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说】海口非遗在哪?

2017-10-24 南斗智库

关键词:  海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口非遗在哪?

非遗看似遥远,实则近在咫尺

十八幅图片,十八项海口非遗

告知身边人,海口有非遗

传承积淀,弹指之间



琼剧

琼剧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海南一大剧种,其音乐曲调优美动听,唱腔以板腔为主,兼有少量的曲牌。在海南省琼剧院、海口市琼剧团均有演出。


海南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公仔戏也叫木偶戏,人在后台手持木偶,边唱边舞,音乐、唱腔、动作与琼戏没多大区别,伴奏的器乐为海南八音,主要流传在三江镇、大坡镇和旧州镇等地。


海南斋戏

海南斋戏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人看琼剧还说“看斋”,这所谓的“斋”就是海南斋戏。海南斋戏是祭祀仪式性戏曲,其源于民间的祭祀仪式,在遵谭镇东谭村建立的海南斋戏传习所为非遗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教学培训、展示交流提供了重要场所。


海南椰雕

海南椰雕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目录,其历史悠久,有“天南贡品”之誉。史料有载,唐代已有椰雕。使用椰子壳、柳棕、柳木作为基本原料,经过手工雕刻制成的各种工艺品。主要流传于海口、文昌等地,在各个景区均有售卖椰雕工艺品。


海南八音器乐

海南八音器乐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器乐的主要品种。它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在本土婚宴公期上均可看到八音的身影。


海口天后祀奉

海口天后祀奉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天后祀奉是一项以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为表现形式的崇奉、颂扬妈祖的民俗信仰活动。每逢妈祖诞辰(三月二十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天后宫(天妃宫)都要举行祭典活动。


冼夫人信俗

冼夫人信俗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冼夫人信俗是在海南“军坡节”的传统活动,在海南流布最广。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都会在新坡镇举行为期四天的大型活动。


府城元宵换花节

府城元宵换花节于2007年入选第二批省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换花节原是府城特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据说源自唐代。但是,从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府城举办。


土法制糖技艺

传统土法制糖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本地种植的甘蔗为原料,经过榨汁、煮熬、凝固等工序制作而成。遵谭镇产出的红糖、白糖,一直都是海南土特产的一大农副产品。


鹿龟酒酿泡技艺

鹿龟酒于2012年第四批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鹿龟酒是中国南方汤药味饮酒的酿泡代表作,其相关酿造、泡制技艺的产生、传承、发展均在海南省。椰岛鹿龟酒生产的鹿龟酒更是家喻户晓。


海南粉烹制技艺

海南粉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其特有的发酵制作工艺制成的细粉丝,以及精选的各种拌料和独到的腌制方法,使其具有香、滑、软、韧、爽的独特风味,海口街头随处可见出售海南粉的粉店。


琼式月饼制作技艺

琼式月饼于2017年第五批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琼式月饼由苏式月饼演变而成的,是苏式月饼与广式月饼相结合的产物。琼式月饼选料讲究,做工精细,层次分明。琼式月饼中属红星月饼名气最大,每逢中秋佳节,必备佳品。


海南黄花梨家具制作技艺

海南黄花梨家具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木材质坚硬,纹理奇丽,结构细密,极耐腐蚀,木头干燥后不变形,精加工后光泽油亮,是制作各类高级家具和工艺品的最理想的原材料。


海南虎舞

虎舞于2007年入选第二批省级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虎舞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活动,集舞蹈、武术、音乐于一体,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虎舞自明朝由中原传入海南,主要分布在三江镇等地,深得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喜爱,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


海南麒麟舞

麒麟舞于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行于中原地区,明朝中叶随迁琼始祖传入,全岛各地都有过麒麟舞队,解放后逐渐失传。如今,海口羊山地区永兴镇的昌儒、吴洽、儒东等村仍有人会跳麒麟舞。


海南狮舞

海南狮舞将北狮和南狮的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文武兼备,有舔毛、搔痒、抖毛等斯文温情表演,也有跳跃、翻腾、爬高、跌扑等勇猛动作,更显得多彩多姿。每逢节日公期均可看到狮舞表演。


海口龙舞

逢年过节,海口街坊乡里的民众都喜欢扎龙、舞龙,尤以龙文坊的舞龙活动著称。龙文坊是海口历史最悠久的街坊之一,海口市龙华区、美兰区都有舞龙队伍。



人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可见其珍贵与重视保护之重要紧迫。



海口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有深厚多彩的历史文化

而“活”的文化

往往是文化传承中最脆弱的部分

更容易被我们忽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

人的传承非常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而脆弱

它们的保护与传承

不仅是官方和所谓的“别人的事”

也是我们血液里的见证


十年之后,或者72小时之后

或许我们不会记得这篇微信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

会因为一个发现、一次留意、一心守护

……因为这些,我相信

未来我们会有资格庆幸

“还好还好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没弄丢!“




十八幅图片,十八项海口非遗

弹指之间,献出我的保护力量

告知身边人,海口有非遗



更多阅读

在职场中歧视女性的人,都找不到女朋友

《诗经》中最美的句子都在这里了

你连表情包里猫的名字都不知道,还敢说爱猫?


(文章综合:海口微活动、海南心发现;编辑:炒饭)



南斗智库

微信号:NandouInstitute

官方网站:www.nandou.org

“小机构,大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