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例 | 郝晓瑞 - 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类专业组)商务英语专业组 一等奖

2016-09-06 外语教学网 蔡雷英语

英语课例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的前身是“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赛事全面覆盖了高校英语教学的三大主要门类:大学英语、英语专业、高职英语。


三大组别轮流举办,使大赛逐渐成长为我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广的全国性英语教学专项比赛,因其创新性与影响力而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一大盛事,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触摸感言、心得、教授点评上下滑动可以查看更多内容。



“蔡雷英语”经外语教学网授权本期起将会定期推送历届比赛精选视频和讲解,领略往届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供大家学习研讨使用。今天推送的是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类专业组)商务英语专业组一等奖得主,来自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郝晓瑞老师的作品。



参赛感言

虽然获奖却并没有特别兴奋。教育任重道远,比起前辈大师们,我深感自己望尘莫及。比赛是锻炼,更是警醒。



比赛心得

梅贻琦先生关于大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曾如此向往古师教训,望前人不可企及之师德智慧,惟愿自己能及万分之一。


此次参赛,原本对比赛没有太大的期望。以前也参加过一些教学比赛,但大多形式大于内容,表演大于真诚。没想到此次“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从校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比赛,每一阶段组织方和评委们都如此的用心,比赛的公正与全面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尊重选手的比赛必然赢得选手们的尊重。比赛我并没有花费特别多的精力去准备课件和内容,没有精雕细琢。因为我相信比赛是一场实力的较量,而非精心准备的一场表演。赛前曾经跟学生们聊起自己的备赛过程,我对孩子们说,任何一种考试或比赛都不是十天或二十天的一场角逐,我看似没有紧张备赛,但求学和教学的时时刻刻我都在准备着,我准备的时间比很多人都更长、更充分。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让我以身示范,教给学生们:真正的求知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享受。


再谈谈参赛的感受。我在参加省级教学大赛时由于和学生们互动较多,没能完成准备好的全部内容,是一大缺憾。幸运的是仍然以微弱优势胜出,感谢评委们的垂青。为了不辜负评委老师们的期许,我全力以赴准备全国总决赛。但更重要的是,我仍然没有把它当作一场比赛,而当它是一次教学经验的展现与交流的机会,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树德并重。


在全国总决赛的授课环节,我贯穿了以下的教学理念:1. 商务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的区别。商务英语显然有更大的挑战性,学生需要理解语言的一般含义和商务语境中的特殊含义;2. 商务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商务案例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亲身参与的第一手案例显然又比书中读来的二手案例更有说服力;3. 语言学习有自身的学习规律,课堂设计一定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4. 始终警惕老师过分表现自己,引导者的角色其实比讲授者的角色更有难度。最难的就是分寸把握,既不能全部放手也不能全面控制;5. 鼓励学生读书,但不尽信书。教授每一个篇章时都可以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讨论其合理性。


教学相长,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做老师其实受益更多,这是我最大的体会。而最成功的教学就是以身作则。这次比赛是一次很好的检验,也是对我今后教学的指导。


 授课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25gm997k&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叶兴国教授点评:

郝晓瑞老师精神饱满,教态端正,语言流畅,语调自然,语速适中,在授课过程中能有效地和学生互动,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郝晓瑞老师对课文的主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课前参阅了The Fall of Advertising and the Rise of PR等书,授课过程中较好地利用了PPT和板书,分析了“The PR Industry”一文的结构,用What,Why和How三词概括课文的要旨,并围绕What is PR? Why do you want to promote PR? Why is PR catching on recent days? 等问题展开教学。从学生的表现看,这堂课达到了预设目标,使学生理解了PR的含义和性质,了解了PR与广告之间的差异以及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在复习环节,教师用填空的方式引出的4个句子(PR is surprisingly effective. PR is cheap. PR material can more easily get an airing. PR has credibility.)基本上回答了广告和PR此消彼长的原因。围绕How PR is used by SFLEP in the annual event of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ontest? 的课后讨论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这堂课基本上没有涉及词汇教学。对于大学二年级学生而言,课文中有些单词和词组,如stratagem,accentuate,oust,the corporate pecking order,Cinderella business,huff,puff,credibility等词,教师既没有讲解也没有检验学生对这些单词和词组的掌握情况,如果能用一页PPT把这些生词和词组列出,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是否已经通过课前自学掌握了这些生词和短语,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当然,这仅仅是20分钟的授课,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实际上,郝老师在说课时,对于课文语言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

商务英语教学究竟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还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商务知识和能力?对此有不少教师感到困惑。这虽然是一个具体问题,但实际上与商务英语专业的性质和定位有关,也与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有关。每一位商务英语教师都应该了解《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各自学校的标准,特别要了解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有关表述,了解课程设置和相关课程与知识模块、知识要求、能力模块、能力构成和能力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和理清所教授课程在实现既定培养目标时应发挥的独特作用。


说课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25h9h1h5&width=500&height=375&auto=0

雍和明教授点评:

本次说课的教学材料的题目是“Listen Up, Biz Leaders: It's Time to Rethink Everything”。授课教师认为阅读商务英语材料时,首先要考虑以什么样的角色进入材料中,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商务英语材料。接下来,授课教师陈述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文体分析(Genre)、读前任务(Pre-reading Task)、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语言知识讲解(Language Points)和作业布置(Assignment)。

关于文体,该教师用的关键词是informative 和 casual or colloquial,这可以使学生了解材料的文体特点,更好地理解所使用的词汇和句式,值得称道。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分析了文章的逻辑顺序(logic order),说明该文章是from phenomenon to nature。

读前任务是让学生做一个调查,此类作业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在结构分析部分,教师将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是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师在这部分提出为什么有一个重复的句子“We are not living in ordinary economic times.”,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培养思辨能力。

在语言知识讲解部分,授课教师将词汇做了分类,她计划重点讲解引起negative feeling / threatening impression的词语,如bankrupt,miasma,great depression,mammoth competitors,depression generations,bad times,surprising,discretionary,economic trauma,tumultuous times。分类和对比让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词义,是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作业布置环节,侧重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效果较好。

在回答评委问题环节,授课教师显得不够自信。评委的第一个问题是Can you summarize your teaching concepts and strategies?该问题是考核教师对教学法及教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授课教师对这个问题给出的回答差强人意,答非所问,说明在理论方面还有些欠缺。评委的第二个问题是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Great Depression? 授课教师回答较好,同时还列举了几部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文学作品,体现了授课教师较好的历史和文学素养。

总而言之,在说课的过程中,该授课教师表现较好,其语言流畅、自然,展现了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同时课堂内容安排比较合理。

本课例已经原发布平台授权本平台“蔡雷英语”转载,欢迎使用,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