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家乡代言丨旅游小镇下司从明清时期至今依旧繁荣兴盛,是为何?

2017-07-28 蒺藜 三苗网X智慧苗族

我为家乡代言第14期


🍀


盛暑的阳光普照在水波碧绿的河床上,发展成旅游小镇的下司是让四海游客们陶醉的。


游客们看着下司的水,爱着下司的水,像孩儿兴奋地扑向母亲的怀抱。三五结伴的游客乘坐在一条游船上,头戴着阳帽,眼戴墨镜,举着相机尽兴地拍照。


🍀


下司因水而得名。水是下司一切开始的源头。水,孕育着下司也成就了下司。下司位于清水江上游,顺江而下是两湖、江浙一带;逆水而上是都匀,往东是凯里、雷山、台江;往西是贵阳、安顺、云南、由此可看出下司是水陆纵横交错,交通四通八达,是清水江这个黄金水道上的“天然良港”。



🍀


追溯远古明清时期,朝廷三次大规模疏通清水江,使得更多船沿河而上,抵达下司,这才使下司慢慢热闹起来。到了清朝嘉庆十三年,也就是1808年,下司已经非常热闹了,据说当时的下司已是“远藏西南山区的一处” ‘人烟辐辏地,歌吹不夜城'。


水,护佑着下司。很多商人们也看到了下司水路的商机。湖广、江浙的商人把布匹、油盐、瓷器等运到下司、卸货之后又由下司的马帮运送西南各地售卖,同时,又把云、贵、川三省的烟土、皮货、五倍子等装船顺水而下经过湖南沅江,进入洞庭湖销往各地,流畅的水路使下司成为一个天然的商贾中介交易良港和码头,买卖进出,热闹喧嚣不断。


水,使下司成为沅江水系距离黔东南最近的水运码头,也是最佳的中转站和集散地,马帮货运随之兴起。当时,从贵阳上方来到下司镇西“四方井”时,人们就能听到大大小小马匹铃的叮当声,正是“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浩荡。商号贩运货物的马帮选用的马种普遍为滇马。因为滇马个头小、速度快、力气大,善攀爬陡峭的山路,最适合云贵高原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



🍀


那时,马帮文化和码头文化的助力依然是下司的水。下司最先兴起的商业文化是木商文化。在清康熙年间下司及周边的木材十分丰富,主要以杉木为主,杉木是当时木质建筑所需的上好材料。当时,木商们把砍下的木头用绳子捆成木筏形式,顺着清水江放到下游湖南,江西以及江苏等几个下游省市去销售,久而久之,下司的木材便开始在木材市场上打出了名气,包括皇家园林的修建都会用到下司这边的杉木,下司的天然优质杉木和水路畅通,吸引了各路商人云集下司,做起木材生意。



🍀


水铸造了两千多年下司水路码头商贾贸易的繁荣与兴盛,依山傍水的下司古镇因水的护佑,让从古至今的下司和下司人们享受着“世外桃源"衣食无忧的生活。


柳宗元说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的东西不是因为自已而美,而是因为别人的发现才得以彰显。因水而生,因商而兴,它们根基就是每一个下司人。


水,就象一位长生不息的使者,忠实地向世人宣昭着重装开放的下司古镇旅游的妩媚丰姿,这丰姿里呈显出远古明清时期下司的马帮文化和码头文化的影子。如今被政府命名的“凯里后花园,西南小上海”的旅游开放地,正以掀开面纱让人识的的姿态把天下八方的游客吸引到古镇上来休闲泛舟、品尝农家人作坊的蓝莓冰粉、水豆腐、蓝莓月亮粑、木瓜丝、焦盐泡萝卜、牛干巴、花生糕…,还有商贩们自家煅制的牛角梳,擅长经商的下司人会面带笑靥地劝游客们多买几只牛角梳回家,馈赠亲友,还能防病消灾。



🍀


下司的水,像一道七彩虹,把世界各地的游客连接。每逢节假日,四海宾朋们会云集下司古镇,踏寻水护佑的王国两千多年码头文化和马帮文化的足迹,尽情地找寻下司古镇上让他(她)们流连忘返的民族工艺刺绣蜡染银饰品,并浓浓地感受到水从古至今护佑着世世代代下司人的血浓于水,让古老的下司和她的子民们和谐相处,生生不息。水,给下司人带来繁荣兴盛空前的旅游商机和财运,让下司人幸福地品尝着大政策馈赠予的甜果。


1作者简介

蒺藜,贵州知名美女作家。籍贯:黔东南黄平重安江,出生于凯里市。


年少时,心怀当作家的理想,课余涉读了中国四大名著和一些文学期刋,当时父母给的零花钱,蒺藜都积攒起来,花到书店里,编织文学梦去了。


十五岁,跃跃欲试地投稿并喜获处女作《献给敬爱的园丁》,从此对文学酷爱的情感更加深了,从提笔创作至今,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民间文学发表在地州、市、省、国家级期刋杂志上。


勤奋努力的蒺藜,经常参加全国性的文学大赛并多次获奖。一九九六年六月作品《村口那棵李子树》参加全国小说、散文、诗歌大赛荣获一等奖,并荣幸被“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


“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发现人间的真善美假丑恶,从而更好地提炼和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不愧于作家这光荣称号”。蒺藜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该银饰工艺品造型取自于大自然中翩翩起舞的蝴蝶造型,通过雕刻抛光打磨后,把一只金光灿灿在花丛中翩翩起飞的蝴蝶形象就这样展现在世人眼前,可以说该银饰精美无比,大气浩然,当搭配起一套民族风的衣服后,这点缀胸前的吊坠,神似一只停靠胸前的金蝶,羽化而登仙。而且该作品是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银饰传承人杨平生先生亲自或督促打造,是收藏和送礼的最佳珍品。




本期责编:八十一



延伸阅读

 花子说,一想起家乡就心酸眼湿。为什么?

三苗网高薪诚聘,这里有你的机会和舞台

老家,消逝在诗里

杨胜美:我爱家乡湾水镇

那不是画,是桃花源景!


识别二维码,关注三苗网

欢迎投稿,稿费50-500元

投稿:158636984@qq.com

咨询:13658814628


三苗网X智慧苗族

链接苗族与世界



宣传广告与商城

联系:18985533350

识别二维码,抢商城新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