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建刚:追寻马克思

龙建刚 三苗网X智慧苗族 2019-09-06
 点击三苗网X智慧苗族关注我们哟

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每天发布苗族资讯,宣传苗族文化,建立无界交流与互助平台,促进民族团结与民族复兴。(广告合作:18611701202)


德国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留影


有人说马克思又回来了,其实马克思从未离去。


20185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今天的北京有一场庄严盛大的活动,世界最大的执政党再次宣告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和捍卫。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表达一种自信:历史没有终结,社会主义制度比任何时候都光明。


习近平说: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我为此激动。


特里尔古城堡


 

1

 

我是马克思的崇拜者,但远远谈不上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我认真读过的著作只有《共产党宣言》,曾经几次下决心研读最经典的《资本论》,可每次打开书本总是望而却步,我一塌糊涂的数学基础实在无法支撑我的阅读,也无力理解和掌握这个庞大复杂的体系。我只好这样定位自己:做不了马克思主义者,那就做马克思的崇拜者。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一睁开眼睛,看得最多的是父母的面孔,其次是马克思的画像。那浓密的胡子让我从小感到好奇:马克思是怎么吃饭的?


我生长的那个小镇上有人留着长长的胡子,尽管远远不如马克思的漂亮,但我喜欢叫他们“马克思”,渴望自己也有马克思那样的胡子。这个心愿至今没有实现,也早就放弃这样的努力,认命了。


从马克思的画像、马克思胡子到认识马克思这个人,最关键的转折得益于中学语文课本上收录的一篇文章: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当年可以熟练背诵的课文让我受益匪浅,至今还记得恩格斯做出的两个判断:“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大学时代,看过一部好象是前苏联拍摄的电视剧《卡尔·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哦,马克思原来不仅是研究资本的大师,也是一位爱情高手。他那浓烈的情感,可以焚烧一切抵抗。还记得这部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得知马克思和燕妮恋爱了,燕妮的哥哥坚决反对。被他当面羞辱,马克思说了一句荡气回肠的台词:如果不是看在你是未来舅舅的份上,我会一脚把你踢下楼去!


和燕妮热恋八年,马克思写了很多封情书,用最动人的诗句倾诉最炽热的情感,以最丰富的想象编织最美丽的情网。大学四年,我读完了几乎所有马克思情书的中文版。大学毕业,我给远方的女朋友写信,每次提笔都套用马克思给燕妮写信的开头——

我的亲爱的,我又给你写信了……


特里尔街头留影


2


1988年一个夏夜,我在酷暑难耐的宿舍里读到一篇文章,说马克思在伯林大学读书期间和燕妮身处两地,每天都给思念的燕妮写诗、写信。那时我正处于情感的煎熬期,度日如年,要死要活。马克思的激情点燃了我表达的欲望,铺开稿纸,我一口气写下了2000字的散文诗《在那一刹那,我宽容了整个世界》。时至今日,这首散文诗依然常常被人谈起。


写完这篇散文诗,宿舍突然停电。我索性点起蜡烛,挥汗如雨给她写了一封8000多字的书信,标题就叫《殷红的情人血》。写完最后一个字,时间已经是早上九点。我起身跑上楼顶,在猛烈的阳光下大声朗诵马克思的诗句——

燕妮,你笑吧!你会惊奇 
为什么在我所有的诗章里 
只有一个标题:《给燕妮》! 
要知道世界上唯有你 
对我是鼓舞的泉源, 
对我是天才的慰藉, 
对我是闪烁在灵魂深处的思想光辉。 
这一切一切呀,都隐藏在你的名字里!
 

 

波恩大学校园


3


马克思生在德国,死在英国。很多年前,我就有一个愿望:去看看马克思的家乡。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那年去法国出差,巴黎的朋友说驾车带我周边国家转转,问我想去什么地方。拿起地图,我毫不犹豫地指向几个城市:特里尔、波恩、布鲁塞尔。


抵达特里尔,夜幕已经降临。一到酒店,我就打听马克思的故居有多远,当地人说就在附近。躺在床上,我盼望黎明。我把那样的时刻,视为最接近马克思的时候。


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保存完好的城墙应该还是马克思时代的样子。这座城墙的某一个地方,或许就是马克思约会燕妮的场所。阳光下、黑夜里,他们在这里牵手或拥抱。年迈的城墙,回荡着年轻而热烈的爱情絮语……


马克思故居位于特里尔布吕肯大街。这座称得上富丽堂皇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让我明白:作为社会主义首席理论家的马克思并不是无产者。如果家境贫寒,马克思读不起德国最好的大学;如果仅仅凭自己的才华和情感,出生贵族、被公认为特利尔最美姑娘和“舞会皇后”、让众多贵族青年为之倾倒的燕妮,栽在马克思怀里的可能性不大。


门当户对,古今中外都讲究。屌丝逆袭也有,但这样的传奇不多。


马克思的家如今是一座博物馆,里面没有当年的摆设,以文字展板为主。我没有细看展板的内容,而是走马观花查看这座建筑的结构。对我而言,马克思的生平并不重要,走进这座建筑才是我的所愿。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在这里出生,这是一位伟大人物的原乡,也是一种伟大主义的发源地。


