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11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黑社会悬赏500万要他的人头,因报道疫苗案而被撤职的王克勤,是一个大写的调查记者

Luc 有束光 2018-10-10


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822 个与众不同的人


近期的疫苗事件,大家重新记起了他,称他为英雄,他觉得十分尴尬,拒绝说:“我非常不想大家把我当英雄,我就是一个漂在北京的读过几天书的西北汉子,曾经认真履行了记者职责而已,报道真相本是记者天职,不值赞扬。”


他一直践行着自己心中的准则。


做调查记者的时候,黑社会出五百万买他的人头,他没有放弃。不做记者了,在公益行业耕耘,“一开始就碰得头破血流”,他也不放弃。时代变化快,做什么都容易三分钟热度。他不是这样,他可能是我们之中最擅长坚持的人——


理想主义的,永不放弃的王克勤。





7 月 22 日,正是疫苗事件发酵的时候,微博上出现了一段话:“有时候,时间能够改变一切。有时候,时间什么也改变不了。”配图是一张合掌颔首的石刻佛像。



截至现在,

这条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微博,

已经获得六万多条转发,

八千多条评论。

好奇的人点进去,

可以看到 @搜狐新闻 的科普:


“2010 年,山西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引发全社会关注。中国经济时报调查记者王克勤对山西疫苗乱象进行调查,出稿《山西疫苗乱象调查》。但随后王克勤及签发这篇报道的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包月阳均被免职。”


寥寥几笔,内容有万钧重。


王克勤在微博上写:“早在 8 年前,在山西疫苗事件报道遭遇打压时,我便对媒体讲过,如果山西疫苗事件得不到很好处理。类似问题会在全国不断重演,没想到一言成谶!几年后,山东各地又上演如此悲剧!直到今天还在上演!”


三个感叹号,不像是一个需要冷静客观的记者会行文使用的。悲剧重演,侠客们却早已失去手中的剑。王克勤,已经离开新闻界。



 预言了今天的疫苗案,

8年前,他做了什么



2002 年,王克勤进入《中国经济时报》工作。


这是一段好时光,主编包月阳尽自己所能,给调查记者们最大的空间,遇上重大事件,可以用上一半的版面刊载相关报导,“整个报纸一半是我的报导,(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个报导见证了时代的变化,转眼已到 2009。


在北京的王克勤,接到来自山西疾控中心的电话。对方介绍自己叫陈涛安,发现疾控中心在疫苗管理上的违规行为,多次举报未果,希望能寻求媒体的曝光与关注。


违规操作,是山西境内的大量疫苗被高温暴露,这违反了疫苗储存和运输的要求,根据规定,这种疫苗需要被召回销毁。但是,高温暴露疫苗依旧配送到各地,陈涛安告诉王克勤,“不知道全山西会有多少人接种了质量异常疫苗?尤其是孩子!”


陈涛安称,根据山西省公布的统计资料,这3年(2006~2008),全省每年至少接种疫苗 1000 万人次。疫苗因高温暴露而质量可疑。


陈涛安手上,有大量儿童在接种山西疫苗后,发病、残疾、甚至死亡的资料。


确定好报导方案,王克勤立刻赶往山西潜伏调查。调查用的笨办法,要弄清情况,必须海量采访,“只有对资料的大量占有,才能还原事实真相。”


来源:视频《路语计划之王克勤》


根据掌握的接种疫苗孩子的相关信息,陈涛安发出 1000 封信给孩子接种过疫苗的家庭,询问孩子在接种疫苗之后,是否有异常反应。等到信件反馈,王克勤则对孩子接种疫苗后发病的家庭进行逐一的采访。


采访推进得很艰难。



疫苗事件本身极其敏感,为了保障取证的顺利和自身的安全,绝大多数情况下,王克勤都不能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要做地毯式采访,却都只能暗中进行————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此,王克勤在变态反应学和病毒学的书籍上下了苦功,以便成功出演疫苗专家的角色。


