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第一次试拍全景电影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1958年的夏天,我结束了太原、石家庄的旅行演出,回到北京。我的老朋友苏联名导演柯米萨尔热夫斯基和几位摄影队的同志到护国寺街来访问我。
他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的学生,1935年我访问苏联时,就认识他,1953年我参加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回国时,路过莫斯科,我们又见过面,这次在新中国的首都,旧雨重逢,感到分外亲切。
他说:“最近我们正在摄制一部彩色全景电影,题名叫《宝镜》,内容是把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许多奇迹,在一面宝镜里反映出来。我们在这里已经拍摄了十三陵水库和正在迅速改变的北京城的新面貌。现在还想请您拍一段戏,以表现中国的一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度过了五十年的舞台生活,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热情地为正在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广大人民服务。我国的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同志在《宝镜》里也表演了她的拿手杰作。”
梅兰芳与乌兰诺娃
说到这里,他从文件皮包里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我说:“这是她拍的《天鹅湖》的镜头,我离开莫斯科到北京来时,她特别嘱托我将这张照片送给您。”
我接过来看,拍的是黑天鹅被王子托举的舞姿,轻如飞燕,稳如磐石。而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还是她那一对富有诗意的眼睛。下角有她的亲笔签名和亲切致意的几行小字。我请柯米萨尔热夫斯基同志回国后务必替我向乌兰诺娃同志道谢,并盼望她能在我国建国十周年的国庆节日里到中国来做客。
接着我们就研究拍摄方案。剧目决定拍《霸王别姬》里舞剑一节,另外还要在家里拍一些教授下一代和日常生活的镜头。因为他们的工作繁重,时间紧迫,所以约好在四、五天内完成任务。
柯米萨尔热夫斯基同志临走时说:“这部影片是我们预备参加布鲁塞尔博览会上的电影展览会竞赛的,我还有许多工作要料理,明天就动身回国了,这里的事由摄影队的同志和您商量办理。”我说:“关于拍片的事,我一定抓紧时间,尽快完成。可惜您来去匆匆,不能使我稍尽地主之谊,这是未免遗憾的。”我们握手互道珍重而别。
梅兰芳之《霸王别姬》
第二天,苏联的摄影队和北京电影制片厂方面的同志到我家来拍生活部分。护国寺街寓所的建筑是四合房内外两院,内院北房七间,是我的卧室和内客厅,东西三间厢房,是饭厅和家属们的卧室,三面都有走廊。
拍摄内容的设计是:我在庭院中间梨树下指点我的学生杜近芳、女儿梅葆玥作趟马的姿势,我的儿子梅葆玖站在旁边,姜妙香、徐兰沅二位老战友坐在藤椅上看我们练功。这组镜头拍摄时,三面走廊上不许有闲人。苏联摄影师事先对我介绍了全景电影的性质,他告诉我全景电影是用三台摄影机结合起来,以一百四十六度的角度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拍摄的,而每台摄影机又有它的独立镜头和输片系统,这三台摄影机是用机械连锁,由一个马达来拖动操作的。拍摄全景电影是把一幅宽大的景物,划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分别拍入胶片中,它的画面比宽银幕更大,出现的人物,比一般影片要大得多,而且还有立体感。他指着走廊的尽头说:“像那么远的角落里,都能拍进去,如果拍摄风景区和街道的外景,还能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天,在北房的客厅内,拍摄我与亲友聚谈的镜头。我事先约了中国京剧院的演员李少春、袁世海以及常在一起研究戏曲艺术的几位朋友,我还特地把乌兰诺娃同志送我的照片挂在隔扇中间的柱子上。
梅兰芳与女儿梅葆玥在护国寺寓所
拍摄时,少春等先在客厅内,或坐或立,或吸烟,我从卧室走出来和大家握手招呼后,就指着柱子上乌兰诺娃同志的照片,介绍给他们看,大家围过来欣赏照片上的舞姿。下面是表示我问少春:“你拍了全景电影没有?”少春做了几个猴子的动作,表示他答复我:我已拍过全景电影,剧目是《闹天宫》。这些镜头都没有对白录音,因为全景电影是要运用特殊装置的多路立体声来录音,家里没有装置这个设备的条件,同时也没有必要。
第四天上午,先由贾世珍代我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劳动剧场的舞台上去站地位、对光(劳动人民文化宫在天安门的东边,过去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奉祀祖宗的“太庙”,解放后经过改修整理,变成了广大劳动人民文化娱乐的场所)。下午,我和乐队到劳动剧场后台预先布置好的录音室录《霸王别姬》舞剑一场的歌唱、音乐。
一位负责录音的苏联同志对我介绍录音的情况说:“全景电影是采用立体录音,运用多数麦克风将音乐、歌唱、对白在不同地位发出来的声音,通过特殊的录音系统,将它纪录在三十五毫米磁带的九条声道上,这样,放映时使观众的感觉如同坐在剧场里一般。”