今年4月,我又一次前往德国,有朋友告诉我:马克思故居已经重新布置,将在今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名列榜首。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影响深远,历史会铭记马克思从特里尔出发。

 

波恩大学校园留影


4

 

波恩曾经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至今仍是德国重要的政治中心。美丽的莱茵河从这里缓缓流过。1770年12月16日,伟大的贝多芬在这里出生。


1835年,也就是贝多芬去世后的第八个年头,17岁的马克思告别家乡,来到波恩大学读书,奏响人生中一段雄浑壮阔的命运交响曲。年轻的马克思应该是一个不太听话的学生,波恩大学博物馆保存至今的原始文件记载,马克思“因夜间喧哗和醉酒”而被关禁闭。


到了波恩,我们开车直接来到波恩大学。古老的教学楼还在,只是谁也不知道马克思当年是坐在哪一间教室。校史没有记载,波恩大学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曾经被关禁闭的学生会创立一种主义,让无数仁人志士为之赴汤蹈火、流血牺牲……


波恩大学有一片美丽宽阔的草场,我想象马克思坐在那里,或者阅读经典,或者想念远在家乡的燕妮……


草场上到处是马克思的师弟师妹,青春的面孔绽放着日耳曼干脆利索的轮廓。我留意帅哥们的腮帮,他们都没有胡子。我在想:如果有几个马克思那样的胡子,波恩大学一定更加风情万种,燕妮一样楚楚动人。


离开波恩,我们继续驱车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吸引我的不是这座欧洲名城的繁华,而是她的市中心广场上有一家“天鹅餐厅”。1845年从巴黎迁居布鲁塞尔之后,马克思常常在这里与工人们交流。一位工人后来回忆说,马克思很接地气,完全不是书斋里的学者。


走进天鹅餐厅,见墙上有一块小牌子,上面刻写着“卡尔·马克思”的名字。我以此为背景,拍了一张照片,既是致敬,也是纪念。


回到巴黎,我去了塞纳河左岸,巴黎7区的瓦尼乌街23号。


1843年10月到1845年2月,马克思和新婚妻子燕妮在这里居住。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马克思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时光。在巴黎的日子,马克思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为后来撰写《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做好了理论准备。1844年8月完成的《巴黎手稿》被视为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开端。也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边下棋,一边交谈,凝结了胆肝相照的伟大的友谊。


马克思的思想让法国害怕了,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之所以在巴黎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是马克思播下的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天的中国,不就是要向世界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吗?

 

布鲁塞尔天鹅餐厅


布鲁塞尔天鹅餐厅


5


伦敦是马克思的第二故乡,他在在这里写下了伟大的《资本论》。他伟大的生命最终与伦敦的土地融为一体。


初中一年级,第一次从语文老师口中知道“马克思的脚印”的故事——说是马克思常常在大英博物馆读书,因为长期只坐一个座位,时间久了,马克思脚下的地板有两道深深的脚印。那时,我们的教室挂有一幅宣传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一次去伦敦,放下行李就急不可耐的跑进大英博物馆,渴望看到马克思的脚印。进门问路,大英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耸耸双肩“对不起,我不知道”,他随后很绅士地微笑:这或许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我至今不知道“马克思的脚印”故事是怎么流传开来的,但我永远为这个美丽的谎言感动。从伦敦回来,儿子问我是否见到了马克思的脚印,我说曾经有过,但当初的木地板已经换成水泥地板,脚印自然看不到了……


两年前我辞去教职,成了自由职业者。提交辞职书那天,我满脑子是马克思那句话: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大学时代,我和一个同学发生冲突,个子矮小的我吃了大亏,总是想报复一下。同寝室的同学劝我忍耐和息怒,而我总是想起马克思那句名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伦敦西北区一座公墓里。墓碑上方刻着用英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墓碑下方刻着英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墓地周边是高大的乔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我三次去过伦敦,也三次打算去看看马克思的墓地。但至今没有如愿,或因行程太紧,或因天气不好……


我已经想好了:此生最后一次出国,我一定选择英国伦敦,一定去看看马克思的墓园。据说马克思他的临终遗言是“话还没说够的笨蛋才会留遗言”。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活着回去。我也想好了:生命奄奄一息的时候,如果还可以说话,我最后的言语一定是这样的——我要去见马克思去了,真好!

 

在大英博物馆留影


巴黎左岸


巴黎左岸


今天(5月4日)上午10时,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讲话。


他说: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他表示,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三苗网X智慧苗族

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

为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给我们。


图文来源:龙建刚

本期责编:九妹-牧遥


延伸阅读

这个春节,我收获了苗族的自豪与自信

龙建刚从香港回来参加村晚

2018首届世界苗族文化艺术节

2018中国苗族姊妹节来了

又一个苗家小歌星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三苗网

欢迎投稿,稿费50-500元

投稿:158636984@qq.com

咨询:13595041021

十年如一日,三苗网致力于搭建苗族地区与外面世界的桥梁,为民族团结复兴、民族地区发展服务。是开通最早、影响力最大、宣传效果最好的苗族主题新媒体。服务范围: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宣传与推广、特产电商、智慧农业等。欢迎关注和联系。

扫一扫,进三苗网商城

联系:18985533350

识别二维码,发现苗疆优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