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法大学,你为何如此慢待何君尧先生?

余是以言之 社科文摘 2019-12-18

执笔人:余则诚,“余是以言之”团队出品


速描


2019年12月6日,中国政法大学举行授予香港爱国人士何君尧先生法学名誉博士学位仪式。环球时报、澎湃新闻等国内主流媒体对此纷纷进行了报道,何君尧先生本人也兴奋地在微博上晒除了现场的照片和视频,称获颁名誉博士学位对现在的他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现场视频


细节



刚听到这则消息,笔者的心情也和广大爱国群众们一样,觉得很是欣慰。在何君尧先生因其坚定的爱国爱港立场而受到一些人攻击,甚至其母校英国某大学也撤销其名誉博士学位之际,中国政法大学在此时勇敢地站了出来,决定授予何君尧先生名誉博士学位,这既是一种“路见不平”的适时表态,也是对西方社会偏见的坚定回击。

然而,细究整个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细节,笔者却发现,如此义举,却颇有些敷而衍之的嫌疑。

首先,仪式很简短。整场仪式,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中进行,出席仪式的,只有四位政法大学的校领导等寥寥数人。从流出的现场视频看,只有一个简单的“颁发证书、握手、拍照”的环节,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其次,鲜花看不见。整个仪式,既没有安排何君尧先生发表感言,也没有献花环节,更因为没有观众的掌声。除了跟进采访的主流媒体记者外,现场竟然没有安排大批法大师生进行观。以至于,何君尧先生还要在仪式结束后自己召开记者会,在镜头面前述说心路历程。



第三,报道很敷衍。如此重大的新闻,政法大学竟然只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条简短到令人发指的短讯:


我们不禁要问,政法大学如此安排,如此慢待于何君尧先生,为何?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说起来,颁发名誉博士学位证书这事儿,政法大学应该是有丰富经验的。翻开历史档案,如果没有统计错误的话,在何君尧先生之前,政法大学建校以来一共给5位人士颁发过名誉博士学位,其中香港3人,台湾1人,美籍华人1人,分别是:时任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2003年),时任香港律政司司长梁爱诗(2004年),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关中(2006年),美籍华人、著名刑事鉴证专家李昌钰博士(2009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刘皇发先生(2012年)。

也就是说,算上何君尧先生,香港立法会议员中已经有3位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了法学名誉博士学位。比如范徐丽泰女士,是中国政法大学校史上第一个被授予法学荣誉博士学位的人,当时是举行了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的。时任校长徐显明教授和范徐丽泰女士均盛装出席,并进行了拨穗礼。

范徐丽泰女士(左)和徐显明校长(右)

如果说范徐丽泰女士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些,是因为她是政法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且时任香港立法会主席(不是普通的立法会议员)的话,那刘皇发呢?他在2012年被授予法学名誉博士学位的时候,也是普通的香港立法会议员,然而他的仪式似乎更加隆重了。

在授予法学名誉博士学位仪式进行之前,校领导不仅摆出大阵仗亲切会见了刘皇发一行,还陪同参观了学校的法治广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校史展等。继之是两百多人参加的盛大的学位授予仪式,确实是盛大,一点也不夸张。


整场仪式,由一位副校长主持,由另一位校领导宣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同意授予刘皇发名誉博士学位的通知》,并郑重介绍了刘皇发先生的简历和重要贡献,然后才由时任校长黄进为刘颁发证书、授予学位。

礼成。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错!这才仅仅是开始。紧接着,是友人代表的祝贺发言,然后是刘皇发本人致辞,最后是时任校长黄进更加热情洋溢的致辞。黄校长甚至在致辞中把授予刘老先生法学名誉博士学位的仪式赞为“一项神圣的活动”。


校园新闻网的报道也非常详尽,热情洋溢到溢出屏幕。校园新闻原始链接:http://news.cupl.edu.cn/info/1011/11422.htm,你们感受下。。

两相比较,何君尧先生的法学名誉博士授予仪式,没有华丽的现场布置,没有学位服的盛装以待,没有一个又一个郑重的热情洋溢的发言和致辞,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什么都没有!这还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我们不禁要问,政法大学如此安排,如此慢待于何君尧先生,为何?

一剂强心针不够,呼吁清华北大跟进!



当然,这里声明一下,本文无意于鸡蛋里挑骨头。因为,也许何君尧先生本人根本就不会认为这是“慢待”。怠慢也好,慢待也罢,既然何先生本人不介意,咱们也就不要跟着较这个真了。

最后的最后,既然这一纸证书对于何君尧先生意义如此重大,笔者郑重呼吁,国内的其他著名学府,如清华、北大等等,应该来个义举接力,多给何君尧先生授予几个名誉博士学位,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展现中国的立场,亮出中国的态度。

您说呢?



扫码关注 社科文摘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更多好文——

钱叫兽这事儿,为上海财大说几句公道话

面对香港乱局,中国政法大学出手了!

丛日云:中国人该如何面对西方文明

慕容氏:结婚与换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厉害了”背后:我们都误会了中国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