“我读这样的书的目的是要知道一些常识,见到疫苗专家,见到一些基层的医生的时候要说内行话。我曾经一度以来自北京的疫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的身份进行暗访。到人家家里去看孩子的材料、去调查实际情况,掌握证据。


来源:视频《宣传片 楠得一问对话王克勤 揭黑记者公益之路》


除了要克服调查上的艰辛,还要忍受情感上的悲痛。


采访王明亮一家时,他们给王克勤展示了记录孩子病情的影像——为了让医生能够准确了解情况,每当孩子病情严重、抽搐颤抖时就录制下来,然后把视频带到北京医院,交给医生。


在成稿的《山西疫苗乱象调查》中,大片的客观事实里,夹杂了一句他自己的感受:“记者曾数次观看这近百个视频短片,看着仅仅几个月的孩子痛苦的抽搐、颤抖、哭喊,不得不关闭视频。”


来源:视频《路语计划之王克勤》


从山西最北部的天镇县,到最南边的运城市,20 多个县留下他奔走的足迹。王克勤最终搜集到 78 户接种疫苗后孩子出现异常情况的家庭材料,访问了其中 36 户家庭,最后确定“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发病前不久,均接种过疫苗’。”


所有的疑点确实指向疫苗。


王克勤随其中一户家庭————莉莉父女,去山西省儿童医院检查病因。在这之前,莉莉父亲曾多次上访,2008 年,省卫生厅组建的专家论证会经过鉴定,得出的结论是:与疫苗接种无因果关系。



这次来医院,一位医生说,没有诊断出病因,另一位医生表示,“这个病他很清楚,但就是不能说、不敢说,在山西任何地方都不会有医生告诉你真实病因,如果到北京的大医院诊断,可能会有专家告诉你真实病因。”


为此,王克勤多次约访北京医院的权威专家,未果。


一级一级去找山西官方核实。山西省疾控中心叫他去找卫生厅纪检部门,纪检部门叫他去问省纪委,省纪委说没时间接待记者。好不容易联系上省纪委的一位处长,处长称,“这个案子我们还没查完呢”,然后挂断电话。


王克勤在调查中


“在 78 个访问案例中,其中有三个案例有明确的书面确诊……明确说是由于接种疫苗导致致残,但并不一定近百个孩子都是接种疫苗”。


因此,2010年3月17日,报导以《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大标题,“近百孩子不明病因致死致残”的第一标题见报。


那是一个克制严谨的第一标题。



文章刊发后,山西省卫生厅通过新华网发布消息,称“报道基本不实”。签发报导的包月阳在《中国经济时报》发出底气十足的声明。


5 月 12 日,包月阳被免职。当时,同为调查记者的刘建锋在微博里写道:


中国经济时报创始人之一、现任社长兼总编辑包月阳被免职。主管单位领导在宣布这一人事调动时,一再称“与近期的某个事件无关”,一再如此声称。“某个事件”,在报社一直被认为是“疫苗报道”与态度强硬的“声明”。


隔年 7 月 18 日,《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被解散,王克勤被免职。


来源:视频《路语计划之王克勤》


包月阳不是王克勤“干掉”的第一个主编,

王克勤也不是第一次被免职。

这位当代中国“身价”最贵记者称号,

来源于黑社会曾经出五百万,

买他的人头。



 说实在的,我也害怕死 



2000 年年底,王克勤还在《甘肃经济日报》工作,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拥有十多年经验的老记者了,是当地人心中的“王青天”。兰州的证券诈骗犯罪一向十分猖獗,受害者们一拨一拨找到王克勤,向他倾诉遭遇。


