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指南: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不想错过啰嗦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啰嗦探案”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一、定义
1.粒缺:
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
或预计48 h后ANC<0.5×109/L;
严重粒缺指ANC<0.1×109/L。
2.发热:
指单次口腔温度≥38.3 ℃(腋温≥38.0 ℃),或口腔温度≥38.0 ℃(腋温≥37.7 ℃)持续超过1 h。
粒缺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侵入。
二、流行病学
1.粒缺伴发热的流行病学:
超过80%的血液肿瘤患者和10%~50%的实体肿瘤患者在≥1个疗程化疗后会发生与粒缺有关的发热。
血液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常有较高的死亡率,其血流感染(BSI)的相关死亡率达7.1%~42%。
粒缺伴发热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感染部位不明显或难以发现,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低。
能明确感染部位者占50%左右,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其后依次为上呼吸道、肛周和BSI等。
我国粒缺伴发热的病原流行病学资料大多来源于BSI数据,与国外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以上。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
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包括:肠球菌、链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
病原谱因感染部位和危险因素不同存在差异。
总体而言,我国不同区域粒缺伴发热BSI的病原谱基本相同,但与医院其他科室存在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草绿色链球菌群从免疫功能正常群体血液分离出时可能被作为污染菌,但该菌在粒缺患者中可引起临床脓毒症的风险,因此不应被认为是一种污染菌,血液科不可忽视该菌群。
2.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粒缺伴发热患者超过半数的耐药菌从BSI中检出,而呼吸道感染的耐药菌检出率较低。
在分离菌株中,最常见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
尽管相当一部分的粒缺伴发热患者最终无法明确致病原,考虑到这类患者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尽早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粒缺伴发热患者的预后;
同时,运用多种病原学检测方法明确病原菌,对目标性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
三、诊断
1.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详细了解既往抗菌药物使用、耐药和定植情况,发现感染的高危和隐匿部位;
但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明确感染部位。
2.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查,至少每3 d复查1次;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感染相关指标的检查对感染诊断有提示意义。
3.微生物学检查:
至少同时行两套血培养检查,如果存在中心静脉导管(CVC),一套血标本从CVC的管腔采集,另一套从外周静脉采集。
无CVC者,应采集不同部位静脉的两套血标本进行培养,采血量为每瓶10 ml。
如果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仍持续发热,可以每隔2~3 d进行1次重复培养。
同时根据临床表现,对可能出现感染的部位进行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
除培养外,根据疾病情况,也应当进行其他微生物学检测,包括:
(2)血清学检测:
急性期血清学IgM抗体阳性对诊断有指导价值,恢复期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或IgM抗体由阴转阳具有回顾性确诊的价值。
但粒缺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底下,急性期血清学阳性检出率低。
血清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血清或分泌物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试验(GM试验)阳性对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有辅助价值。
(3)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
PCR和mNGS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出病原微生物,可作为病原学诊断的参考,但需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综合评估是否为致病菌。
PCR检测血液或组织中微生物DNA/RNA含量,对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疱疹病毒感染的诊断具有确诊价值。
基于mNGS通过分析临床标本中微生物的DNA/RNA含量与丰度来判断致病菌,有望提高病原检测的敏感性,缩短检测时间,对罕见病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优势。但该技术临床应用尚需解决许多问题,目前尚不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方法推荐。
4.相关感染部位的评估和影像学检查:
X线、CT、B超、PET-CT等。
四、患者危险分层和耐药评估
危险分层是粒缺伴发热患者治疗开始前的必要工作,对于后续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至关重要(表1),危险分层包括高危和低危患者,高危患者必须住院治疗,不符合低危标准的患者均应按照高危患者进行处理。
随着抗菌药物耐药问题日趋严重,粒缺伴发热患者在经验性治疗前,还应进行耐药危险因素评估(表2)。
五、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在危险分层和耐药危险因素评估后,尽快使用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治疗,而不必等待微生物学的结果,
其原则是:覆盖可迅速引起严重并发症或威胁生命的最常见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同时必须考虑本区域、本院及本科室感染的流行病学覆盖耐药菌,直至获得准确的病原学结果。
制定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评估患者(危险分层、感染部位、脏器功能、耐药危险因素)、细菌(当地及本单位、科室的流行病学和耐药监测数据)、抗菌药物(广谱、药物代谢/效应动力学、不良反应等)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具有杀菌活性、抗假单胞菌活性和安全性良好的广谱抗菌药物,并需注意与治疗原发疾病的药物(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之间是否存在毒副作用的叠加。
对于低危患者,初始治疗可以在门诊或住院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对接受门诊治疗的患者需要保证密切的临床观察和恰当的医疗处理,如病情加重须尽快住院治疗。
高危患者必须立即住院治疗,根据危险分层、耐药危险因素、当地病原菌和耐药流行病学数据及临床表现复杂性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
抗菌药物升阶梯和降阶梯策略的适应证及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的建议见表3。
鉴于目前国内流行病学数据,尤其是耐药菌比例和耐药谱的变化,经验性用药时,还应参照本地区、本院和本科室最新的耐药菌流行病数据、感染部位、药物在目标人群的药物代谢/效应动力学等,尽可能做到准确的经验用药。
对于既往发生过广泛耐药(XDR)细菌定植或感染的患者,初始经验用药更应慎重。
对于有产ESBL菌定植或感染病史及产ESBL菌感染高危患者,选择碳青霉烯类单药或β内酰胺类联合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治疗;
既往有CRE感染或定植患者初始抗菌药物选择可参考中国XDR共识及CRE共识。
六、抗菌药物的调整
在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应根据危险分层、确诊的病原菌和患者对初始治疗的反应等综合判断,决定后续如何调整抗菌治疗。
临床上,在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如果出现病情加重,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对于明确病原菌的患者,可根据所识别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窄谱抗生素治疗,检出细菌如属于耐药菌,应根据病原体及其MIC选择针对性抗菌药物,有条件的医院可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检测。
一般推荐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耐药菌感染,具体药物选择详见表4。
对于接受抗感染治疗72~96 h后,未能明确病原菌的患者,抗菌药物的调整流程见图1。
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考虑真菌、病毒和其他病原菌感染的可能,参照相关指南和共识尽早开始抗真菌和抗其他病原菌的治疗。
a有研究报道经验性治疗后退热72 h,血流动力学稳定,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消失,但ANC仍<0.5×109/L,可考虑停止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但宜严密观察24~48 h
▲图1 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治疗调整流
七、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
微生物学证实及临床证实的感染治疗疗程取决于特定的微生物和感染部位,详见表5。
八、抗菌药物预防给药的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