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肚皮桃 2018-05-24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6499xt1fo&width=500&height=375&auto=0《路过未来》

你在他乡还好吗?



去年入围戛纳电影节的唯一华语电影《路过未来》即将在明天上映。导演李睿珺首次将镜头对准那些远离故土、在异乡打拼的人,用电影的方式记录下那些被忽略的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



1


熟悉中国独立电影的影迷,对李睿珺的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他曾经执导过《老驴头》《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以及上过院线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这三部作品的故事都发生在甘肃农村,聚焦的是留守在当地的老人儿童的物质与精神世界。


因为在风格上的统一和主题的连贯,它们被称为“土地三部曲”,也获得过东京、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的青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637hjmbhc&width=500&height=375&auto=0李睿珺的“土地三部曲”片段合集


入围戛纳的《路过未来》,是李睿珺所以作品中最特殊的一部。


这部电影,是导演目前为止最商业化的一次尝试。


影片不仅启用了杨子姗、尹昉在内的明星主演,在制作投资方面,还收到了大公司伸出的橄榄枝。


片中,杨子姗和尹昉饰演的角色都是农民工二代


《路过未来》在开拍之前,拿到了安乐影业的1000万的投资。


一直混迹于独立电影圈,每拍一部电影都要为预算发愁的李睿珺,这一次算是正式进入了主流的电影工业体系。


虽然享有大公司投资,李睿珺在拍摄《路过未来》的时候,手里仍然握有充分的创作自主权。


因此在影片中,还是能看到很多属于他的个人色彩。


游走在西北大地的导演李睿珺


电影讲述的是两个生活在深圳的打工青年,杨子姗饰演的耀婷和尹昉饰演的新民,在异乡城市孤独生存的故事。


影片主角依旧是李睿珺作品中一贯的小人物——


电子制造业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守在医院的职业试药人、工地上的建筑小工......


他们处于城市的底层,构成了一幅广泛而复杂的外来务工者的群体画像


搬砖民工的生活,每天都在和冰冷的钢筋水泥打交道


只不过,《路过未来》的视角选择,和导演之前的”土地三部曲“存在一些差别。


镜头从故土的农村,转向了异乡的都市;从老人和孩子,投向了正值壮年的一代。



2


如果把李睿珺的作品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序列,那么这一视角的变化,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


在他以往农村题材的电影中,外出进城务工的父母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


那么这些离开家乡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就成了《路过未来》的故事起点。


尽管都市高楼林立,可是对于一些人来说,目光依然无处停留


李睿珺创作的起点,始终根植于现实世界。虽然影片尝试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探讨全新的焦虑,但故事在本质上,离我们却更近了。


耀婷、新民和他们父辈是社会里极为普遍的一群人,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想要靠自己的能力拼搏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催生出大批人口迁移。


二三十年之后,当初这群一代移民的儿女,现在大多也已经长大成人,进入生活自力更生。


时代在前进,社会经济在进步,可年轻一代在城市里的生活,与他们父辈相比,变得更好了吗?


都市那么大,哪个角落才可以安身立命?


电影里,父辈二三十年扎根城市的努力和奋斗,如今再次过继到了下一代。城市的时空随着发展日新月异,而小人物身上却循环着相似的命运。


这就是《路过未来》所提出的问题和看到的矛盾,也是每一个身处异乡,置身在大都市中的打工者,常常要面临的,最为熟悉普通的境遇。


可就是这个每天在被不断上演着的主题,在中国现有的电影里题材里几乎是真空的。


无论是主流还是独立电影,对这个现象和群体的关注,屈指可数。而题材的缺乏,反倒让《路过未来》显得勇敢和可贵了。


对搬砖工人来说,每搬一次,就离生活的盼头进一步



3


电影依旧是李睿珺作品中常见的平和缓慢的写实风格。


五一档大爆的《后来的我们》,其中的北漂生活,由于太多戏剧化的情节设计,受到一些观众的诟病。


比较起来,《路过未来》是一次更扎实、更戳心的体验,导演没有过多介入,更多的时间仿佛只是站在一个记录的位置,如实记下人物面对生活变故时的反应。


这部电影不是理想主义的,故事处处存在着妥协,角色不能力挽狂澜地成功逆袭,也没有时间去培育深刻的感情,他们只能在生活的压制下,本能地生存。


杨子姗放空的眼神中尽是片中人物经历的绝望


《路过未来》在呈现两代移民的纵向联系之外,也捕捉到了小人物和社会之间的横向关联。


事实上,影片把社会整个给切开了,并将它的横切面展示到镜头前。


故事所涉及的话题非常繁杂:


从社交媒体和社会新闻中屡见不鲜的看病难、买房难和就业难的话题,到整容、试药等等不再小众化的社会现象......