此时,《甘肃经济日报》已经连续 6 个月发不出工资了。如果要去做这个报道,王克勤必须往里贴钱,家人的生活也得不到保障。但他还是去了。



来源:视频《王克勤-第二种人生》


调查记者圈有个默认的“潜规则”,市县级报纸发布不了的题材,就给省级或全国性报纸去消化。经过初步的暗访调查,王克勤决定邀请《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宏参与进来,调查危险复杂,证券黑市背后,黑白两道都在为其撑腰,这种大案子,在地方媒体上曝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王克勤很坚定,“总得有人第一个拿起枪来与法西斯战斗,总得有人第一个冲上去堵枪眼。”


2001 年春节前夕,两人合力完成了《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一稿,分别交给《甘肃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时报》,时任《中国经济时报》主编包月阳答应在春节后发表此稿。


来源:视频《路语计划之王克勤》


2月9日,春节的下午,王克勤在传呼机上收到了新年的第一个礼物:“我们已知道了你的家庭地址,晚上,我们来接你的老婆孩子"。


“要血洗我的家庭,打电话到我办公室要恐吓,要杀掉我。因为我采访的是十多家非法的企业,有黑社会性质。我要断他们的财路,他们就要断我生路。最后我觉得我要把老婆孩子送走,是我自己选择了这个,女人和孩子得离开战场。最糟糕的时候,四位警察荷枪实弹的住到我家里陪着我。”


说实在的是我也害怕死,咱们也是个命。但是晚上眼睛一闭上,就想到被整惨和被整死的一些人,他的家属在我面前跪倒流泪,在想我求助。我就觉得总得有人站出来给他们说话。”


来源:视频《路语计划之王克勤》


欣慰的是,努力得到了回报。


2 月,《中国经济时报》用整整两个版刊载了这篇长达 1.8 万字的文章,各大媒体、中央电视台纷纷作了跟进报道,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对此连续发布重要批示。


接着,王克勤又发布了《公选“劣迹人”引爆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重磅作品。这一年,因他的揭黑报导入狱的,多达 160 多人,据说黑道老大出 500 万买他的人头,“我一下成了中国最贵的记者。”


来源:视频《路语计划之王克勤》


然而,当年 11 月,王克勤《甘肃经济日报》被开除公职。


《中国经济时报》对王克勤发出了邀请。时隔一年,他与包月阳再次有了交集,成为他的下属。他们一起发了很多报道,最令王克勤难忘的,莫过于 2005 年做《河北“定州村民被袭事件”调查》。


当时,王克勤和同事乔国栋一起在定州呆了五天五夜。两人分头行动,乔国栋去采访当地政府,王克勤只身一人突破封锁线,进入绳油村采访。拿到许多一手资料准备撤离的时候,整个村子已经被当地政府的人包围住。


怎么才能逃出去?


王克勤想了一个办法,把笔记本电脑和相机藏进装满麸皮的麻袋,装扮成去城里卖麸皮的农民,和另一位农民开着拖拉机出村。一路上关卡不断,掩盖住内心的紧张,不断抽烟制造烟雾,还要多谢灰尘密布的车玻璃阻挡,终于成功逃离。


来源:视频《路语计划之王克勤》


报道发出,事情最后也得到了解决,包括市委书记在内的 27 名被告分别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和长达数年的有期徒刑。


“山西煤窑真相调查”、“北京出租车垄断黑幕”,没人会相信,一个每月只赚 1000 多元的王克勤,在为每月能赚近 2000 元的司机而奔走。8 月酷热的北京,困极了的王克勤躺在马路边的长椅上,被清洁工人撵了起来。


然而,在中国调查新闻的星河中,那些报道闪着光,每一颗,都照亮了一部分黑暗。



 调查记者都去哪儿了



每一篇调查报道的产生,背后都有无数调查记者的努力。调查记者们却甘之如饴,那是他们的黄金时代————陈峰于 2003 年发表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就是中国调查报导黄金时代的序幕。


那一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记者风云榜”八位获奖者中,七个都是做调查报导的:


陈峰,第一个采访报道孙志刚事件的真相;

曲长缨,调查追踪山西临汾特大矿难瞒报事件;

赵世龙,暗访广州市长洲戒毒所强卖戒毒女为娼案;

