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智能化、信息化对于各行各业产生了结构性渗透。随着消费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互联网革命似乎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毫无疑问的是,数字经济正在加速向传统产业延展。企业“寻找”数字生产力的过程,也被很多人视为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从当下的技术环境来看,数字生产力已经不再像“传统能源”一样,是单一的爆发性技术能够独立支撑的,而是逐渐成为了一个融合性、集成性的概念。一方面,它代表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AI、区块链等技术,以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多元化的业务功能,其中以“RPA+AI”为代表的超级自动化,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布局数字生产力。另一方面,人与数字化系统到底应该如何相处,这一问题对于数字生产力未来的商业化与社会应用价值来说,也越来越重要。
其实,在人类技术迭代的过程中,用户需求往往会在同一时期催生大量的相邻技术,而当这些技术以组合的方式相互延展,被集成到更高维度的解决方案中,才能被称为“生产力”。与粗犷的工业革命时期不同,如今的数字生产力不再直接面向工业生产,而是各行各业从生产到管理到决策的流程化体系。“数字经济的本质,是利用数字技术链接和整合社会资源,对现有的生产力进行变革升级。”弘玑CEO高煜光表示,这是大多数数字技术在向商业化产品进发的切入点,同样也是弘玑超自动化演进的基本逻辑。弘玑Cyclone是一家中国头部RPA服务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在超自动化技术阶段为企业客户提供从平台产品到咨询、实施的完整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弘玑从成立到引领国产RPA的背后,也是国产软件厂商高速发展的十年。国产软件的崛起,势必意味着在更有力的本土化优势和信息安全下,企业需要为数字化转型付出的成本更低,同时得到更专业的技术服务。另一边,市场教育慢慢成熟,企业的数字生产力需求已经开始从传统的“自研+开发外包团队”逐渐向以RPA、低代码等方式自主构建数字化流程转变。其中,RPA对企业数字生产力的价值主要有三:首先,RPA的核心价值是流程自动化,从人到机器的自动化是工业化的关键能力,流程挖掘也代表着产业转型和降本增效的过程。其次,从领域发展理念来看,虽然RPA立足于“机器人”,实际上面对的却是人的工作流程,不是像传统软件一样将人框死在固定的流程面前,而是由人来根据需求创造或优化流程。以人为本,也是数字经济高于传统工业经济原理的表现之一。第三,也是最重要的,RPA的下一阶段将会是“超自动化”。2019年,全球咨询机构Gartner提出了超自动化的概念,进一步为数字生产力提供了“人机融合”状态下的可行性。目前,超自动化的关键技术组件包括: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业务流程自动化(BPA/DPA)、集成平台即服务(iPaaS)、流程挖掘与任务挖掘技术、低代码应用平台(Low code/No Code)、业务规则引擎(BRE)、智能文档处理中的AI技术(如CV、OCR、NLP)等。从其技术组合来看,RPA作为核心定位,也是其中目前商业化最成熟的技术之一,因此业界通常将RPA看作超自动化的“前身”。目前,国内RPA领域仍处于发展早期,作为被看好能够跑出PLG(产品驱动增长)独角兽的企服赛道之一,格局分散且竞争激烈。不过,自2022下半年开始,“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可商业化AI终于开始频繁出现,新的技术融合极大地推动着超自动化走向成熟。RPA的下半场也将会变成关于超自动化的竞争,市场洗牌有望在2023年出现。
