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一、定义
肌少症最初的定义只是基于肌肉质量和数量的降低,现在的研究更加强调肌力的重要性,以及由于肌肉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躯体功能下降。自2016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正式定义肌少症为一种疾病,代码ICD-10-CM(M62.84)。肌少症的核心元素是骨骼肌质量下降,特点是由此导致的躯体功能障碍。临床中常见因增龄导致的原发性肌少症以及因慢性疾病或活动能力减退导致的继发性肌少症。本共识中的肌少症指增龄相关的老年人原发性肌少症。
二、流行病学
既往肌少症的定义、诊断标准以及测量技术不统一,研究人群背景具有差异性,导致不同研究中肌少症的患病率差异很大。美国60~70岁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5%~13%,>80岁为1l%~50%。亚洲国家使用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4标准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肌少症的患病率为5.5%~25.7%,男性高于女性(男性5.1%~21.0%比女性4.1%~16.3%)。在4项超过1 000例参与者的研究中,肌少症患病率为7.3%~12.0%。近年来,中国人群肌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为5.7%~23.9%,不同地区、不同性别老年人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且随增龄患病率显著增加,社区人群患病率低于医院、养老院,农村显著高于城镇。
三、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
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较多。首先与增龄密切相关,随增龄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激素水平改变,均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丢失。其次,长期卧床、久坐、长期酗酒吸烟、膳食摄入能量、蛋白质及维生素不足、原有的慢性疾病、手术、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多器官衰竭、某些药物治疗等因素均可导致肌少症的发生。其中,原发性肌少症只与年龄相关,继发性肌少症多与运动、营养、疾病相关。
随着对肌少症病因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对于以下发病机制的观点较为认可:进行性α运动神经元及运动单位减少,去神经支配肌纤维和健存运动神经元联系,导致一个α运动神经元支配更多肌纤维;骨骼肌蛋白合成和(或)代谢失衡,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泛素-蛋白酶水解系统异常所致;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骨骼肌细胞内一系列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异常,从而引起骨骼肌萎缩和减少;骨骼肌细胞凋亡增加和卫星细胞数量减少及功能下降、炎性细胞因子增加等。
四、常用评估方法
(一)筛查病例
建议使用肌少症五项评分问卷(SARC-F)或肌少症五项评分联合小腿围问卷(SARC-CalF)先进行筛查。建议肌少症筛查小腿围界值为男性<34 cm,女性<33 cm;SARC-F评分≥4分为筛查阳性,SARC-CalF评分≥11分为筛查阳性。
(二)肌肉质量评估
双能X线吸收法(DXA)使用广泛,放射暴露量低,可清晰区分不同组织成分,短时间内出具可重复测定的四肢骨骼肌量(ASM)数据。缺点是设备非便携式,不能在社区中广泛使用,不同DXA设备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DXA法测出的男性肌肉质量<7.0 kg/m2、女性<5.4 kg/m2被认为肌肉质量减少。
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技术无创、廉价、操作简单、便携、功能信息丰富,近年来常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BIA主要通过生物电传感器采集和测量组织细胞的电阻抗变化,推算出个体的脂肪体积与全身肌肉质量,但其结果的精确性严重依赖于算法。BIA法测出男性肌肉质量<7.0 kg/m2、女性<5.7 kg/m2为肌肉质量减少。
此外,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和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常见的肌肉质量评估影像学手段,但设备庞大,不能移动,费用高昂,缺乏低肌量的测量界值,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推荐1:双能X线吸收法是测量肌肉质量的金标准,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相对简单便捷,更适用于社区和医院广泛筛查和诊断。
(三)肌肉力量评估
精确有效的肌力测定方法较少,推荐使用握力计测定上肢握力作为肌少症评估诊断的首选指标。测量时左右手分别测量3次,取最大值,男性<28 kg、女性<18 kg通常为肌肉力量下降的截点值。由于受人群和种族的影响,建议截点值应根据特定的人群具体制定。
因手部外伤、残疾、指关节炎等无法测握力时,可使用5次起-坐试验,记录从坐姿到起立5次所需的时间,作为测定肌肉力量的替代方法。
推荐2:用握力计测定上肢握力是评估肌肉力量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四)躯体功能评估
躯体功能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速、6 min行走试验、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等。步速测试是指个体从移动开始以正常步速行走4 m或6 m所需时间,能反映个体的体力水平,速度越快者体能水平越高。由于老年人短距离步速的测量影响因素较多,本共识推荐使用6 m步速测量方法,诊断界值为<1.0 m/s。
推荐3:使用6 m步速测量作为躯体功能最常用的评估方法。
五、诊断标准与流程
我们国家对肌少症的关注起步较晚,综合医院专科化明显,对肌少症认识不足,尚未归入某一学科领域。诊断肌少症需结合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及躯体功能状况三者情况,其中肌肉质量下降是核心元素,考虑基层医疗机构测量肌肉质量有困难,建议应用BIA测量ASM,综合医院可以通过DXA进行测量。具体诊断标准流程见图1。
六、干预治疗
(一)运动干预
