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苗汉战争?吴王剿水西?梭戛苗族十二寨来源的三个传说!

杨兴明 三苗网X智慧苗族 2019-09-07

点击“三苗网X智慧苗族”加关注,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



招聘       银饰       十佳苗歌       旅游       图书



古老传说

俗话说“水有源头树有根”,每个人都有父母,而父母又有父母,一代代往上推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


人世间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故事,尤其是有关自己民族起源的神话,常常会一代一代的传诵,博物馆社区苗族(即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是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也称箐苗或长角苗)也有这样的神话传说。


这样的神话传说神秘、古朴、浓厚,影响着一代代的箐苗族同胞。箐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现介绍以下三种说法以飨读者。

“箐苗的由来”之一


据说,这支苗族原本生活在平原上,他们有一个首领称为苗王,传说苗王有一个神鞭,当敌人来进攻时,苗王只要将鞭子一挥敌人就会倒下。


汉人为了打败他们,就趁苗王出去打猎只有他女儿在的时候,来到他的家用假鞭子将神鞭给换走了。


于是汉人又来进攻。由于失去神鞭,苗王也没有了法力,就被汉人打败了。


苗王带领大家逃到了贵阳黔灵山的深处,经过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终于过上了比较安稳的日子。


但是,汉人怕苗王又造出新的神器来对付他们,到处搜索苗人的落脚地,又发现了他们生活的地方。


汉人趁苗王出去打猎的机会,悄悄跟踪他,并将他打成重伤。


族人找到苗王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只是再三叮嘱族人,说:“我死了没关系,只要你们能平安的活着。你们赶紧逃吧,哪儿生有苦蒜,哪儿就是你们的家。在那里你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还有,你们不能和外族通婚,如果有,大家就将他逐出本族。”然后又叮嘱族人用树枝插在头上,让汉人认为他们又造出了新的神器,就不敢追了。


苗人遵循苗王的叮嘱一直寻找着苗王所说的苦蒜生长地,在经过许多地方,经受许多磨难之后, 终于来到了现在的居住点——梭戛。


这个地方以前是大片的原始森林。苗人寻找食物的时候,在石头缝里发现了一株香喷喷的野草,根类似大蒜。放在嘴里尝了一下,味道有点苦,于是他们认为这就是苗王所说的苦蒜,这里也就是他们的居住地了。(如今的苗家也还在吃苦蒜,只是不能种植,还需到野外采摘,苦蒜并且有治疗肠胃不适的功能。)


就这样,这支苗族在这里安了家。


他们依靠本地的野生食物生存。但是因为人口众多,野生食物无法满足族人的生活需要。于是,苗王死后形成的两个带头人——也就是现在的寨老和寨主,他们就与族人商议,决定将全部的两百多人分成十二组,以此地为中心散布开来,开荒种地,解决生活需要,就这样形成了现在的十二个寨子。


由于长期受到汉人的攻击,苗王规定大家不许与外族通婚,从此,这支苗族就形成了只在族内通婚的习俗。


离开黔灵山的那天,正好是三月上旬的龙日。苗人就将所有的鸡拿到山上去祭拜那棵最大并且一年四季都不会落叶的神树,祈祷以后的平安和幸福。从此以后,每年的那一天就成为这支苗族的“祭山节”。


在经过多年的种植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选择了适宜在高山上生长的苞谷和洋芋作为主食。


在生产活动中,人们选择了牛作为伙伴,并且在耕种中逐渐离不开它们了。于是,在人死之后,族人也会宰杀一头牛来祭奠死者。生时需要一头牛,死了之后也需要一头牛帮助。后来慢慢的将当初插在头上的树枝换成了牛角的样子的木梳。


这支苗族在日常的生活劳作中经常遭受一些野兽——主要是鹿的袭击。大家就在牛角上缠上黑黑的头发,并用白色的麻线绑紧,成为鹿角的样子,以此来迷惑野兽,对付它们的进攻。


久而久之,这种装饰就成了这支苗族的独有头饰。这就是箐苗的来历。


而头饰后面的小花,则是纪念为了苗族而牺牲的苗王。


少年和老年所戴的头饰都是小一些的,大概有四五斤左右;中年人的则要大的多,最重的大约有十多斤。男人在打猎和劳动的时候,则不戴头饰,只是将头发挽好盘在头上。


解放以后,要求男人把头发剪短,于是也就无法再戴头饰了。从八十年代以后,女人也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才会戴头饰,而平时只戴长角木梳,不盘头发。