朱玉,走访医院、研究所、患者,披露龙胆泻肝丸事件;

江雪,通过对“夫妻看黄碟,民警上门查”的报导,伸张公民权利;

柴静,与非典患者面对面,让人们了解隔离区內的情况;

王克勤,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揭露北京出租车业的垄断黑幕。


媒体人笑蜀调侃王克勤说,

“当他西装革履地站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地舞台上领奖时,

不会有人想到,哪个城市的街头跟你擦肩而过那

个一副农民工打扮的匆匆旅人,

跟他是同一个人。”


“中国梦践行者”盛典上,白岩松提问王克勤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聚光灯外,王克勤一直是朴素的,“我先是人,然后是一个公民,再是一个记者。”


他坚决去传达准确的信息。王克勤的采访笔记上,每一页都有精确的时间、地点,有当事人的签字画押,以此确保他所提供的信息是准确、可靠、负责的。


他坚守对真相的报道。“记者不是写小说的人”,做北京出租车的时候,王克勤觉得耳听为虚,采访司机 200 多个,不听一面之辞,采访公司 200 多家。


来源:视频《王克勤:我来告诉你什么是记者》


他坚持去守护个人权利。“不与帝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回顾他所做的报道,都是在替个人发声。


这样一个王克勤,已经离开新闻行业五年了。


不只他一个人离开。



知乎“2017 年最令你震惊、悚然的数据是什么”这个问题下,网友@丸丸回答道,2017 年,中国在册新闻调查记者仅剩 175 人。而这些调查记者们,都去哪里了呢?


1989年,《郑州晚报》记者殷新生,因揭披郑州市检察院越权事件,被入狱。

1998年,《山西青年报》记者高勤荣,因揭露山西运城渗灌工程造假,被判刑12年。

2002年,《京华时报》记者杨威,因采访物业纠纷问题而遭遇殴打,导致耳鼓膜穿孔。

2003年,《南方都市报》因报道孙志刚案与非典事件,主编程益中被捕。

2005年,《河南商报》记者范友峰,因调查报道聂树斌案,被迫辞职,淡出新闻界。

2006年,冰点周刊因刊登《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被停刊整顿,主编副主编均被免职。

2008年,《法制日报》记者朱文娜,因采写辽宁西丰拆迁案,被警方拘传。

2008年,《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剑锋,因报道山西公安包庇黑恶势力,被判刑1年。

2009年,《河北青年报》副总编辑乐倩,遭遇歹徒报复行凶,歹徒边打边喊“叫你报!”

2010年,《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报道凯恩股份交易内幕,被当地公安局网上通缉。

2012年,《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三鹿奶粉首位报道人,发表“新闻已死”,离开新闻行业。

2013年,《新快报》记者刘虎,因实名举报工商总局副局长,被关押346天。

2013年,《南岛晚报》记者杨琼文,因曝光海南万宁校长开房案,被迫离职。

2013年,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王克勤,因《北京暴雨失踪者》一文,《经济观察报》调查部被解散,王克勤本人被迫离职。

2016年,《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三名驻武威记者,因被当地部门视为发布“负面报道”而遭遇逮捕。

……


在一长串名字之后,@丸丸写道:“还有朋友问,调查记者减少,会带来什么影响?”


“没有影响。”


那是一个几乎无望的结尾,似乎听得见四个字背后,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可是,真的没有影响吗?


那些曾经仗剑天涯的调查记者们,在纷纷转型去做新媒体,做公关,去创业之外,仍然有人,秉持着他们最初的理想——


曝光过山西官煤勾结黑幕的孙春龙,创办了“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为抗战老兵提供援助;王克勤,创办了大爱清尘公益机会,为尘肺病农民提供帮助。


来源:视频《宣传片 楠得一问对话王克勤 揭黑记者公益之路》


最初,王克勤没有把这个项目想得多难,因为自己在新闻界“还有一定的声誉”,学生、朋友都在各个媒体担任要职。


在项目启动那天,来了很多媒体,但在第二天,只有两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其他媒体因为种种原因,做不了报道。


在这样的情况下,半个月过去了,全国公募项目上只有 2500 块的捐款,其中 2000 块都来自大爱清尘的内部人士,“一开始就碰得头破血流。”


来源:节目《新商业文明》


怎么把项目做起来呢?


