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母亲大人育儿语录集注六六:拉个

2017-11-14 沈殿连 容磁财经

拉个弯子,做个中人



以前家族中闹了矛盾,有了纠纷,大多是请族中公亲属长来做个公正,做个调解。被请来的人大多在家族中有一定权威,要么是辈分长,要么是身子正、品行端的,不管是那种身份,还要能将会说,能把双方说服了的。如果是邻里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来进行调解的有可能是队里的干部,或者双方的家族说话人,把双方拉到一起,谈一谈,做个中人,最后把事情谈拢了,解决了。


一开始的时候,母亲大人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被拉倒一起处理家族中的事情,每次轮到我们家说事情的时候,由于父亲大人不善言辞,生性耿直,说话直来直去,容易得罪人。明明是站着理的,也表达不出来,三言两语,好像反而变成没有理的了。母亲大人总是要帮父亲大人代为说几句,总是能说到要害,说到关键。时间久了,家中的事情也就有母亲大人常常代为出面,去表达,去争取。由于母亲大人出身在当时的大家庭,算是见过世面,上得了台面,又从小经历了许多事情,读过几天私塾,所以总是能把问题看明白,把道理说得清楚。久而久之,家族中有一些事情,长辈们也常常让母亲大人发表一下意见。母亲大人在这个时候,也总能不偏不倚,把事情问清楚说明白,把道理讲通透。既不要得罪双方中的一方,也不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讲实话真话,常常闪的弯调的圆,能够在看似讲不下去的时候,另找一条路,让大家还有一份余地在,不至于没有回旋余地,一拍两散。随着母亲大人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家族中的一些小辈,同辈的事情,都回来问问母亲大人,请母亲大人去说说,撮合撮合,拉拉弯子。甚至,长辈中的一些事情,也回来征求母亲的意见看法,慢慢地在家族中形成威信。


在生产队里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先是因为涉及家里的事情,母亲大人代父亲大人积极争取,理通辞顺,一句扣一句,都会说到要害处。生产队的干部们也因此不太敢于乱来,毕竟大面场上要说的过去,不能公开欺负人。村里队里的干部也就都知道了,不会在凭借权力来乱说话。再久了,周边的邻居也会来请,一次两次,久而久之,在邻居中间也就有了一定威信。等到我考上学校,在外工作,周边邻居也就更加尊重母亲大人。再加上母亲大人本就热心帮人,邻居家的一些大小事情,只要是请到母亲的,母亲大人也总是帮忙,并能够圆满做成。如此这般,母亲大人也就获得周边人的信任,做中人,拉弯子的事情,也就多起来了。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往往夫妻之间,长晚辈之间,亲戚之间,邻里之间,大事小事相互纠缠不清。其中有情有理相互纠葛;有文化的没有文化的,一个事情唠叨没完的;一件简单的事情又把前八百年后八百春的事情都拉扯进来,怎么也绕不出来的;有哭哭啼啼的,有暴跳如雷的,有闷声不响,半天放不出一个闷屁;又自以为是,得理不饶人的;有强势霸道,非此不可的。凡此种种,都要一一化解,耗心耗力,常常累得腰酸背疼,吃力不讨好。但是即便如此,母亲大人大多还是能周旋期间,游刃有余。


有时候是产生矛盾的双方跑到我们家里来的,由此我也能听个一二。听得久了,母亲大人就望我们一眼,还不写作业,马上低头进房去做作业。也有时候,因为天黑,母亲大人让我陪同,好晚上天黑一起回来,也会听到一些。虽然搞不懂其中的道理,但是也能够从他们的言语神态看出个大概来。


我记得母亲大人常说的一些话语如下:

你们既然找我来拉弯子,就先不要再吵了,一个一个说。小五子他妈你先说----

男子汉大丈夫,先让一让-----

夫妻之间低个头不算丢人-----

动手就是不对,你也不能张口就骂,伸手就打-----

一个巴掌拍不响-----

事情都过去了,又扯出来干什么----

沟里捞到涧里的,没完没了-----

男的好打个牌,抽个烟,不过火,也就算了,还能整天吗?还能不回家?不下田?这一家老小,你就不管了吗 ?小五他妈就不能说你两句,一说你就跳?----

女的也不能好吃懒做,还要管家。

孩子还要读书上学,洗衣做饭,从早到晚,女的也不容易---

你们喊我来,就是希望我拉个弯子的,双方各退一步----

你是男人,你先表个态----小五她妈,你也要改改,同样要表个态----

好了好了,以后没事不要瞎吵吵,还动手。左右四邻听了都笑话,孩子也大了,懂事了,听了更不好-----

于是那俩口子,齐声感谢。

男的还说,就这点事还要麻烦大连他妈------

谁叫你打我了,-----

走了走了,你们也不用送了-----


母亲大人两头劝,口干舌燥。大多数人家会烧开水,或者煮一点吃的,垫一下。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难有好心情。或哭哭闹闹,或拍桌子打板凳,真是让人受不了。母亲大人总还是能稳得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虽不能说每件事情圆满,但是也基本上让彼此双方先消消火,冷静冷静,凡事总往好处想,往好处维(向好的方面去努力)。大家都将心比心,事情总能得到解决的。母亲大人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自身的阅历,处事不惊,保有一颗平常心外,更重要的是她都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他们,想他们之所想,不单纯地从表面来看问题,然后还能跳出来再回头看他们所说的问题,再换到其他人来看这个问题----由于角度的不停转换,使得母亲大人看问题更清楚,更透彻。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大多问题也能因此迎刃而解。


凡是这样的人家,基本上都对我们很好,我们家与街坊四邻的关系终于慢慢摆脱了旧社会带来的阴影,七十年代初,渐渐向着一个正常阳光下的环境中走去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