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最远的南,吃最劲儿的菜

2017-11-01 火马 南斗智库

关键词:南海美食

题记:每年的农历十一月至第二年开春,是海南吃生蚝的最佳时间。海南演丰的生蚝大且肉汁饱满,闻名遐迩。当地人习惯用生蚝配上本地的小白菜和蒜段一起放入锅中一涮,再配上传统蘸料一起入口,味道之鲜美,简直是难以形容。苏东坡当年被贬至海南后,给他的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夸奖海南生蚝说:“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1


“靠海吃海”是南海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因独特的地貌,南海的饮食结构一直受制于海洋,因此也产生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千百年来,南海饮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扬名海外。


 贝丘遗址


走在南海的海边,可以发现数量众多的“贝丘遗址”,这是先秦时期古越人捕捞、采集海产留下的。西晋的张华在《博物志》中写到,“东南之人食水产。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珠,不觉其腥臊也。”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出土的“南越王赵昧墓葬食物残骸”中,发现了14种海洋食材,不难得知,从汉代起,海鲜就成为了王室成员的日常饮食。

 

唐代开始,汉人南下的脚步逐渐增多,中原汉人与南海一带土著居民饮食文化开始结合,广府菜系开始形成,而粤菜的影子也在此时显现。随着人员的流动,广府菜系饭馆开始在全国遍布,因鲜美的味道和独特的烹饪方法,被誉为“南烹”。段成式在《酒食》中称赞道 “物无不看啖,唯在火候,善均五味”


 

南海一带的居民对于海鲜的烹饪有独特的思考,不单追求食材的“本味”,也对其个性进行了深刻的探索。韩愈被贬至潮州后,在《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中记录了当地的饮食习惯:“其馀数十种,莫不可叹惊。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

 

宋元时期,南海的海洋渔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海产品在居民饮食结构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宋代“移民潮”,除了原生的广府菜,潮州、客家的菜系也相继进入广东,南海一带的饮食文化也变的更加多元化。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海上贸易交流增多,广东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加深。同时,以海鲜味食材的菜式也变得更加丰富了起来。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曾表示,若论“杀生”,闽浙一带地方最厉害,因为吃海味太多。


 

在这个时期,海鲜成为了支撑广东、佛山等城市的主要饮食产业。当时的广州,饭馆、餐厅等娱乐场所数量极多,已远超南京数倍。冯询在《羊城消夏行枝词》中写道“行人催人是酒杯,漱珠桥畔酒楼开。海鲜艇到争时刻,怕落尝新第二回。”在当时的南海,“醉月楼” “䖝二楼”已成为全国达官贵人追崇的“海鲜圣地”。



2


纵观南海菜品的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粤菜、潮菜、琼菜还是客家菜,从古至今一直以菜肴精美,食用讲而闻名全国。其中,广府菜甚至获得了“食在广州”的美名。


 

潮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对于海鲜的加工,要求极为苛刻,在保持食材本身的鲜、甜味的同时也必须做到去腥和消毒。据粤菜师傅张先生介绍,做螃蟹,必须配有姜末和醋;烧海螺,必须配上梅膏和芥末;做龙虾,必须配上橘油;清炖白鳝,必须配上红豉油等等...


而潮州地区的“全鱼宴”(冷盘、热炒、炒炸、羹汤、主菜、点心等菜品组成的桌宴)是“精美”的南海菜品中的佳作。各式菜肴由鱼的不同部位精心烹调,并盛在精美的瓷盘内,端上餐桌后摆得整整齐齐。每个尝过“全鱼宴”的食客都会感叹它的“色香味”俱全。所以,潮州也有了这么句谚语“卖田卖地,想食鲮鱼箭鱼鼻”


全鱼宴 


虽然,当下的南海各大菜品开始追求“新派”做法,但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内核依然“万变不离其宗”,跳不开鲜、爽、嫩、滑这四大特点。薄皮鲜虾饺、干蒸烧卖、白灼虾、蟹黄包、炒河粉...南海美食经久不衰,土壤深厚。



3


南海居民的生活离不开海洋,在向海洋索取食物的同时,对大自然的敬畏也催生了他们创造海洋神明的动机。而海鲜作为南海居民饮食文化的核心,也必然带有海洋神明的“信仰”符号

 

吴川年例祭祀


和其他地区不同,南海居民的日常祭祀中除了禽畜外,还会用上海鲜。比如,在雷州半岛,吴川人扫墓时会用上鸡蛋、鸭蛋、半只墨鱼和两只螃蟹作为祭祀食品。吴川的陈先生对笔者说到“蛋,祈求的是像蛋一样团圆不缺;墨鱼,象征的是墨汁,期盼子孙文运兴旺;螃蟹象征横行无忌,隐喻行船出海,百无禁忌,逢凶化吉。”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农作物来自海外,而许多海外农作也物通过海上贸易通道进入了中国。农作物丰歉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的农作物因此被民间赋予了神格

 

“番薯林公庙” 


比如,在广东,有土地神、五谷神、禾谷夫人、风雨使者、番薯神、芭蕉神等享受世代广东人的香火。其中,番薯神的诞生便源自明代番薯的引进,当时的番薯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被誉为“第二次粮食生产革命”

 

乾隆年间,霞洞乡为番薯的引进人——林怀兰建立了“番薯林公庙”。在每年番薯的收获季,当地居民便会挑选出最大、最结实的一颗挂在庙前,以感谢林怀兰的恩德,祈求 “番薯林公”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霞洞乡农民收获的番薯


可以说,“番薯林公庙”是海外作物通过海洋进入中国的见证和文化传承,同时也折射出,南海居民的多元、包容、务实且淳朴的性格。


结语:笔者很喜欢《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句话“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当一个人在远方漂泊,留在心中的除了亲朋,便是嘴中萦绕的家乡味道。南海菜品,就算经过千百年的变迁,它的口味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这也许是故乡的人们为那些远走他乡,在外谋生的亲人保留的一份温柔的守护吧。



资料参考:

 

1.《中国南海 海洋文化》司徒尚纪;

2.《广东新语》屈大均;

3.《舌尖上的中国》 ;

4.《博物志》张华 ;

5.《中国肉食史》新周刊 ;

6.《中国肉食史源远流长 明代以后海鲜才流行》

广州日报;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阅读

PK双11,你心里就没有点奥数?

你们这么“老实”,渣男不选你选谁

灭了郑成功,却扑不灭海盗的火种


(文章来源:南斗智库;作者:火马;编辑:火马、炒饭)



南斗智库

微信号:NandouInstitute

官方网站:www.nandou.org

“小机构,大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