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脂肪栓塞综合征
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脂肪栓塞综合征
CT肺血管造影(CTPA)显示双肺弥漫磨玻璃影(图2,图3),肺动脉未见充盈缺损。
9月25日肺部CT示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影,下肺为著,两下肺可见局灶性结节和实变影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特殊物质接触史。
呼吸24次/min,血压110/60 mm Hg。意识清楚,前胸及腋下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率90次/min,律齐,P2>A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右下肢夹板外固定,右下肢肿胀,活动受限。
右胫腓骨骨折、肺栓塞、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可能。
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双肺下叶支气管少许陈旧血性分泌物。BALF色清,细胞总数80×103/ml,巨噬细胞为0.82,淋巴细胞为0.12,中性粒细胞为0.06。
后转骨科进一步手术治疗。
2009年10月2日肺部CT示双肺磨玻璃影较前明显吸收,两下肺结节和实变影基本吸收
讨论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创伤患者(尤其是长骨骨折)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于骨折后2~ 4 d,病情严重。
凡具备主要标准2项以上或主要标准1项及次要标准或参考标准4项以上即可确诊。
结合有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病史,以及发热、皮肤出血点、双肺弥漫性渗出影和低氧血症。具备Gurd标准中的两条主要标准和1条次要标准和两条参考标准,整个临床过程基本除外感染、过敏、结缔组织病等所致间质性肺炎,因此应该可以诊断FES。
FES的病理生理机制,大多数学者认为由骨折创伤处脂肪滴进入血流,引发肺血管机械性阻塞。同时刺激血管,并释放组胺等介质,引发肺毛细血管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发生弥漫性间质性和肺泡性肺水肿,引起化学性和出血性肺炎,甚至ARDS。
FES的肺部影像学特征是与其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的病生理改变相一致的,最常见的表现为肺水肿、肺出血和肺小叶不张。
胸片在本病诊断上虽然重要,但其表现无特异性且多变。早期或轻症者X线可以正常,或者两肺散在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严重者两肺广泛分布斑片状或融合性大片密度增高影,呈"暴风雪"样改变。病灶多发生在中下肺野,经治疗后大多数3~ 7 d内消失。
仅个别文献报道了肺脂肪栓塞时CTPA可见到局限性肺动脉充盈缺损,而大多数患者CTPA未见明显肺动脉充盈缺损,这可能与脂肪栓子较小,且在血液循环内被水解有关。
本病例影像与文献报道相一致,X线胸片可见双下肺"暴风雪样改变",CT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磨玻璃影和双下肺局灶性小叶间隔增厚和实变影,病变以中下肺分布为著,且CTPA未见肺动脉充盈缺损。
由于肺脂肪栓塞与ARDS发病机制存在相似之处,因此,严重病例二者难以鉴别。
因此对于严重下肢骨折或骨盆骨折患者,无明显胸部外伤史,突发呼吸功能衰竭、低氧血症骨折或创伤后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双肺弥漫磨玻璃影者,CTPA阴性排除肺动脉血栓栓塞时要考虑到FES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