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京剧:“应当给它怎样的地位?是否应当完全打倒呢?”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自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已改称平剧。以理而论,平剧应当与昆剧相对,但是北伐以前,北平原为国都,平剧自清朝以降,风行于都城,故大家以国剧视之,所以到现在还好像公认平剧为国剧一样,似乎与昆剧越剧等不能并看了。
国剧这个名称,这意义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是当它是国有戏剧之一种,而公推之为代表国家精神的戏剧,因而名之为国剧,如梅花被推为国花一样。第二是当它是中国本有的戏剧,认为其他的戏剧是外来的。但是这两种解释都是欠通的。因为,关于第一,中国的精神早不是旧剧所能代表。关于第二,平剧的本身还是所谓花部,也是外来的东西。而且在艺术上这种外来与固有的分别是荒谬的。所以我想,国剧名称的成立,恐怕还在它的普遍与流行。
新文化运动以来,新一点人物,对于平剧称为旧剧,有旧自然有新,而新旧之分,就是想以新的代替旧的意思。
京剧《四郎探母》
以新代替旧,是五四运动一般的气象,从新青年起,以后有新潮,新生,新……社集,都是以新的精神向旧的反抗争斗。新社会新文学新戏剧都是当时的新要求。
在戏剧方面,话剧的发动是取反抗旧剧的姿态,但是旧剧方面似乎没有一个人明显地摇旗来对抗这种挑战与革命的呼声。对抗这种挑战与革命的呼声,则是旧剧的观众,而新剧始终没有抬头成一个拥有独立的足够的观众的戏剧。同时,这个运动的开展,反使我们当时的战士都向旧剧低首而屈服,这我在《梅兰芳论》一文里就提到新青年中老去的刘半农之流自招的言论,足够为我们这里的凭据的。
但是辟去这种争雄的竞争不算,到底所谓平剧,在理论上讲,应当给它怎样的地位?是否应当完全打倒呢?
这问题似乎复杂,实际上还是非常的简单的。
“平剧皇后”言慧珠
说旧剧是落后的过去的艺术,我们可以承认,但说它不是艺术则是不对的。说旧剧意识与内容的落后,我们不反对;但因此就必须打倒,我以为倒不必。在落后的内容的艺术,我觉得社会上是不妨以保存历史文化一般的来保存。文化本是演进的,有进步的自然有落后,保存固定过去的文化,正是给现在一种关照。我们愿意保存过去的意识落后内容背时的画幅,为何一定不让旧剧存在?
西洋古典主义的画都是耶稣的故事,但还要保存在陈列馆陈列着,宗教剧逢节逢时逢地还传统的演出着。这因为社会到底是多方面的,艺术除在纯美的鉴赏外,还有别种的如历史文化的意义。多种戏剧形式的存在,并不是社会所不能容。
但是让平剧永居于国剧——就是所为最普遍与最流行的戏剧——的地位,我个人认为是中国戏剧艺术落后的特征。因为艺术到底是社会的产物,如果戏剧不能代表这时代这社会的精神,那方面是证明戏剧的落后,但是另一方面,大众所拥护的艺术的兴旺,也就代表大众的落后。可是把戏剧作为另一领导大众的情绪与意识的艺术的话,大众的落后也是戏剧应负的责任。
京剧化妆勾脸
但是这责任不在旧剧,倒是在一群新青年所努力的话剧身上。
话剧最近自然比以前抬头了,但是反映这伟大时代的话剧似乎还没有见到,而上海有希望的话剧团体所演出还是前一二世纪西洋的剧本。
话剧运动不顾大众的要求是它一切失败的根源。骂旧剧不当作为国剧是没有用的,骂旧剧音乐与形式的落后也是没有用的,话剧应爱惜自己所负责的艺术责任与作用。
旧式的忠爱节义的情绪不是大众所要求的。这旧剧运动者也是知道的了。所以卡而登有几种如“明末遗恨”与“徽钦二帝”这种挖苦汉奸与形容亡国痛苦的演出,在戏剧艺术上讲,这种海派的京戏是没有京剧的平衡上纯朴的气息,也没有宫阙电影堂皇的气派,正如暴发户的装潢房屋,富丽而无味,长而杂乱,大而不伟,但是这一种内容所代表的意义,这正是大众所拥护的。而话剧运动者反忽略这些!
所以,对于旧剧,我个人认为是一种陷于固定形式的过去戏剧,任它自生自灭。
作为国剧的话,话剧运动应当有一种突进的努力。以捉住现实而论,话剧是较易处置的。如果以平剧为过去歌舞剧的话,话剧与人生间之距离是远比歌舞剧与人生间之距离为近。
(《徐訏文集》)
- 历史推荐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投稿请戳菜单“关于投稿”一栏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