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热→好转→发热→好转→发热,致病原因为哪般?

离床医学 2023-11-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予果微码 Author 市场部


现病史

患者周某某,男,45岁,因“发热4天”就诊。

主诉:患者于2020年7月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畏寒,无寒战,最高体温39.4℃,于我院发热门诊就诊;
予氨咖黄敏胶囊、蒲地兰口服液、布洛芬口服,症状仍反复;遂于2020年7月12日再次于我院发热门诊就诊。复查胸部CT见右中肺少许慢性炎症,门诊遂以"发热查因:新冠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肝炎?"收住隔离病房。

既往病史


“乙肝病毒携带者”病史10年。纳差一月余,近一月体重下降12斤;

否认结核等传染病病史;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


 发热,生命体征稳定; 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 第7、8、9段胸椎压痛; 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


◆ 血常规、疟原虫、降钙素原、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真菌GM实验、真菌G实验、风疹病毒IgM、人类巨细胞病毒IgM、肥大-外斐反应、ANA多肽抗体谱、输血前四项、血糖、肾功能、心肌酶、肿瘤三项、大便常规、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 7月14日培养:血培养未培养出细菌;

◆ 7月14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79.00U/L,谷草转氨酶72.00U/L,总蛋白65.40g/L,总胆红素12.70umol/L;◆ 7月19日脑脊液常规:白细胞数目29.00×10^6/L,多个核细胞百分比19.10%,单个核细胞百分比80.90%;◆ 7月19日脑脊液生化:氯123.00mmol/L,葡萄糖3.08mmol/L,腺苷脱氨酶5.00U/L;脑脊液蛋白定量1240mg/L; 7月19日抗酸染色:脑脊液抗酸染色未找到结核杆菌;革兰氏染色未找到细菌;墨汁染色未找到隐球菌;

治疗前胸椎CT、MRI


初期治疗

提示颅内感染,遂转入我科治疗,7月20日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患者体温明显好转,但抗病毒治疗10天(体温持续正常1周)后继续发热;◆ 8月3日复查脑脊液常规:白细胞数目28.00×10^6/L;◆ 8月3日复查脑脊液生化:氯124.00mmol/L,葡萄糖2.44mmol/L,腺苷脱氨酶2.00U/L,脑脊液蛋白定量470mg/L;提示抗病毒无效,考虑不是病毒性脑膜炎,此时患者胸部疼痛明显;◆ 8月4日胸椎MRI提示:胸8及9椎体内片状高信号,终板变性?感染性病变待排,建议复查。请脊柱外科会诊,考虑脊柱结核,从一元论考虑,颅内不排除结核性脑膜炎;


调整治疗

 8月6日mNGS检测:因患者其他检测(结核抗体、结核T细胞感染实验、血沉)均不支持结核,所以同时做了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结果提示羊布氏杆菌感染(8月6日送检,8月8日结果回报);

 8月9日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 血布氏杆菌IgG抗体遂复查布氏杆菌抗体阳性(8月9日送检,8月14日结果回报),考虑布氏杆菌脊柱炎及布氏杆菌脑膜炎,8月10日予停抗结核治疗,予抗布氏杆菌治疗(多西环素0.1g bid,利福平 0.6g qd);

疗效评价

患者所有症状均逐渐好转,未再复发(用药后不再发热;患者头痛症状予抗布氏杆菌治疗后明显改善;患者背部疼痛从明显疼痛,到活动后才有疼痛,到转身起床才疼痛,到完全不痛;患者饮食精神状态、肝功能逐渐恢复);◆ 8月16日复查脑脊液常规白细胞数目12.00×10^6/L,多个核细胞百分比0%,单个核细胞百分比100%;◆ 8月16日脑脊液生化氯124.00mmol/L,葡萄糖3.31mmol/L,腺苷脱氨酶0.01U/L;◆ 8月16日脑脊液蛋白定量420mg/L;◆ 2020年9月6日复查胸椎CT提示与2020年8月5日的CT片对比胸8、9、10椎体骨质破坏范围较前缩小,提示病变较前好转,余况同前。遂予患者带药出院治疗,抗布氏杆菌治疗3月后复查。

治疗后胸椎CT、MRI


最后诊断


1.布氏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查提示羊布氏杆菌感染,血布氏杆菌IgG抗体阳性。予抗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后发热头痛症状明显好转,未再复发)。2.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查提示羊布氏杆菌感染,血布氏杆菌IgG抗体阳性。胸椎MRI示胸8及9椎体内片状高信号,终板变性?感染性病变待排,建议复查。予抗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后背痛症状明显好转)。
验与体会



羊布氏杆菌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北方牧场常见,但在南方少有见到,常为局部散发,见识不多,故在南方诊断较难。从这个病人诊治过程可知,历经曲折治疗从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肝病科→神经内科,其间还有脊柱外科协助诊疗。在抗感染方面用药,从抗病毒→抗结核→抗羊布氏杆菌,病情才得以控制。病人的病情也是复杂多变,发热→好转→发热→好转→发热,影响用药疗效的判断,甚至于在抗布氏杆菌治疗半月后,患者体温明显得到控制后,仍担心患者体温再次复燃,也深刻体会到了波状热的特点(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不常见+病情多变,增加了诊断难度,好在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找到了元凶,基因检测结果出来,也是半信半疑,直到患者体温很稳定不复发,患者头不痛、背不痛,复查胸椎CT、胸椎MRI有好转,才肯定患者就是这个病无疑。高通量基因检测在这个病例的诊断中取了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基因检测,也许这个病人还在抗结核治疗。结合之前的一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还是很准确,误差小,而且对诊断的帮助真的很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