我问他:“这种录音的方法是新鲜而复杂的,我们的唱念和音乐的位置如何安排?”他说:“您今天表演的舞台歌舞剧,属于纪录性质,活动的范围就在舞台上,录音的位置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动。如果纪录一些特殊声音如飞机、汽车……还可以根据画面的移动,造成声音随着景物一起移动的效果。”
那天录的是“劝君王饮酒听虞歌”一段二六,和配合舞剑的夜深沉曲牌音乐。这时琴师王少卿已因肠癌症去世,由姜凤山操琴,虞化龙拉二胡,鼓师是裴世长。
第五天到劳动剧场开拍《霸王别姬》舞剑的一场。我演虞姬,霸王是袁世海扮演的。我们挑选剧目时,苏联摄影队的导演曾提出要求:1、要载歌载舞的场面。2、登场人物愈多愈好,因为全景电影的画面宽广深邃,人少就显得空虚单调。《霸王别姬》的歌舞场面很适宜,但舞台上虞姬舞剑,霸王一人饮酒观看,就不能适应全景电影的要求。所以我们决定在舞剑时,女兵站立两旁,同时,人数也由原来的八人增加到十二人。
梅兰芳之《霸王别姬》
当我走到舞台上准备开拍时,苏联摄影师在地毯上画出两条线,他对我说:“您的舞蹈动作,要避免在这两条线上活动,因为我们用三台摄影机同步拍摄的,这两条是接缝,如果停留在线上,剪接时就有困难。”
开拍后,比较顺利,每个镜头只拍了一次就完成了。
1960年岁首,《宝镜》拍中国的部分送到北京,当时我正在拍摄《游园惊梦》彩色戏曲片,曾抽空到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试验室里看过。《宝镜》的这一部分,开始是用我国古代民间传说《愚公移山》的动画,然后转到十三陵水库工地群众干劲冲天参加劳动的实况,和水库落成后万众欢腾庆祝的伟大场面,接着是表现我国人民劳动后的休息和文化生活,其中有些镜头如颐和园内一只小舟穿过桥洞,如汽车向前门大街疾驰,确有立体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李少春的一段《闹天宫》武打和群猴腾跃翻跳的场面,生动活泼。我的生活片段——在客厅会见亲友的镜头,人与建筑的尺寸都与真的相仿,并且面貌神情相当清晰。《霸王别姬》舞剑的镜头色彩鲜明,舞蹈动作也能放开手做,使人感到京剧艺术在银幕上进入到一个宽广的天地。
那天我们还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试验拍摄的全景电影:第一届全运会的现场活动,和庆祝建国十周年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检阅游行队伍的一些镜头。
我对全景电影很感兴趣,但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向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同志请教。他们热心地告诉我说:“全景电影三条胶带的同步、弧光灯的照度、以及放映镜头的焦点距离,都是由一个总的控制台来控制的。全景电影的银幕面积大,一般规格是三十一米宽,十米上下高,现在我们这里是试验性质,所以只有九米宽。”他们还说:“立体声道的环音,要用许多组喇叭,有的安装在银幕后背,有的安装在观众席的上下前后左右、天花板上或地板下面,这样,才能造成来自各个角度的立体声音效果。我们是根据苏联的经验来进行试验的,但他们用九条声道,我们在地板下面加了一条,像划船的水声,火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等,可以从这里发生更好的效果。”
我这次拍过全景电影之后,对用全景电影来表现戏曲艺术有些想法,觉得全景电影的镜头给演员的活动范围较为自由,在表演时不必顾虑到动作是否会出画面,虽然有两条接缝线,但容易避开,不致成为演员精神上的负担。我想今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条接缝的痕迹是有可能完全消灭的。全景电影由于画面上景和人物体积放大,得到好的清晰度,基本上减少了远景与近景的差别,这样,拍摄戏曲剧目就能够完整地、全面地纪录下来。
不过,全景电影要求登场人物愈多愈好,而有些剧目内容不可能任意增添人物,例如《霸王别姬》在舞剑一场,原来只有虞姬和霸王两人,为了适应全景电影的要求,场上增加了十二名女兵,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作为新闻纪录片的一个片段,这样处理是可以的,但假使拍摄的是一部完整的戏曲纪录片,那么女兵的出场就不能符合剧本的规定情境,减弱了悲剧的气氛。一般电影的局限是画面太小,而全景电影的局限,则是画面太大,这就在于我们拍片时慎重选择剧目善用所长了。
全景电影适宜于拍摄风景和大的群众场面,在各种电影形式中是别具一格的。据负责试验全景电影的同志说:“我们对这种复杂技术和机械构造已经试验成功,不久的将来,中国人民就能在特殊设备的电影院里看到我们自己摄制的全景电影了。”
1960年2月,我第三次赴苏。我到苏联参加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在莫斯科又看到了环幕电影。一间圆形的放映室,周围墙上都是银幕,声音来自各个角度,观众站在中间,仿佛身临其境,人在画图中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真令人兴奋不已。
(《我的电影生活》)
- 历史推荐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