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创城”,贵在让群众有“真获得”

2017-05-09 文 | 殷建光 e观沧海

“创城”贵在让群众有“真获得”、解决真问题、激发真力量、得到真实惠,让群众有真实的物质获得感、精神获得感、价值获得感。

又到一年文明城市创建考核时。近年来,河北各市一直以获得文明城市称号作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努力目标,不遗余力,奋勇争先。如何在林林总总的工作中理出头绪?如何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提高群众的幸福获得感,让每名群众都体会到被重视、愿参与、有收获、真幸福?河北省的经验是“创建于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也只有这样的“真获得”,才能让创建工作持续可行,富有生命力。(5月8日《光明日报》)

文明城市创建不是给上级看的,不是给群众看的,文明城市创建是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真实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文明城市创建贵在让群众有“真获得”。

让群众有“真获得”,就必须建立在群众的“真需求”上。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建设什么。文明城市创建中,群众的期望就是创建的方向。因此,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工作就是要了解群众需要什么。“养狗问题,停车问题,公共场所乱搭盖问题,个别道路太窄问题……”在石家庄市委宣传部部长高天的笔记本里,这些琐碎的问题,都来自于每周“问计于民”的征求意见表。这些群众的“琐碎”问题恰是我们文明城市创建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

让群众有“真获得”,就必须建立在群众的“真力量”上。文明城市创建的“真力量”,来自群众梦想、群众智慧、群众情怀。“把自家门口打扫干净,多用文明用语,就是为文明城市创建出力了。”在河北许多城市的小区里,楼长们从身边事做起、从重视群众的“微力量”开始,提升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自我价值感。群众的“真力量”就是无数的“微力量”的聚合,汇聚成文明城市创建的磅礴力量、价值力量。

让群众有“真获得”,就必须建立在群众的“真实惠”上。这个“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能长久。看得见,就是能够立竿见影;摸得着,就是能够有真感受;能长久,就是能够持久获益。迁安人自豪地说,无论你住在哪里,“300米见绿(地),500米入园”,密度全国罕见。这个“绿色成果”让群众看见了、让群众摸着了,让群众长久享受绿色清新了,这就是让群众有“真实惠”。当然,这种“真实惠”不仅表现在环境建设上,更要表现在安居、交通、创业、就业、医疗保健等方面上。只有让群众有了“真实惠”,群众才能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铁杆粉丝。

“创城”贵在让群众有“真获得”、解决真问题、激发真力量、得到真实惠,让群众有真实的物质获得感、精神获得感、价值获得感。

制作团队

主编:马卿轩

责编:曹 巍 王坤瑶

校对:张 宁

编委:张宝安

编审:王兵伟

总编:王兰香

立足河北,放眼全国
网评时事,理性表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