“箐苗的由来”之二


在贵州省六枝特区及织金县的边界居住着一支以长角型木梳为头饰的苗族——“箐苗”。


据说,这支苗族原本居住于原来的江西湖广大朝门小铁门朱市巷。那时还不是苗族,而是汉族


后来因为天灾人祸,四处逃亡,从而逃往现贵州省贵阳市黔灵山。为了生存,他们在黔灵山上展开了伐林造田活动,在山顶挖了几块正方形的地,在山腰挖了一片梯子型的田,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当他们正满足于此处的安居乐业时,风波又起——吴王剿水西一事随之爆发。


原本,吴王并非为了剿水西,而是剿灭八家彝族霸主。


但由于他们心地善良、胆小怕事,害怕吴王会剿到自己头上,于是再次逃亡,逃至深山箐林之中。


为了避免吴王的追杀,他们改名换姓,并用毛藤裹在头上,加之又是在深山箐林之中,才决定将名字改为“箐苗”。


头上所裹的毛藤渐渐转化为装饰品。慢慢地,这支“箐苗”也叫长角苗。


为了纪念这支苗族在黔灵山挖下的田地,他们才在衣服的两肩上画上两个正方形的花纹,代表其山上的地;在衣尾上盘上梯子形的花纹,代表山脚的田。他们所逃亡的深山箐林,就是如今十二寨苗族的故居。


原来这十二寨苗族所居的地方是一片原始森林,经过多年的毫无节制的砍伐,才使原来的绿洲变成了现在的荒山。


这支苗族逃于森林中时,他们只靠野生食物及打猎为生。以石头、泥土及树木建造房子。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尽管当时这支苗族只有两百多人,但靠那些野生的食物已满足生活的需要,于是他们就自己分成十二个组,每组以两人带头,各自在离原地不远的地方去找可食之物。


就这样,每一组就在各自不同的地方定居下来,形成了现在分布于六枝织金边界的这十二个苗寨,而带头的两人就成了寨主和寨老。


现在这支箐苗已从原来的两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依然还是那十二寨子。当然,现在箐苗寨子不只十二个,但那些较小的寨子只不过是原来某个大寨子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


为了纪念自己逃亡时所走过的山山水水,他们就将这些山山水水绣在花纹上,作为裙子及衣服的装饰品。



“箐苗的由来”之三


据说,箐苗原居于江西湖广大朝门小铁门,后来因天灾人祸而迁往贵州省贵阳黔灵山


在那里,为了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就伐林为田。在黔灵山上展开了伐林造田活动。在山顶挖了几块正方形的地,在山腰挖了一片梯子型的田,在那里,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一直很好。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他们自足于此时的生活时,吴王剿水西开始了。


吴王剿水西,原本是剿四十八大黑彝家族。


可是,箐苗原本就胆小怕事,很怕吴王将矛头指向自己的头上,于是从箐林里逃跑了。不知逃了多久,才在一个叫渔角洞的箐林中定居下来。


在那里,久久都没有外敌再侵犯他们。可是,前几次的教训使他们成了惊弓之鸟。


他们久久不敢开荒种地,一直以野生食物充饥。尽管当时只有一百多人,但野生食物毕竟是有限的。日复一日,那里的野生食物渐渐被吃完了。


为了生存,他们就把这一百多人分成十二组,各自在离此不远的地方去寻找可食之物。这十二组就慢慢地演变成了现今箐苗社区的十二个自然村寨。


后来,为了纪念他们在黔灵山挖的田地,就在衣服和裙子上分别以正方形的腊片和梯子形的绣条来表示。



因为没有文字记载,苗族的许多历史都变成了传说,这几则传说来源不同,但是都是来自梭戛苗族的村寨之中。


不同的老人对于历史、来源、迁徙有不同记忆,但是都令人讶异的提到了贵阳黔灵山,看来这个地方在这支苗族的历史上一定非常重要。


其他的比如苗王、吴王剿水西(吴三桂)和传说中居住的黔灵山相去甚远如何会牵扯到一起?其他的关于服饰花纹、头饰、节日的说法差别就更大了。


尽管传说各异,但是我们相信,这都是真实历史的一个侧影,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


声明:文章为作者个人作品,不代表三苗网看法或立场。


作者简介:杨兴明(1976—),男,苗族,六枝人,供职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乡党政办。



对本期内容,你有什么想说的?

下拉底部 ↓↓↓

留言哦!


图文来源:杨兴明

本期编辑:九妹—小楚



猜你喜欢

14年风雨,雷公山下一个苗寨的足球梦

贵州的简称“黔”竟然来自于重庆的一个县?涨姿势!

十佳苗歌在约你 | 我最美的苗乡,神奇的松桃等你来!

这里,是祭祀中华人文三祖之一战神蚩尤的地方!


民族  |  文化  |  传播  |  电商

欢迎投稿,稿费50-500元

投稿:158636984@qq.com

 链接苗族与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