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为退伍军人杆菌(军团菌)肺炎?学习影像学表现?

啰嗦探案 离床医学 2023-11-22


怀疑是它?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某些线索可提示军团菌感染:
①持续高热超过40℃;
②头痛、意识障碍或腹泻;
③痰革兰染色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而微生物很少;
④低钠血症;
⑤血清肌酶升高;
⑥血尿;
⑦对β-内酰胺类和(或)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通常,当临床上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伴全身中毒性表现、反应淡漠,以及与局限性肺部异常不成比例的发热、呼吸困难,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结合上述线索,应考虑军团菌肺炎。
对具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如吸烟、慢性肺病和免疫抑制患者,也应注意排查。
它是谁?

军团菌是一种兼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致病菌,能侵入人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水生环境中的原虫中并寄生(巨噬细胞和阿米巴为两种主要的相关宿主细胞)

人类感染常与吸入气溶胶中军团菌数量、菌株毒力的大小以及机体的抵抗力有关。

军团病1976年首次在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年会期间爆发,从尸检组织中分离出病原体并将其命名为军团菌,自此世界各地均有该病爆发流行的报道。

发病机制

含大量军团菌的气溶胶吸入后,直径小于5μm的颗粒可直接进入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
借助Ⅳ型鞭毛、热休克蛋白和外膜蛋白,军团菌黏附于宿主细胞。
被吞噬后,可阻止肺泡巨噬细胞内吞噬体-溶酶体融合,从而逃避灭活,进而大量繁殖导致宿主细胞死亡,军团菌释放后又引起新一轮的吞噬及释放。
感染后产生的毒素以及某些代谢产物和酶类可造成组织损伤,而相关因子可经支气管、淋巴管及血液播散到其他部位,引起肺外多系统损伤。

细胞介导免疫是人军团菌肺炎的主要防御机制。
T淋巴细胞激活后的吞噬细胞则对军团菌有抑制杀伤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可增强效应细胞活性,有助于清除军团菌。
中性粒细胞对军团菌杀伤作用有限。
特异性抗体及补体对吞噬细胞吞噬军团菌起促进作用。
但体液免疫无直接杀伤作用。
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肺炎主要影响肺部,为严重的肺炎和支气管炎,亦可导致全身多系统的损害。
军团菌肺炎(Legionella pneumonia)是由军团杆菌引起的以肺炎表现为主,可能合并肺外其他系统损害的感染性疾病,是军团(Legionnaires’ disease,LD)的一种临床类型。

光镜下,肺部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多中心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肺泡炎及急性渗出性肺泡损害。
肺泡腔内纤维蛋白、炎症细胞渗出,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水肿,严重者有肺实质的破坏。
免疫力低下者病变严重,可发生广泛的肺泡损害伴透明膜形成。
病例影像学习要点

Thoracic Imaging Features of Legionnaire’s Disease

1.在胸片上,军团菌肺炎通常表现为斑片状的单叶病变,并可进展为融合性阴影。
2.军团菌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往往滞后于临床改善。
3.军团菌肺炎最常见的胸部CT表现为多叶或多节段、界限清楚的空腔,并伴有毛玻璃阴影。
4.尽管在胸片上不常见,但军团菌感染患者的胸部CT上偶尔可以发现少量的胸腔积液和淋巴结病变。

病例1

42岁,男性,干咳,发热,寒战,乏力4天。
(A)胸片:右下肺叶内侧实变,并支气管充气征。
(B)随后CT:右下叶实变。

病例2

73岁,男性,长期大剂量强的松治疗后,出现发热、干咳。
(A)首次胸片:右上叶实变。
(B)随后胸片:大叶性恶化。

病例3

58岁,健康男性,呼吸短促、咳嗽、咳绿色痰。
(A)胸片:左肺内致密实变,主要在上叶,并有少量左侧胸腔积液。
(B) 5天后胸片:原来的左肺内出现新的空腔,并有少量的胸腔积液。
(C)同日胸部CT:左上叶实变内复杂的空腔,伴壁、腔内结节及分隔。左侧有少量胸腔积液,呈侧移。

Chest CT on the same day as the follow-up radiograph demonstrates complex cavitation with mural and intracavitary nodularity and septations within the consolidated left upper lobe. There is a small left pleural effusion that tracks laterally, indicating that it is at least partially loculated.


病例4

43岁,免疫功能低下男性,突然发热、寒战、乏力、干咳和心悸。
(A)胸片:左上肺有界限分明的阴影。
(B) CT:左上肺叶有2.9 cm边界影,支气管充气征及周围毛玻璃样阴影。

病例5

81岁,女性,发热,肌痛,全身无力,食欲减退3天。
(A)胸片:右侧中下肺斑片状影。
(B) 2天后胸片:空腔恶化,尽管临床改善和白细胞下降。
(C) CT:右下叶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

病例6

65岁,男性,呼吸短促,嗜睡,发热。
(A)胸片:左侧肺中实变及右侧下叶侧面斑片状影。
(B)3天后X线片:左中肺实变加重,右下叶空腔病变加重,临床虽有所改善。

病例7

70岁,男性,B细胞淋巴瘤化疗后,乏力,气短1周。
(A) CT:上叶多发小结节斑片状阴影。
(B) CT:双基底部实变。

病例8

92岁,男性,呼吸急促,咳嗽2周。
(A)胸片:多叶受累,双基底斑片状阴影。
(B)随后CT:右下叶上段及左下叶不规则斑片状影。

病例9

62岁,男性,腹泻,乏力,发热。
(A)初次胸片:右上肺叶阴影。
(B) CT:中央为磨玻璃样阴影,周围为密集的新月形或环状实变,为“反晕征”。

病例10

82岁,女性,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史,咳嗽、发热5天。
胸片:双肺中下部有气腔病变,双侧有少量积液,左侧多于右侧。

病例11

64岁,女性,无脾病史,全身无力、头痛和干咳1周。
(A)胸片:右肺下叶片状阴影,右肺门高密度影。
(B)随后CT:右下叶斑片状实变及右肺淋巴结增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