“超级自动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想要建立一个可扩展、可管理的自动化平台。”高煜光观察到,企业未来的数字化方向,将会是一种定义人与系统、人与人、系统与系统之间关系的新的集成模式。这也是对过去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以“从系统到系统的集成”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的重新审视。而超自动化正是在人和系统之间加入了一层“业务自动化平台”,打破了原有的二元关系。在新的三元关系中,超自动化一方面可以通过RPA解放人的双手,把人的一部分能力变成数字生产力,也可以向下进行“系统数字化”。比如,在企业出现新业务需求的时候,可以在不改动老系统的前提下,通过超自动化的技术框架灵活地搭建新的模块,使得业务形态变得更加灵活。因此,从应用关系来看,超自动化可以被视为更加全面的“泛PRA”的体现,同样也拥有比RPA更大的机会。2023年,对于已经发展了15年的RPA领域来说,如何摆脱产品同质化的困境,在资本冷静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厂商的破局点将会主要体现在对超自动化的商业理解,在产品中最大化多技术融合的价值,同时积极提高行业认知。市场教育在中国一直很重要,尤其是在RPA、超自动化这些听起来不容易理解的领域,更是如此。在一个领域的起步阶段,依靠市场教育和其他领域抢夺窗口期,同时跟随新兴技术的商业化潜力做出预判,对于任何一家软件厂商来说,都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RPA原生厂商,弘玑也是国内最早将RPA提升到超自动化的企业。“判断一项新的技术应当如何延展到我们的产品中,只靠市场验证是不够的。只有在企业客户那里做了很多商业化落地之后,我们才会正式把它作为商业产品推向市场。”也正是因为这样,弘玑直到2018年才发布了第一代产品的商业化版本,而近日发布超级自动化的新产品线也是如此。一边审慎观察RPA风口下具有长期价值的应用场景,一边寻找市场切入点,在高煜光看来,同样是出于对企业中不断变化的人与系统、人与人、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三元关系的充分理解。目前,弘玑已经将其超自动化产品矩阵扩展到了iBPMS、流程挖掘、iPAAS等相邻技术中,提供了丰富的可组合性,同时更加强调以业务管理为中心,以提高整个业务系统的灵活配置和调度,从而用一种新的集成能力来串联企业的业务系统。2021年UiPath上市后,RPA似乎已经不再被视为一个新兴领域,但事实上,技术融合的时代流动性决定了企业自动化会持续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空白和深度开发潜力。以弘玑自研的数字人和公民自动化技术为例,虽然RPA本身就被称为数字员工,但在此基础上,弘玑将数字虚拟人、AIGC(是继 UGC、PGC 之后新型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生产方式)等技术与RPA结合在一起,使得以行动为核心价值的RPA能够更加形象化,“拥有一张脸和一个身份”。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AI能力下的数字人的行为可以被更好的解释,同时也能以更友好的方式参与会议与流程等。数字人技术的诞生不仅仅是出于人机共融的愿景,也是因为弘玑的企业客户们正在拥有成千上万的数字员工,管理机器人也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公民自动化是一个更加“民主”的技术概念,致力于将传统的专业IT能力打包成为让业务人员也能够负责的应用与创造逻辑,使得配置电脑、文件处理、安全性部署等职业能力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技术开发者。换句话说,得益于RPA和低代码技术融合的公民自动化,能够大幅降低业务门槛。人们在“拖拉拽”的操作模式下即可参与到新的超自动化应用。由此,在数字生产力需求下向超自动化过渡的RPA,目前也成为了国内最适合做多技术融合商业化的赛道之一。而在从RPA向超自动化演进的过程中,除了行业自身的既有优势之外,未来的产品技术壁垒将主要体现在如何继续拓宽平台级的智能调度能力和智能流程挖掘能力。“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中,更多新的技术会加入自动化的赛道,其中就包括决策智能。”高煜光介绍道,如今,机器人的商业化密度已经改变了数字生产力的生产组织方式,从国外到国内,厂商们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AI来驱动自动化技术的升维迭代,以便通过决策智能来观察业务流程的路径。未来,RPA领域将有望发展出自动化的“超级应用”。
