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差新疆 、东北回来持续高热的男子,元凶是?

啰嗦探案 离床医学 2023-11-22

引言:

以1个病例为基础,思考如何减少此类感染性疾病的误治?


病例汇报


患者,男,29岁 

主诉:因“寒战、发热11天”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每日热峰39℃,自服感冒清热冲剂治疗1天后发热无好转,体温40℃。

于***门诊查血常规:WBC不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嗜酸粒细胞计数减少。
给予头孢克洛抗感染3天后,躯干部出现红色皮疹,不痒,考虑药疹,予停药至皮肤科就诊,予氯雷他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1次/d 抗过敏,4天后皮疹无好转。

诊疗期间患者持续发热,体温39℃左右,伴头痛 、乏力 、全身肌肉酸痛,偶有咳嗽、纳差,于免疫科门诊查:
尿常规
白细胞 5-8/HP
ANA 、ANCA
正常
免疫球蛋白
IgA 5.3g/L增高,IgG、IgM正常
C3、C4
正常
CRP
84.8m g/L
胸片
未见异常

诊断“发热待查? ”,给予抗感染(具体不详 )后体温不降,病情无好转,收治入院。

既往史:患者否认头孢类过敏史。近期有外地出差史。

体格检查:躯干部可见暗红色皮疹,相互不融合,不痒,压之不退色。肺、心、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发热待查?

进一步完善检查:

血常规:
WBC5.6x 10*9/L,N%85%
,PLT302x10*9/L
CRP
84.8mg/L
血沉
55mm/h
PCT
正常 
尿常规
正常
肝肾功能、电解质
正常
结核T-SPOT
阴性
血培养
阴性
柯萨奇病毒抗体、CMV抗体
、EB病毒抗体IgM型,病毒核酸定量
均为阴性
定量均<500 拷贝/mL
ANCA;ANA 、抗dsDNA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可溶性抗原
阴性
甲状腺功能5项及甲状腺抗体
均正常
肿瘤标志物
不高
血 、尿免疫固定电泳
为多克隆性
未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区带
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血管超声、浅表淋巴结超声:正常。
超声心动检查: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 、三尖瓣轻度反流。

处理:
检查期间先后给予氨曲南 、美罗培南抗感染及对症治疗7天无效
持续高热 ,体温39℃左右,伴头痛。


突破点:
考虑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 、皮疹、头痛,再次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发病前1个月内曾去过新疆 、东北等地野外出差,疑似有虫媒叮咬躯干部位。

文献报道新疆是我国立克次体病的疫源地,复查外斐反应OX19(1:320)。
故怀疑立克次体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

变形杆菌OXk阳性率出现的规律再认识
血清学检查中变形杆菌OXk阳性率的出现随病程逐渐升高,
最早可于第4病日出现
第1周仅30% 阳性
第2周末为60%左右
第3、4周可达80%-90%
当发病初期数日即给予抗生素,滴度可延迟出现,且有10%的患者并不出现变形杆菌OXk阳性。 
故在OXk阴性时应多次复查, 同时OXk阴性亦不能排外恙虫病。
目前外斐试验阳性率较低,对诊断恙虫病无特异性且敏感性较低,因此对恙虫病的诊断只能作为参考指标。

调整治疗:
立即换用米诺环素,首次剂量为0.2g,以后每12小时服用0.1g。
1天后,体温正常。
3天后,复查血常规正常,CRP正常。
5天后,治愈出院。
出院后1个月到当地医疗机构查立克次体抗体 IgG>1:128,支持立克次体感染诊断。
病例参阅崔洪等.《立克次体感染发热一例》.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4年12月第41卷第6期



误诊原因分析

询问病史不详尽,体格检查不细致。

患者就诊时医师很少就患者发病前3周内是否有野外活动这一较为重要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详尽的询问,进行的体检亦大多局限于胸腹部的检查。

而恙虫病典型的皮肤焦痂或溃疡不疼不痒,且多位于会阴、 腋窝等较为隐蔽的部位, 患者很少发现皮肤溃疡 、焦痂和淋巴结的肿大。
女患者不愿配合体检等也易误诊。

焦痂和溃疡:为该病特征之一,见于65%-98%病人。
有人比较了Boryoung和Karp这两种基因型的临床特征的差异,认为焦痂和皮疹出现的频率可能与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有关。

警示 
目前, 随着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的加强如使用杀虫剂、特效抗生素、斑疹伤寒疫苗, 经济和生活条件改善等, 斑疹伤寒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是, 地方性斑疹伤寒散发流行始终没有间断过。
国内有包括云南在内的 18个省、区、直辖市报告或血清学发现本病。

常见误诊的疾病种类

立克次体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早期普遍表现为高热、头痛、浑身不适、虫咬原发病灶、淋巴结肿大、部分有疹子等非特异临床症状, 末梢血白细胞检查往往偏低或正常。因此临床上很容易造成误诊。

来源:廖云珍等.恙虫病误诊原因分析.广东医学2010年2月第31卷第4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