2011,正是新浪微博崛起的时候,当时的微博第一大 V 还是姚晨。王克勤那时候还在报社,所以他就抽不工作的时候拼命发微博,工作完深夜发,早上醒来揉揉眼睛就开始发。


“绝不放弃,这种努力会感天动地的”,王克勤的微博引起众多大 V 的关注转发,“一个月我们的账户上,进账 53 万人民币”。


来源:视频《王克勤:从仗剑走天涯到低头行善事》


北京海淀牡丹园北里的一件民用住宅里,是“大爱清尘”北京总部,白天用来办公,晚上当作宿舍。


这间房子里,有一张旧沙发,是朋友捐赠的“文物”,在这张沙发上,王克勤曾经躺在上面做过一个美妙的梦————尘肺病在中国消失了。


屋子里没有多余的饰品,只有沙发上大爱清尘的海报,上面有一句绿底白字、仿佛是在安慰的标语:“能帮一点是一点,能救一个是一个”



1400 多条人命,在死亡线上被“大爱清尘”救治回来。


谈起大爱清尘的目标,他说:


“我们认为大爱清尘最终是要推动国家行动,更重要的是让国家通过立法的手段来遏制尘肺病在中国的再生,因为尘肺病说的直接一点是人祸。”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大爱清尘累计救治患者 2114 人,发放制氧机 1784 台,助学 3947 人次。文中“1400 多条人命”延用视频中数据。


2017,年度中国三农人物颁奖晚会上,节目组给王克勤准备了一份“惊喜”。


一个插着氧气罐的青年对着镜头,普通话带着四川口音:


“王老师你好,我是任巧,我一直以来记得非常清楚,您对我说要我坚强,相信我能活到七十岁,我一直都记在心里。”


来源:视频《央视三农人物-王克勤》


辽宁的张全友:


“王老师新年好,还记得 2016 年国庆节我们在这张桌子面前作出的约定么?我一定要活到 75 岁。感恩您能帮助我们尘肺病农民工,大爱清尘救助的制氧机,使我们有了顺畅的呼吸,助学使我们的孩子能够安心上学,让我们感到没有被抛弃,让我们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王克勤一直抹着眼泪,然后深深地鞠躬。


来源:视频《央视三农人物-王克勤》


曾经同为调查记者的柴静,在《看见》的序言中写:“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


王克勤问过几乎同样一个问题,做新闻到底是为了什么?


“初级的目标,就是传递信息,中级的目标是报告真相。但新闻还有一个终极的守望、终极的目标。那是什么?就是守护个人权利。


来源:视频《王克勤:从仗剑走天涯到低头行善事》


致敬每一个仍然在心中默念理想,一往无前的调查记者。


他们曾经仗剑走天涯,行过世间不平事,行过繁华和阴影,行过以命相搏的夜晚,行过沉寂的森林和弯曲的河流,为了一些人,一些看似和他们不相干的人,一个一个组成了国家的人。


那个名为理想的光芒,或许会黯淡,但是永不熄灭。


他们不曾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参考资料:

山西疫苗乱象调查

王克勤:一个捍卫人道的专业记者

王克勤:媒体人的责任就是打开“灯光”

最初梦想:做一名记者很风光——王克勤列传

“如果对苦难冷漠,你就不配当记者”——王克勤访谈录

知乎:2017 年最令你震惊、悚然的数据是什么?

公益先锋第八期:大爱清尘王克勤

王克勤:签发疫苗报道的总编辑包月阳被免职

王克勤预言成真:山西疫苗案不了了之,山东及全国必出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