不断增长的运营需求和人才差距,使得企业对超级自动化的兴趣持续增长。Gartner预测,2023年,用于支持超自动化的软件技术支出将达到7200亿美元,用来支持流程自动化、集成、决策分析和情报用例。到2026年,超自动化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企业内超自动化的程度和业务技术人员数量也会不断提高。可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超自动化同时也意味着“人会被数字生产力所代替”,或者人们为了工作需要学会的软件越来越多。以上都来自于“人的能力”被走在半路上的企业数字化限制着的畸形关系。“人不能被系统绑架,自动化和人的关系永远都是共生共存的。”高煜光认为,任何技术产品都应当是为它的用户角色和不同环境下的用户使用习惯来服务的。而数字生产力从架构上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企业的业务自动化平台,一种是面向个人生产力的自动化。作为国内超自动化的先驱,弘玑的超自动化产品线也贴合这一思路,分别以数字员工平台和工作易两个产品组合面向业务自动化平台与个人生产力自动化赋能。除此之外,为了应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弘玑还构建了智能助手、尚书台、弘观流程智能等产品线,从需求出发分为:RPA产品线:作为超自动化的原生基础,是帮助企业实现流程自动化的第一步。平台产品线:随着RPA核心产品的成熟,一方面客户需要在企业推广自动化的过程中,对不断增加的自动化需求进行管理和串联,同时也对机器人的授权管控、部署上线、运维监控,甚至多个厂商的机器人统一管理与部署;AI产品线:AI、OCR、NLP、屏幕理解等多项技术能力能够提升RPA的单点自动化程度,比如在财务领域的智能费审,在运营领域的供应商对账,银行信贷领域的风险识别,都需要把AI能力进行场景化,嵌入到业务流程中。工作易产品线:把RPA产品通过SaaS化的方式,结合应用流程市场,从而使得中小客户能够使用企业通用的自动化能力。弘玑智能助手
弘玑尚书台
弘玑弘观流程智能
从全球市场来看,人机关系一直都是数字生产力的核心价值,而在AIGC的烘托下,科技民主化也一度成为了2022年最热门的议题。而在国内市场,则与海外有着明显的认知与习惯差异。比如,国外很多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COE(Center of Excellence)中心,设立了专门面向自动化的组织等,但国内企业仍处在市场教育阶段,高度依赖企服市场的销售与合作,成熟度差距非常明显。其次,超自动化属于“后期型”数字化手段,其成型对于企业生态有着极高的要求,很难像一些工具类软件一样,能够在几小时的试用中找到合适的场景。而即使是在企业的机器人数量已经到达了一定规模,也会产生对于管理的思考和新的需求。这个时候,RPA厂商就会通过其他技术能力,如流程挖掘、业务可视化等,来补齐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痛苦不是来自软件本身的技术能力,而是自动化旅程从开始到某一阶段的时候,企业要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从观望到理解,从小规模试用到跨部门应用,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折损企业的数字化信心。高煜光直言,虽然在复杂的企业组织与利益关系之下,每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都是痛苦的,但国产RPA厂商的机会也就在于此:他们往往会与客户粘得特别紧。另一方面,时间差带来了一些困难,同样也播种了新的机会。由于信息化周期没有海外那么长,中国市场的“包袱”更轻,增长趋势也更加明显。此外,相比国内其他企服赛道,自动化对于企业管理的风险和试错成本要比其他软件低得多。未来,作为目前国内超自动化产品组合能力最完整的厂商之一,弘玑将会继续开拓多技术融合下的标准化商业产品,在对于人与系统关系的理解中,沉淀出更高级的业务自动化,致力于成为中国第一个打造超自动化能力闭环的技术厂商。
弘玑Cyclone是全球领先的RPA公司,也是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行业的领导者。公司拥有业内领先的超自动化产品布局,为全行业提供端到端的软件自动化平台、云原生平台及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贯穿企业数字化升级的全生命周期,实现跨行业、跨组织的数字化转型目标。近几年在全球RPA的发展浪潮中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超400%,持续受到一线资本青睐。2021年11月,完成1.5亿美元C轮融资,创行业单笔融资额最大纪录。2021-2022连续两年入选Gartner魔力象限与Forrester Wave报告,代表中国RPA厂商迈入全球一线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