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咸阳丨咸阳茶:从历史走向未来

咸阳发布 2023-08-25
咸阳现代地域名片系列之
咸阳茶:从历史走向未来

核心提示

千百年来,驼铃声声,一路向西。溯泾河北上西行,历经万里到达罗马,茯茶跟随丝绸之路商队的车马远销西北、中亚及欧洲。时光流转,近十几年,茯茶重新被唤醒,成为新丝路上备受人们青睐的独特珍品。

咸阳市把茯茶产业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咸阳魅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市现有茯茶生产加工企业51家,营销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近两万人,年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咸阳茯茶每年的出口额100万元左右,再现丝绸之路上金花朵朵茶韵悠香,品茗畅饮的昔日胜景。



“茯砖古茶,秦人创制。金花璀璨,香韵天成。”

5月16日,抱着对咸阳茯茶的浓厚兴趣,来陕西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州州长埃尔加什·萨利耶夫一行,在咸阳泾渭茯茶公司参观。

茯茶曾长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货物之一,抱着对中国茶文化的浓厚兴趣,吉扎克州代表团来到中国的第一站,就选择考察泾渭茯茶,了解产品,在陕西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咸阳茯茶产业被市委、市政府列为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近年来,按照“政府引领、企业主导、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思路创新经营模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加快产业升级,推进产业链延伸,打造百亿级茯茶产业集群。







“花”开——丝绸之路上的神秘黑金







咸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驿站。自汉以来,日益发达的渭水、泾河漕运,使咸阳成为南茶北上的重要集散地。

据史料记载,茯茶起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曾被纳入贡茶。清代学者纪昀(纪晓岚)曾撰诗赞曰:“向来只说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茯茶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紧压茶,也是加工最复杂、最古老、流传最久远的大宗茶产品。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也是后发酵茶。史料记载,咸阳是茯砖茶的发明地和本宗源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不出产茶叶的泾阳,何以能成为茯茶的故乡?

相传早年间,茶商往来之时,船渡泾水,偶遇风浪,茶包不慎掉入河中,因时值盛夏,待晾晒渥堆发酵后,发现茶叶变成黑色,出现金花状物,冲饮之下,竟格外醇厚可口。而后经过漫长的摸索,至明洪武年间,泾阳制茶人才逐步掌握了“金花”的制作工艺。

“泾阳县南有黄土台塬,北有北仲山,因长期受郑国渠漫灌,空气湿度常年维持在60%以上,在自然气候、盆地位置的双重作用下,冠突散囊菌开始生长、繁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解释说。

曾有这样的说法,“离了关中的气候不能制、离了泾渭的水不能制、离了秦人的手艺不能制。”走在泾阳县街头,随意上前攀谈,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段茯茶的故事来。

据《泾阳县志》记载,清末时期,泾阳县境域商号131家,其中经营茯砖茶商号86家,年产量约34000吨。当时泾阳茯砖茶除销往西域各地外,更远销至欧美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公私合营,相继成立了泾阳人民茯茶厂、咸阳人民茯茶厂,加工生产“人民牌”茯茶,茯茶有了新“身份”,传统的茯砖茶工艺及茯茶文化在咸阳传承不息。

1958年,国家实施计划经济,组织技术攻关在茶叶原料主产地湖南加工茯茶,于是,关中地区的工厂没能逃脱被关闭的命运。这一关几乎埋葬了600年历史的传统技艺。

咸阳茯茶生产从此沉寂。跨过百年廊桥,穿过千年丝路,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群最朴实、最坚定的人群,艰难地行走在漫长的征途上。







追梦——重振丝路茯茶







茯茶传承千年,醇厚悠长。时至今日,秦人的茯茶情越发浓烈,在传承和发展之路上一直没有停歇。

2009年,老茶工朱全胜联合其他七位老人,带着复兴茯茶的责任感,挖掘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茯茶制作技艺。

6月10日,在泾阳砖茶制作技艺传承馆内,一个占地八亩的庭院,古色古香,散发着淡淡的茶香。

“茯茶从茶叶收集到制作成饮用,传统的古法制作工艺需要5年时间,20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陕西百年老字号第十三代传承人贾振说,从小听爷爷、父亲制造茯茶,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下,大学毕业后他就去了南方学习关于茶叶种植、制作等知识。

