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夏文明的精髓

2016-10-29 白云 读你文学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敬请关注本关众号



读你社交媒体

 用全新的视觉看历史、看当下、看未来






易:《河图》《洛书》《易经》,群经之首,华夏文明的总源头。

 

道:《道德经》,三皇之学的集大成,是对易的总结和升华。后世儒法两家的思想根源。老子的思想,后来发展出了五个比较突出的流派。鬼谷子,杨朱,苏秦张仪,韩非子申不害,庄子、列子,关尹子、尹文,被称之为老学五派。孔子,也是老子的思想传人。

 

儒:《礼记》《论语》《尚书》。儒为周朝之学,奠基人是周公,由孔子发扬光大。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

 

法:《管子》《商君书》《韩非》。管仲,商君之书,源头为道家。韩非子,源头为道儒两家。

 

医:中医的思想源头,在易经。中医的四大名著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有人把《温病条辩》列入中医四大名著,这不合适,温病学说,不是至道,它只是道的一个方面,这种只能叫方医。《难经》思想,承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最高经典,世人不读内经,用伤寒的方剂思想来总括中医,甚至把中医等同于中药,这是非常非常堕落的,这是文盲中医。

 

兵:代表书籍是在宋朝编撰的《武经七书》,兵家的思想总源头,是易和道。《武经七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世人喜欢把兵家思想,照搬到商战上去,不过,如果不懂道,又怎么用兵呢,瞎比划也没什么用。

 

前面讲了大道源流,源流搞清楚了,才好去理解道家思想的宗旨要理。要了解道家思想要旨,下面这四本书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书,看了也可以,不看也行。在至道学宫的经学讲习中,道家思想,计划中要写的,就是这四本经书。

 

《道德经》,如果这个世界上,把所有的书都烧掉,只可以留一本下来的话,那么应该留下来《道德经》。因为它把人身,精神,家庭,国家,事业,宇宙万物,都彻彻底底的讲透彻了。

 

《庄子》,庄子对《道德经》的道进行了深入诠释,在解读道德经上,后世无人可以和庄子相比。而且,庄子还对《道德经》进行了升华。

 

《黄帝内经》,至道之宗,奉生之始。这是一本教人怎么不生病的书,这才是真正的中医,大医,上医。只懂得喂人吃药的医书和医生,都是下医粗工和贱医。世人认为,这本书是众人集体创作的,这种言论,完全不懂中医,不懂道。华夏文化的最大的特点是,先有真人,后有真言。一群粗鄙之人,再集体创作,人数再多也没用。道,要么得,要么失,失者恒失之,不可能一万个无道之人合起来,就能得道。

 

更有中医界粗鄙人士认为,这本书里面的经络,穴位,都是很多人拿小棍子每天戳身体,时间长了,靠经验累积得出来的,是临床研究的结果。天知道,中国现在的中医医生们,到底研究的是啥玩意。经络,穴位,都是圣人修炼内观得出来的。感觉现在中医医生里面,100个有90个是图财害命的庸医。

 

《黄帝阴符经》,这本书的思想根源,是河图洛书,《易经》和《道德经》,语言极其凝练。300多字,把很多大道理,都讲的很通透,不愧是至道之书。对这本书的注解,不下几百家,这些注家中,能看懂这本书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注解的炉头不对马嘴。


最后,我想说,大家多读读《道德经》,行行消罪,字字灭灾,章章解难,悟一字得一字之果,悟一句得一句之功。

 

   我们正在筹备一支文学基金会,去支持一批对社会有贡献的作家,通过他们积极正面并且富有远见和人类使命感的思想,去影响更多的人,当然我们会综合考虑,绝对不会用世俗的眼光去判断好与坏,更不会去一味的迎合读者。我们的宗旨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我毕生追求的方向。如果想成为基金会的一员,不妨联系我们。胡庆煌-微信:huqinghuang


请看下篇文章讲,成为杰出人才的三大要素。


读你社交媒体

 用全新的视觉看历史、看当下、看未来



敬请分享转发,让更多的人受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