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结核病如何使用糖皮质激素?

啰嗦探案 离床医学 2023-11-22

何为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

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何为正确、合理应用:

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

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品种、剂量、疗程、剂型及用法等明显相关。


应密切监测的不良反应

如感染、代谢紊乱(水电解质、血糖、血脂)体重增加、出血倾向、血压异常、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小儿应监测生长和发育情况。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结核的利弊:

有利因素:

糖皮质激素非特异性抗炎和抗毒作用能抑制病变区毛细血管扩张,降低其血管壁与细胞膜通透性,减少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

糖皮质激素可以稳定细胞内溶酶体膜,保护线粒体,减轻充血、渗出和水肿,减轻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变态反应所致的免疫损伤,同时能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

不利因素:

抑制细胞免疫功能,使结核分枝杆菌得以活跃增殖,导致病变加重。


使用原则:

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目前主张在达到治疗目的的情况下尽可能小剂量、短疗程,必要时使用大剂量。

小剂量→以泼尼松为例,<0.5mg/Kg/d。

短疗程→小于一个月。


一般为20—30mg/d。

疗程1-3个月。

尽量采用早晨一次性顿服的方法,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具体情况:

1.结核性心包炎:

早期在有心包积液的情况下,在积极抽取心包积液、化疗的同时,应常规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

目的:减少心包积液渗出,避免或减轻心包膜纤维粘连及增厚,避免心包缩窄而影响心功能。

剂量:泼尼松20-30mg/d。

减量方法:心包积液消失或厚度少于5mm、体温正常后可采用小剂量递减法,每周减1-2次。

疗程:总疗程不超过6周。


2.结核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主张早期在全身化疗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

目的:减少炎症渗出物、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并能改善脑脊液循环,减少椎管粘连梗阻,预防脑积水与脑软化。

剂量:泼尼松30-40mg/d。

减量方法:一般情况下在脑脊液蛋白<700mg/L时逐渐减少用量。

疗程:视脑脊液蛋白及颅压改善情况而定。


3.结核性胸膜炎及腹膜炎:

糖皮质激素不作为常规治疗。

只在全身化疗、积极抽积液后,高热等结核中毒症状无缓解,危及患者重要脏器功能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剂量:泼尼松20~30mg/d。

减量方法:体温正常后可采用小剂量递减法,每周减1~2次。

疗程:不超过6周。


4.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当肺内炎症渗出导致伴有低氧血症及高热时,化疗药物配伍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消除肺部炎症渗出,改善肺换气功能,缓解低氧状态、高热等中毒症状,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剂量:泼尼松30mg/d。

减量方法: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

疗程:不超过8周


下列情况需要慎重:

耐多药结核病;

艾滋病与结核病并发、结核病HIV感染者、结核分枝杆菌和HIV双重感染者;

肺结核并发糖尿病;

妊娠肺结核;

肺结核合并严重高血压;

结核病合并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临床注意的问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