“为了让更多人喜欢茯茶、懂茯茶、了解茯茶,2017年我们建成了制作技艺传承馆,推广茯茶文化。”指着身后的传承馆,贾振满怀自信。

“茯砖茶了不得,要好好研制。”61岁的高续成是国家一级评茶师,陕西高香茶叶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从1985年起,开始涉足传统的茯茶制作,30多年来先后建立茶叶基地,成功开发出自己的系列茶品,在国内外多次大型展会上深受人们喜爱。

这位孜孜不倦的汉子,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茶叶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取得了“一级评茶师”职业资格证书,不断夯实自己做茶的底气和技能。那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以及伤痕累累的身体,记载着一位茶者的苦乐艰辛。

多年来,一批批优秀企业家代表和制茶能手扎根茶坊、守正创新。正是因为有这些茶人的坚守,时光更替、岁月蹉跎,才使得茯茶老字号老树发新枝,新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咸阳市不遗余力建设完善保护传承体系,成立了茯茶制作技艺恢复小组,通过寻找老茶工、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文旅融合等方式,对茯茶制作的传统技法进行再挖掘,让古老的茯茶制作技艺焕发新生。

2006年以来,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及裕兴重、泾砖(原茂盛店)老字号继承者罗荣利、贾根社和陕西苍山茶业公司董事长纪晓明等努力下,按照老茶人留下的制茶秘籍恢复了茯茶制作工艺,全市茯茶产业快速发展。

2014年9月,驼铃再次响起。由136峰骆驼、八架木轮马车,100多名身着古装的青年组成的浩荡驼队从泾阳出发,带着被称为“丝路黑金”的泾阳茯砖茶,途经国内5省18市106个区县,所到之处茯茶飘荡沁人幽香,陕商的茶文化再次被传扬。

2016年,“咸阳茯茶”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泾阳茯砖茶”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泾阳县被中茶协授予“中国茯茶之源”称号。

2021年,咸阳茯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11月29日,“咸阳茯茶制茶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咸阳市被授予茯茶之都。

历史上,茯茶在丝绸之路上生生不息、香飘益远;现如今,咸阳茯茶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创新——国内首个茯茶







数智工厂建成

来咧,坐下!喝茶!

启开盖着方章大印的茶封,撬开一块紧结芳香的茶砖,用滚烫的开水泡上一杯茯茶,顿时,茶气弥散,汤色橙红,滋味醇厚。

6月中旬,走进全国最大的茯茶生产企业——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占地200亩,投资5.7亿元,它是全国最大的产业企业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智能自动化茶叶仓储体系。

记者在厂内看到,现代化的制茶设备干净明亮,鳞次栉比的橡木料仓散发着阵阵清香。机器人在二维码“指引”下精准地搬运原料,生产车间内,许多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

起茶、投茶、泡茶、添茶……稍等片刻,琥珀色的茶汤倒入茶杯,浓烈又不失清香。在陕西省茯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几名科研人员正在显微镜下研究茶叶的菌种指标。

茯茶的新产品“唐妞驾到”看起来可爱别致,将过去的“大方砖”茯茶分割成如方糖一样的小块微砖,方便现代人冲泡、携带。

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梁艳说:“我们将传统制茶工艺进行了改进,创新研发出了这个新的产品,不断提升茯茶文化价值和品饮价值,让茯茶更‘出圈’。”

陕西省茶叶协会会长、泾渭茯茶创始人纪晓明介绍:“茯茶是所有茶叶里面技艺最复杂的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压制、发酵,非常关键。我们建设了国内首个规模最大的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线,推行智能渥堆等技术,大大节省了人力,提升了品质,满足现代人的产品需求。”

近年来,我市沿着“首位产业—特色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加速产业链优化升级,全力打造“两园一中心”多元化承载平台。

2018年,泾阳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立的泾阳茯茶研发中心,已成为泾阳茯茶的科技创新高地,组建了囊括茶学、微生物、营养保健等学科专家的科研团队,为泾阳茯茶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

