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一边向往诗和远方,一边生活的一片狼藉
青春期曾不断幻想日后我该如何操纵人生,如何迈向我所渴望的一切,才显得游刃有余。无论是熬夜加班、写出色的文案,还是一把吉他旅行游历,漫无目的,且歌且行,怎样都好。
时光辗转,二十多岁的我,最终还是且丧且活着了。熬夜打游戏,看剧购物,一边羞愧,一边努力让自己更失望。每每怀疑人生时,总想用王小波的一句话来自我安慰,“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青年人往往如此,不顾一切的选择相信诗与远方,哪怕其实生活过成了一片狼藉和荒唐。
后来夜里开始失眠,习惯睡前就着一杯温热的纯牛奶,再一份三明治下肚,暖胃暖心,当然也不忘把耳朵喂饱。这几天循环往复一位歌手的作品,他叫刚刚,歌如其名,曲调平凡得与世无争。
歌词里连最民谣歌手最常提起的“诗与远方”都没有,但我总觉得,好的作品从来不是第一次就让人惊艳的,歌词和旋律都需要反复咀嚼,情绪才会慢慢被打开。
就像我第一次听许巍,第一次听周云蓬,第一次听李志,内心也会抗拒一般。
音乐人刚刚
他内心极其丰富细腻,而所能表达出来的情感则少之又少。内心丰盈的人总是缺乏恰当的表达方式。刚刚的音乐生涯起步于大学,那时他开始学习吉他,同大多数人所经历的青葱岁月如出一辙,有上顿没下顿地攒下生活费去买音乐磁带。尽管痴迷,但是旋律和词作的协调等一切专业元素,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
他只是一个人静静地抱着心爱的吉他,躲在角落里陶醉地唱着,忘乎一切。
渐渐地,他开始用手中的笔和指尖的弦拼凑出一些旋律。没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就从文艺作品中汲取灵感,那些前人大师们的思想结晶,总在他脑海里碰撞出新的火花,创作的冲动自然萌生。
刚刚演出现场
真诚的东西自然不会被时光辜负,不论一个歌者还是写者。有作品后,往后的一切反而变得愈发艰涩。继续创作出好的作品,参加歌曲创作比赛,签约唱片公司或者做独立音乐,一次的投入也许就是一生。所以从一个青年沦为生活的奴隶。
初出茅庐的刚刚,也没有逃开这样的命运。
为家庭所累,为生活奔波,才华的枯竭,理想的淹没。写歌的执念,于刚刚而言,一如吃饭喝水般被赋予了生存的价值,但生活的琐碎又在不断敲击他那颗踹踹不安的心。
毕业多年,他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久远。也许像宫崎骏电影台词里说的“年纪越大,能失去的东西就越少”。在无数次的妥协与抗争中,刚刚做出了一个颠覆的决定,他完成了生命中最艰难的翻越。
刚刚在大冰的小屋
刚刚一边辞掉自己从事多年的工作,一边开始学习创词编曲和吉他乐理知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录音乐demo,删删减减,反反复复。对世界无尽的好奇和赞叹,都流泻在指尖。
刚刚蜕变成了一个成熟的音乐人,创作不再生涩粗糙。专辑《金色池塘》问世,融合了拉丁、摇滚、中国风等音乐形态,张力十足,诚意满满,他的孤独和无望,热爱与想象全部倾泻而出,终于完满。
十分偏爱的是专辑一首《街头青年》,词曲的错落和韵律不同于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倒是有一种八十年代复古流行乐的还魂。
青年时代真正会完成自己关于理想和爱的成全的人,寥寥无几。刚刚在这样的年岁里完成了。他对整个世界的反抗,全部倾注在他所理想的音乐人生里,无法回头,无路可退。
可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他所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时间看得到。当然,也没人会记得关于你的一切窘迫和困逆,除了你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