

    ⑥手机用户端连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实现大学生各种需求的响应。大学生在人生的成长阶段面临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诸多困惑,这些信息都将通过手机客户端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功能传递给资源平台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做出回应。

(二)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用户端

   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用户端是运用手机媒介的具体形式,它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体系化运作重要技术手段,是直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部统一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手机用户端的主要适应对象是大学生,用户端的设计也是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大学提供基础的服务。  

1.手机用户端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共享资源

   手机用户端可以直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平台和大学生连接起来,资源数据库提供多种形式的资源下载,大学生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个人兴趣、实际需要等下载其中的视频、课件、文献等,进行自主学习,丰富业余生活,拓展课堂学习。

2.手机用户端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互动沟通平台

   手机用户端可以提供大学生之间、大学生与老师、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对于大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问题求助、互助答疑、意见反馈等功能,得到多方面得的帮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大学生的相关反馈,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有针对性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的解决之中,真正把教育做到学生的心里。

3.手机客户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主题展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根据舆论热点、学校活动等重要事件进行专门的主题展示。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的专题内容中国道路、世界发展、国际形势等开设专门的主题。主题展示是一次系统的认知教育,可以加深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通过系统的对比、辩证的分析,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传导给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正确对待社会舆论、正确看待中外关系的变化,胸怀世界、理性爱国。

4.手机用户端提供的是个性化的服务定制

    大学生可以在用户端自主的选择所接受的信息,自由的选择讨论主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公开交流也可以选择隐私沟通。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开设个性化讨论间,邀请好友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用户端了解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信息,积极报名参加,推动高校社会实践的发展。也可以在线预约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等,充分享受学校提供的思想政治服务等。

结语

    当今社会,手机具有极高的使用率,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信息交流主要途径,各类信息也纷纷抢占手机的媒体市场。然而,手机作为一种工具,有其两面性,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利弊共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善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运用手机媒介这种新的载体形式,开拓手机的新功能。把手机媒介的功能发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统一起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联系,为大学生提供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在服务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编辑说明:本文系“民族高校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二等奖获奖论文。原文和图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篇幅原因,注释从简。

编     辑:高朋  李联廉

编辑助理:付启菲


您的稿件和服务意见请发往"民族学与人类学"微电子杂志服务邮箱:

mzxyrlx@126.com

您的支持和鞭策将会是我们进步的源动力!

“民族学与人类学”

民族学与人类学Anthropolog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