“我们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立茯茶研发中心,19名科研专家团队已研发茯茶新品5大类48款,每年可培训茯茶加工、检测人才500余人。”泾阳县茯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徐阳说道。

在秦都、泾阳等核心主产区,以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为链主,仙喜辣木茯茶、秦御茯茶、裕兴重茯砖茶、泾砖茶业、泾水缘茯茶等茯茶企业发展迅速。

不仅如此,中国茯茶文化展示及茶交易中心将在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招商和筹建,吸引更多的茯茶加工和营销企业投资。







出圈——咸阳茯茶跃出国门







一脉茯茶香,万朵金花开。

6月2日,第十七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时隔一周后,2023北京国际茶业展、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绍兴茶文化节在北京展览馆和马连道茶城同步开幕。

市供销社精选全市茯茶生产龙头企业参展,展出了一百多个茯茶品种。每到一处,咸阳茯茶展馆人流络绎不绝,茯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受到前来观展嘉宾、市民的热情追捧,消费者在品尝咸阳茯茶后都对咸阳茯茶赞不绝口。

咸阳茯茶作为众多名优茶中的新秀,高点定位、强势出击、精彩亮相,无论从参展企业数量和质量、还是展位设计装修,到广告策划宣传,都展现了咸阳茯茶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以及大发展的强劲风头。

同时,咸阳通过线上举办多种活动,开展新媒体宣传,搭建全方位、全领域、多视角的互动平台,全力打造世界高端茶业盛会。

近年来,咸阳市抢抓陕茶振兴机遇,坚持把茯茶产业作为重点食品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彰显咸阳文化魅力、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文化引路、科技领先、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龙头带动、精品拓市”的思路,大力推动茯茶产业发展,使咸阳茯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今年以来,咸阳茯茶各企业借助我市举办第十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和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的机遇,逐步与国外供应商,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中亚国家的供应商恢复、建立联系合作。

泾渭茯茶与港商合资组建了泾渭茯茶(香港)公司,利用香港特区在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作用,出口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并在美国设立子公司,是中国茶行业唯一的一家在美国设立子公司的茶企。咸阳茯茶每年的出口额在100万元左右。

泾渭茯茶有限公司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经销商签订合作协议,并赴韩国、马来西亚参展,将咸阳茯茶打入当地华人茶叶消费市场,被华人评为“七大籍贯乡情寻根茶之一”。

2023年2月,在咸阳市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经贸洽谈会上,市供销社与乌兹别克斯坦“一带一路”实业投资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涉及金额3.2亿元,包括咸阳茯茶等农产品。目前双方已就第一批货物出口达成协议,泾水缘茯茶有限公司已备货总重5吨、总金额近90万元的咸阳茯茶。

咸阳市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蒙群介绍:“我们计划利用5年时间,重点从实施科技创新、建设生态茶园、培育产业集群、强化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推动全市茯茶产业发展壮大,将咸阳茯茶打造成助力百姓增收的致富茶、适应现代人生活的健康茶、联结‘一带一路’的友谊茶。”

茶博会、茯茶文化节、茯茶展销会……如今,咸阳茯茶频频亮相国内国际舞台,彰显着茶文化的蓬勃生机。咸阳茯茶已走出国门,成为陕西靓丽名片和“中国”味道的代表元素。

记者手记

茶叶和丝绸、瓷器曾是我国出口的主要物品,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外开放交流的美好愿望。茯茶记录着社会的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茯茶,在省市相关部门、老字号企业、茶人的大力扶持和坚守下,茯茶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正是有这群人的努力,才使茯茶在困境中奋起,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是助推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下的咸阳,资源富集、平台完备,优势更加凸显,已经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现代科技赋能茯茶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讲好品牌文化和故事,才能唤起消费者的购茶需求和持续的生命力。我们要科学规划产业,统筹做好茶科技、茶文化、茶产业,共同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才能使古老茯茶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海报轮播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桦
视频:黄梦瑶 侯景文
编辑:任凤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 期 推 荐 



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夏晓中主持并讲话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二十四次会议 夏晓中主持并讲话 冷劲松出席

夏晓中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

咸阳1—5月经济运行情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