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的和稀泥哲学,在劝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字媒体 字媒体 2019-07-16

 

中国人的口头禅能有多神奇

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微博 @阿粪青/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的人生哲学影响下

大多数中国人似乎都有着自我疗愈功能

哪怕心态已经快要崩了

只要听到「既然……还是……」之类的句式

马上就能与现实达成和解,并迅速重振旗鼓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总是这么宽容呢?













 

当代人这种和稀泥哲学并非是凭空产生的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以和为贵」

崇尚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的恕道

所以追究到底常常会被认为是

心胸狭窄、求全责备的表现


/还有这种「家和万事兴」十字绣

走进了多少中国家庭的客厅?/


就算糟心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人们有时也不想为了改变现状而去「找事」

而是用这些「宽容定律」安慰自己:

算了吧!吃亏是福!


于是乎

明明旅游体验差,有人却还是坚持「来都来了」

明明婚姻不幸福,有人却还是坚持「凑合着过」

明明吵到受不了,有人却还是坚持「习惯就好」

对他们来说,寻求解决无异于承认自己

报错了团/嫁错了人/租错了房……



而要一个人推翻自己曾经的决定并非易事

再加上前期的投入如今已经变成「沉没成本」

所以很多人在遭遇不公时,第一反应不是止损

而是用「和稀泥」的方式,回避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

说服自己维持现状就是最优解

即使反抗了结果也不一定会比现在好



这种通过委屈自己实现的「宽容」

绝对不是真正的宽容

只是一种对现状无可奈何的妥协


可是,正所谓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宽容定律」一次两次或许还能骗过自己

事实上矛盾根本就没有消失,只不过被压抑起来

等待一次更大的爆发


 

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一味地用「宽容定律」忍辱负重

不仅没什么卵用,还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对「和稀泥哲学」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和稀泥哲学」之所以令人反感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信奉「宽容定律」的人常常把它视作唯一真理

并打着「过来人经验」的幌子

将它上升为一种道德绑架

要求别人对发生的不公达成谅解


 

这种行为看似在避免纷争,实际上却是在纵容犯错

因为宽容与否从来都是受害者的自己选择

就算拒绝原谅,于情于理都没有错处

与其用虚假的「宽容」维持表面的稳定

倒不如直接zqsg地「撕」来得痛快

 

如果争执难以避免

及时解决则不会让矛盾越积越深

把心中的不满坦白地说出来

有时其实更有利于双方找到舒服的方式相处


/偶像剧里男女主虐得死去活来

有很多情况就是不好好坦白地沟通/

 

但有了和事佬的搅局,矛盾往往从两个人的事

变成了受害者单方面的妥协

就算本来只是小小的委屈,在心里憋久了

也就变成了大大的厌恶,最终两败俱伤

 

/小品《劝架》截图/


总而言之,「中国宽容定律」说到底

无非就是以一种委曲求全的方式来「维稳」

用来劝架是挺好的,但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所以希望大家以后在处理矛盾的时候

既不要强迫自己宽容,也别无理要求别人宽容



你觉得这种劝人宽容是道德绑架吗?

你会主动劝自己宽容吗?

来下方评论区谈谈你的看法吧~


- 字媒体日刊之《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很宽容?》-

策划丨耿妍

撰文丨邱妍

编辑&制图丨圆圆



「雨女无瓜」是什么梗?

打码诱惑:高糊表情包更吸引人!

「迷惑行为」成了网友的快乐源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