所有都被纳入到剧情的范畴中,左右着每个人物的命运和归宿。


当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人走到一起,更加懂得同病相怜


在宏大的背景中,杨子姗和尹昉的角色为代表的移民群体,显得更加渺小了。


他们想在城市里立足,但城市却并不给他们机会。逆流而上、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单是尽力不让自己被拍到岸边,就已经花光了他们几乎全部的力气。


对于底层人来说,无论站在哪儿,都希望能站得体面些


影片总在强调一种速度,杨子姗的家住在铁道旁边,轻轨有规律地轰隆而过,将这个住着四口人的窄小房间甩在身后。


这一幕就是“路过未来”这个片名的最好表达:


艰苦打拼的外来者,把未来寄托于城市中,但他们始终跟不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到头来,他们只是未来的过客。


透过剧照,杨子姗的诠释让人看到了一个不断在现实中寻找的身影



4


《路过未来》并非冰冷或漠然的,在它的尖锐和冷静之下,存在带有温度的人文关怀:


杨子姗和尹昉在电影里确定恋爱关系后的抱团取暖,工厂女工的相互支持砥砺——


这些小人物之间的互救相助,为故事提供了一抹暖色。


但在这些暖意的时刻,导演对情感的表达,也是极其克制的。


比如父女之间的关心,爱人之间的照顾,这其中的情感来往,不张扬不浓烈,都是藏于生活平淡的表面下,却又让人瞬间能心领神会的隐隐暗流。


对于每一个艰难打拼的人来说,笑容显得尤其宝贵


除了现实风格,李睿珺电影里另一个永恒的主角,是对故乡和土地的执念。


李睿珺出生在甘肃农村,“土地三部曲”就是他对自己成长生活的回望。


《路过未来》的背景虽然设定在城市,但关于故乡的主题,仍然没有缺席。


在导演上一部作品《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他通过两个小男孩寻找外出打工的父亲的历程,影射甘肃草原民族在生态变化和经济转型中,故土和家园意识的变更。


水草丰盈,这大概是片中孩子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最直接的想象


那部电影中,人物的流离失所赋予影片一种疏离和漂泊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在《路过未来》里,变得更加强烈了。


电影里,两代移民试图在城市扎根的过程中,却和故乡渐行渐远。


杨子姗的父母在外奋斗20年后,想回到甘肃老家养老,可是回到家乡,这里早就不是当初他们离开时的样子了。


他们适应不了农村的变化,干农活也不像以前那样得心应手了,于是只能再一次回到离家不远的镇上,当起了建筑工人。


徘徊在故乡和都市中的人,也许都会刻意回避问自己:我是谁?


如果说第一代移民,还有着落叶归根的念想,那么二代移民,则面临着更尴尬的身份境遇


杨子姗的角色,从小生活在深圳,只在办身份证的时候才回过甘肃老家。


故乡对于这类人来说,是模糊且陌生的,他们并不曾与之有过任何共同的回忆。


城市的外来者遭遇的每一场雨都有可能模糊他们的梦想


对家乡的麻木,随之而来的是身份的疏离。


故土意味着一种身份的认同感,而这些与故乡并不存在多少维系的移民二代,他们要如何去定义自己的身份,寻找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就像影片里,一个因为过度整容而面目全非的女孩,她的父亲始终无法把她和身份证上的照片对应起来——


在大城市的打磨下,这些年轻人早就失去了原来的身份。


他们不属于城市,也回不去家乡,既无根也无望,成了时代和社会的弃儿。


相同境遇的人,目光交汇之处,是感同身受的理解



5


《路过未来》是李睿珺迄今为止,最具野心的一部作品。


“土地三部曲”里,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物质与精神层面。


而到了《路过未来》,他试图描绘出一个时代以及一个基数庞大的群体的真实样貌,主题上升到了整个社会的高度。


这种蓬勃的野心,已经超越了他的前作的范畴,可以说,拉开了李睿珺一个全新的创作阶段。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62827sgo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睿珺说,他希望观众能在他的电影里了解同一时代不同维度的人的生活


当然,《路过未来》并非一部完美的作品,它也存在许多瑕疵和问题


导演离开了他擅长的地域语境,在处理如此复杂和宏大的主题时,难免有些力有不逮。


影片在情节转折略显突兀,而人物的塑造也不够立体,太过扁平甚至符号化。


有时主题在表达上太明显而有些笨重,反而缺少了他在”土地三部曲“时期,极简的诗化叙事中潜藏的微言大义。


尽管如此,《路过未来》始终是部真诚走心、忠于时代的电影,它拥有表达中国社会现实,揭露广泛群体普遍困境的勇气和锐利。


都市里最奢侈的莫过于真心和真情


李睿珺说过,他拍电影的意义,在于抛出一个个问题


即使导演自己不能解答这些问题,更无法给这些困境提供解决的途径,但我们还是需要更多这样能提出问题的电影。


因为它们,不仅可以代替不同的群体发出声音,也能让更多的人,意识甚至直面所有被忽视或无视的矛盾。




今日互动


你在异乡还好吗?







稿费优,有意向者请加mu-mutong

添加请备注:作者,且附带作品


扫码关注,每日相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