国内有关肌少症的干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逐渐增多。表1总结了12项关于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普遍推荐以抗阻力训练为基础的运动干预作为肌少症的一线治疗方案,推荐干预的频率为2~3次/周,干预时间为30 min/次及以上,至少持续12周(有两项研究持续8周)。国内多数研究认为运动干预对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有积极改善作用,并可以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步速。表1中所有研究均认为运动干预可以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力量,无明显运动禁忌证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均应进行有规律的运动训练。运动干预的类型推荐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平衡训练。
运动训练场地应宽敞、安静、通风、温度舒适、光线良好,配备相应的训练器械,包括常规的弹力带、哑铃、沙袋、弹簧、健身车、运动手环。各训练器材之间应相隔足够的空间,避免互相干扰。配备干预记录日记卡并有专人负责记录。配备相对健全的生命体征判断仪器:血压计、心电图机、指氧饱和度监测仪,配备并发症处置场所及相关设备:酒精、碘伏、纱布、绷带、胶布、吸氧设备、除颤仪、担架、轮椅、急救车等。
1.热身:
进行主体运动训练之前应进行3~5 min热身运动,一般选择慢走和关节活动,以调整身体机能和状态,从而增加运动的效能,减低运动中肌肉、韧带、关节因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2.抗阻运动:
(5)运动使用的器械:可以采用弹力带、绑腿沙袋、哑铃等,根据患者体重制定相对安全的重量阻力。
3.有氧运动:
(3)运动强度:有氧运动中应监测心率的变化,维持运动时的心率在中等强度(极限心率的50%~80%)。老年人常多病共存,多重用药,尚需结合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运动耐量评估、RPE量表评分等结果,作为制定目标心率的客观参考指标。另外一种运动强度评估方法是推荐老年人初始有氧运动强度从2~3个代谢当量(METs)开始,观察运动中及运动后的心率、血压和疲劳等生理反应。当适应该运动强度后,在干预技术从业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差异性,逐渐增加患者有氧运动的训练强度。
4.平衡训练:
可帮助肌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保持身体稳定性,降低跌倒风险。
此类运动可分为:
②单腿站立训练方法为睁眼或闭眼,双手叉腰或扶椅背,一腿弯曲,一脚站立,站立时注意力专注于脚底。
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组合、交换运动方式,以免长期的单调运动训练引起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疲劳。
5.休息与放松:
完成连续的抗阻训练、有氧训练及平衡训练后,应慢走2 min,拉伸当日锻炼主要肌群关节,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运动干预的持续规律进行。
6.不良事件及处理:
推荐4:对所有在基层医院或综合医院确诊为肌少症且无运动训练禁忌证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ASMI、肌肉力量和步行速度。
推荐5:推荐有氧训练、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及祖国传统体育项目等训练方式有机结合,运动干预应当联合营养干预。
推荐6:首次运动训练前应详细询问病史,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相应的辅助检查,做好病情评估,并记录在患者个人档案中。首次开始运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运动干预的获益、风险、禁忌及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每次运动训练开始前应测量各项生命体征,使用Borg量表对患者运动前呼吸和疲劳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在运动训练日记卡中。
推荐7:运动过程中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SpO2以及疲劳情况。
推荐8:运动后应询问患者的主观疲劳程度,通过Borg量表评估患者的呼吸及疲劳水平,记录血压、心率及SpO2,根据各项参数及有无不良反应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二)特殊人群的运动干预方案
1.心肺功能障碍人群:
心肺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前应由专业的运动训练医生进行运动应急试验,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从而选择合适的运动器械,制定可耐受的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及持续时间。采用分段间歇性运动方式及渐进性训练方式,运动中及运动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自感劳累程度及呼吸困难量表,评估患者能否耐受该运动强度,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肥胖人群:
建议增加训练的频率、时间、强度,运动时间增加至45~60 min/d、5~7次/周。初始抗阻训练强度可在低强度阻力训练(40%~60%1RM)基础上适当增加5%~10%1RM,后期逐渐增加至高强度阻力训练(60%~80%1RM)。增加大肌肉群训练,增加总的能量消耗,在保证患者训练安全性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训练依从性。
3.平衡障碍人群:
建议增加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太极拳等,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群的平衡控制能力。
(三)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可与肌少症同时发生。营养不良及其导致的肌蛋白合成降低是引起肌少症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原因和强预测因素[42],也是其干预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年肌少症患者均应使用营养评估量表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肌少症患者在自由进食的同时,需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
