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细菌性疾病的目标治疗:主要病原菌的抗菌药物选择

啰嗦探案 离床医学 2023-11-22

抗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
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1.干扰细胞壁合成

人体细胞无细胞壁。

细菌(支原体除外)具有细胞壁,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虽有不同,但其主要成分均有肽聚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共价结合,抑制其转肽酶、内肽酶和羧肽酶的活性后,阻碍肽聚糖的交叉联结,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丧失屏障作用,使细菌在相对低渗环境中变形、裂解而死亡。


2.损伤细胞膜功能有两种机制:

①某些抗生素分子(如多黏菌素)呈两极性,其亲水性端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结合,亲脂性端与细胞膜内磷脂相结合,导致胞膜裂开,胞内成分外漏,细菌死亡;

②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类结合,酮康唑抑制真菌细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均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细菌细胞膜缺乏固醇类,故作用于真菌的药物对细菌无效。


3.抑制蛋白质合成

抗生素多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其作用部位及作用时段各不相同。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单位,氯霉素、红霉素和林可霉素类等则主要作用于50S亚单位,导致细菌蛋白质合成受阻。


4.影响核酸和叶酸代谢

抗生素可通过影响细菌核酸和叶酸代谢发挥抗菌作用。

如利福平特异性地与依赖DNA的RNA聚合酶结合,抑制mRNA的转录。

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细菌DNA旋转酶而抑制细菌繁殖。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化学结构相似,两者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二氢叶酸合成减少,影响核酸的合成,抑制细菌繁殖。

甲氧苄胺嘧啶(TMP)与二氢叶酸分子中的蝶啶结构相似,能竞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四氢叶酸的生成受到抑制。因此,TMP与磺胺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细菌性疾病的目标治疗

细菌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应用需要有较肯定的临床诊断,最好能有病原微生物的证实。

已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细菌性疾病,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其体外抗菌活性,药动学参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细菌耐药性以及药物价格等综合考虑,并需考虑患者年龄(如婴幼儿、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等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等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1期 
2.医学微生物学/李凡,徐志凯主编.-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临床药物治疗学.感染性疾病/颜青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