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分的《见字如面》被下架,我们从此娱乐至死
长按上图,扫码关注
关注民谣历
一首民谣一个故事
每天早上八点准时抵达
刚上映了一期的《见字如面》第二季被下架了。
最近越来越多的节目被下架,8月30号,《金星秀》宣布即将停播;9月12号,凤凰卫视著名节目《锵锵三人行》也停播了,如今又轮到一向现世安稳的《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第二季
许子东谈及《见字如面》时说:“书信这种形式正在消亡,但是书信里承载的文化与文明不应该消亡,应该转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而《见字如面》就是在做这个事情。”
它是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一档季播型书信朗读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感受他们那个年代的纯粹与理想主义。
在播出之前,这个节目并不被人看好。然而它却在高度同质化的节目堆里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不可思议的逆袭,第一季一经播出豆瓣评分就高达9.3。在一堆选秀、玩乐的综艺中,这个怀旧的节目分明是一股清流。
卷福评价这类节目时说:“读这些信的时候能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想象信件主人的生活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观众、朗诵者和信件作者在朗读的时候产生一种神奇的联系,让人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启迪人心的反映人类生存状态的文物。它们像一扇扇窗户,让人窥见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爱、美丽、痛苦和幽默。”
在如今这样一个娱乐为王的年代里,《见字如面》这档节目是逆势而为,没有一个花瓶偶像,也不炒热度制造噱头,就单纯地读信。把书信里的爱与泪穿过历史,穿越时光,带到我们面前,直抵人心,让我们静静地感受文字的力量。
也正是在这档节目里,我才明白了了萧红的那句“中国有你们,中国不会亡的”所蕴含的殷切希望,我才知道了陈寅恪对于当代教育体系存在问题的质疑,我才知道了黄永玉在文革期间依旧对生活充满着诚挚的热爱。
被下架的《见字如面》第二季第一期选定的主题是:生死。这样一个颇有自由主义色彩的选题,却在冥冥之中注定了这档节目的结局,不得不说似乎是一种讽刺。
这档节目请来的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周迅,李立群,张国立,于和伟……选择的书信也是精心挑选,有父子之间不可言说的浓浓亲情,也有对当代教育当代文化的深重拷问,有对生活的诚挚热爱,也有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这档节目的意义,并非简单地唤起我们对“写信”这一动作的怀念,而是唤起写信的那个年代,我们自由地讨论生死、讨论哲学、讨论人生,敢于交换思想而不羞赧,敢于亮出态度而不担心被diss。
那种自由度,是如今我们只谈娱乐、不谈理想的时代无法想象的。
更远一点,苏格拉底时代,能与人长篇大论哲学思想几天几夜,围着篝火,你来我往,见招拆招,精彩绝伦。而生活在娱乐时代的我们,也只有在《奇葩说》这样的舞台上,能隐约窥见辩论的风采。
但讽刺的是,《奇葩说》越来越“为收视率而辩论”了。
制造冲突、博出位、诡辩等各种不属于传统辩论的打法层出不穷,真正辩论的精髓却流失殆尽。但正是这些“不传统”的东西,才让观众津津乐道,讨论得热火朝天。
然而这些观众是真的想看辩论吗?试问国辩有几人看?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说:“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在《娱乐至死》这本书里,尼尔波兹曼也不止一次提到过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他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在一个科技发达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对一个国家文化造成毁灭打击的,不会是外来的文化入侵,而是无休止的娱乐化生活。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
总而言之,如果人民退化成了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成为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是的,在这个年代,乔治·奥威尔的预言似乎与我们无关,而赫胥黎的预言却似乎正在实现。
这让我想到了许知远与马东。许知远被一边倒地批判成“落后的知识分子”,姿态尽失,而马东则被描绘成带有悲悯情怀的时代弄潮儿,这未免让人心惊。
这个时代的确是《奇葩说》的时代,是马东们的时代,而不是许知远的时代。马东们游刃有余,滴水不漏,与时代交手时笑点密集,时不时甩点干货引人思考,于是新的立场和观点便和着笑料一并被吞下。
许知远
而许知远永远是漏洞百出的,他的问题古旧而过时,言论刻板又无趣,他永远逆着潮流而上,也毫不在乎被巨大的阻力所侵袭。他站在时代边上,以一己之力捍卫着某些东西,他是时代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我开始怀念一些古老的东西,比如那些美丽的诗行,比如那些带着温度的信笺,比如突如其来的一场旅行,比如身边的爱与温暖。
- end -
在马东们的时代里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