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临床案例 | 棘手的双肺病变

离床医学 2023-11-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予果生物 Author 市场部


一、病史介绍




  • 基本信息:女性,67岁,陕西定边人,职业农民,于2020-6-29日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主诉:反复咳嗽20年,加重5月。
  • 现病史:近20年来患者毎到冬春季节交替或受凉后出现咳嗽、干咳为主,间断感胸闷气短,无发热、寒颤,无咯血、胸痛,无消瘦、乏力,无盗汗等症状。反复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改善后出院。5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胸闷、气短明显加重,伴发热,最高体温37.8℃,伴盗汗、乏力、纳差,当地医院住院治疗20余天,症状改善不明显,体温控制不佳,就诊我院我科。
  • 既往史及个人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史。否认吸烟史。否认发霉食物及禽类接触史。30年前因“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中有输血,具体不详。

二、入院检查




体格检查

  • T 37.5℃   P 106次/分   R 28次/分   BP 128/85mmHg
  • 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 9.38*10~9/L  N 66.6%  PLT 296*10~9/L   HB127g/L

  • 生化常规:K 3.3mmol/l Na 132.9mmol/l 肝功能 肾功能正常。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正常。
  • 炎症标志物:ESR 60mm/h  CRP 65.80mg/L
  • 尿常规、粪便常规(-)
  • G实验(-)
  • T-SPOT A/B 1/2(-)
  • 肿瘤标记物(CEA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NSE 23.02ng/ml(↑)
  • 自身抗体  ANA 阳性 滴度1:100  
  • 血气分析:PH 7.455  PCO2 34.3mmHg  PO2 114mmHg  Lac 1.7mmol/l

辅助检查

  • 心电图:正常。(HR 98次/分)

  • 心脏彩超:主肺动脉增宽(主肺动脉内径 35mm),EF 70.37%。
  • 腹部彩超: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占位性病变。
  • 胸部CT:左上叶尖后段结节影,大小4.05*2.0cm,伴多发钙化,双下肺多发渗出,以右下肺为著。双侧胸膜增厚。双侧胸腔未见积液。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患者老年女性,否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慢性病程,病程20余年,主要表现为咳嗽,干咳为主,毎于冬春季节交替或受凉后出现,对症治疗可好转。近5月来再次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症状,且渐进性加重,伴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纳差等症状。查体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查血象轻度升高,炎性指标ESR、CRP明显增高,肺CT见左上肺结节、双肺多发渗出实变影。针对患者双肺病变,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考虑如下:
1. 结核感染?患者目前存在咳嗽、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纳差等结核中毒症状,影像学见左上肺结节、内多发钙化,双肺多发渗出实变、但以背段及下肺为主,纵膈多发钙化淋巴结,影像学病灶均为结核好发部位、且存在陈旧性肺结核基础,故结核感染可能性大。拟患者病情稳定后,进一步气管镜检查。
2. 真菌感染?患者外院抗感染治疗20天,但复查胸部CT双肺病灶无吸收,存在广谱抗菌素暴露史,存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完善气管镜后肺泡灌洗液送检GM、真菌培养等,进一步明确。
3. 肿瘤性疾病?患者左上肺结节,虽病灶内多发钙化影、但外院查血CEA、NSE均升高,本次入院后查CEA正常、NSE升高,故不除外结核瘢痕癌。或淋巴瘤、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等。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 6月29日患者对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过敏,经验性选用莫西沙星联合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
  • 6月30日加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
  • 7月1日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声带未见异常,气管黏膜光滑,软骨环清晰,隆突锐利,气管内可见脓性分泌物,吸引后见气管通畅,黏膜轻度水肿,左右主支气管内可见干酪样分泌物,左侧各叶段开口通畅,黏膜轻度水肿,右上叶管腔通畅,右中叶黏膜肿胀致管腔明显狭窄,右下叶可见干酪样分泌物,黏膜肿胀。
  • 于右中叶、右下叶灌洗。肺泡灌洗液送检细菌培养、抗酸、真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及检测、GM实验、脱落细胞学检查并外送NGS。

  • 患者气管镜下呈支气管结核表现,加用异烟肼静滴,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

  • 7月2日  肺泡灌洗液    送检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及检测阳性
  • 送检浓缩集菌 找到抗酸杆菌3+
  • 送检脱落细胞学检查 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柱状上皮细胞,未查见恶性细胞。
  • 患者抗酸阳性,具有传染性,依据传染病法规定,转至结核病定点医院继续治疗。于2020-7-2日办理出院。
  • 7月4日  外送NGS结果回报:结核分枝杆菌,置信度高;烟曲霉菌,置信度中,均与临床诊断相符。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1.继发型肺结核双肺菌(+),初治

2.肺部感染(烟曲霉菌) I型呼衰

3.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血症

4.阑尾切除术后

诊断依据:

1. 患者老年女性,慢性病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纳差等症状;

2. 肺CT见左上肺结节、内多发钙化,双肺多发渗出实变、但以背段及下肺为主,纵膈多发钙化淋巴结,肺部病灶均位于结核好发部位、且存在陈旧性肺结核基础;

3.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左右主支气管内可见干酪样分泌物,右下叶可见干酪样分泌物。余管腔黏膜水肿,部分管腔狭窄;

4. 肺泡灌洗液结果回报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及检测阳性,送检浓缩集菌找到抗酸杆菌3+,肺结核诊断明确;

5. 临床考虑该患者外院抗感染治疗20天,但复查胸部CT双肺病灶无吸收。有广谱抗菌素暴露史,经治疗病灶无吸收,考虑存在真菌感染可能性大;

6. NGS回报:结核分枝杆菌、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故患者双肺多发病灶考虑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

六、经验与体会




长久以来,结核的诊断一直依靠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涂片和培养技术。虽然培养仍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但阳性率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近年来出现了多种结核病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如分子诊断技术Xpert等,是近年来的重要突破,但其敏感度仍低,在结核诊断中仍需要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NGS是一种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对比DNA或RNA样本的碱基对进行快速测序。作为新兴的分子诊断一员用于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该患者以双肺多发病变收住入院,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点,考虑结核、真菌感染可能性大,但完善G实验、GM实验、T-SPOT均为阴性,痰液培养、痰真菌培养、痰抗酸均为阴性,临床明确诊断难度较大,经验性治疗效果不易评估。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呈支气管结核改变,灌洗液Xpert及抗酸均为阳性,临床确诊结核;但真菌感染临床诊断不明确,一直无实验室检查支持。NGS回报证实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与临床相符合。


参考文献:

[1].周晛,艾静文,崔鹏等. 二代测序技术对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 中国防痨杂志,2018,40[2]:153
[2].王森,张文宏.结核病诊断技术新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16,11(3):188-192

您的收获是什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