推荐老年人增加含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和其他富含亮氨酸的食物(如黄豆、花生等);肌少症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 g·kg-1·d-1,其中动物蛋白等优质蛋白质比例需达到50%以上;而对于合并严重营养不良的肌少症患者每日蛋白质则需要补充到1.5 g·kg-1·d-1以上。需将每日蛋白质的摄入平均分布于三餐中,均衡分配比集中在单餐能获得更大的肌肉蛋白质合成速率,如果需要额外蛋白质补充,应在餐间补充。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消化和吸收利用率高,在日常膳食和运动的基础上,每天额外补充2次,每次摄入15~20 g乳清蛋白对预防老年人肌肉衰减和改善肌肉力量和强度具有良好作用。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是蛋白质调节中的关键活性代谢产物,抗阻力训练联合HMB补充对于老年人肌少症具有预防与治疗作用,推荐老年肌少症患者每日补充3 g HMB,尤其是久坐或卧床的老年人。
低血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浓度与老年人运动能力降低有关。n-3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与其他营养物质联合使用能使老年人肌力和肌肉蛋白的合成能力显著提高、运动能力改善。每日补充3 000 mg的DHA外加一定量的EPA(最少800 mg/d)可能是对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产生有益作用所必需的,而低于此剂量可能不会产生明显益处;目前对于DHA和EPA的最佳配比尚不明确,需要更多的研究去验证。
维生素D补充可以明显增加肌力,尤其是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50 nmol/L的患者及老年人群中;而对于不存在维生素D缺乏者,额外补充未出现明确的活动能力改善。因此,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D,结合患者血清25(OH)D的浓度指导维生素D的补充更有意义,当血清25(OH)D<50 nmol/L时可予以补充。对于70岁以下的人群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通常为15 μg/d(600 U/d),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20 μg/d(800 U/d),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在维持25(OH)D水平上具有相同效果。
单纯饮食干预通常不能为老年肌少症患者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在饮食干预基础上,当肌少症患者进食量不足推荐目标量(20~30 kcal·kg-1·d-1)的80%时,推荐口服营养补充(ONS)。ONS可有效预防身体衰弱老年人的肌肉衰减和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肉质量、强度和运动能力。ONS制剂摄入量为400~600 kcal/d,应在两餐间或运动后服用,或50~100 ml/h啜饮,根据患者合并症选择不同营养配方的ONS制剂。
营养补充与运动干预相结合是维持肌肉功能的强有力措施。我国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研究证实,经过12周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营养补充+抗阻训练),患者肌肉质量显著改善,炎性指标降低。因此,提倡老年肌少症患者营养干预与运动锻炼相结合。
推荐9:推荐老年肌少症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并给予积极的营养补充,尤其是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对存在营养不良的肌少症患者口服营养补充有助于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
推荐10:老年肌少症患者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1.2~1.5 g·kg-1·d-1,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并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
推荐11:老年肌少症患者中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D,结合患者血清25(OH)D的浓度指导维生素D的补充更有意义,当血清25(OH)D<50 nmol/L时可予以补充。
推荐12:推荐营养补充与运动干预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四)药物治疗
迄今为止药物治疗肌少症的证据不足,尚无推荐的肌少症一线临床用药。过去有很多致力于改善肌少症的药物研究,但大多数药物仅能改善骨骼肌质量,对肌肉力量和步速等躯体功能并没有作用。目前治疗肌少症的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肌生成抑制素和激活素Ⅱ型受体通路拮抗剂类。一项关于肌少症药物治疗的综述纳入了10个药物的相关临床试验,其中只有维生素D(特别是老年女性)和睾酮(临床肌肉无力和血清睾酮水平低的老年男性)具有改善肌肉质量、肌力和/或身体表现的作用,尚无证据推荐其他药物干预有效。
(五)祖国医学
1.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1)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包含姿势调整、重心转移以及同呼吸协调配合的缓慢而有节奏的综合运动,美国和英国的老年病学会等共同提议将太极拳运动推荐为首选的平衡训练方式。推荐24式简化太极拳作为肌少症老年人首选传统运动项目,24式简化太极拳简单易学,动作缓和,易于学习和记忆,安全性高,长期坚持可改善老年人膝关节、踝关节屈伸的肌肉力量以及下肢的本体感觉和灵敏度,还可以增加姿势控制能力、心肺功能以及下肢肌肉耐力,从而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建议作为老年人平衡训练、常规康复治疗以及社区规律性老年人体育锻炼方案。24式简化太极拳一共有24个动作,熟练后完成一遍动作需要5~8 min。建议每次重复练习2~3遍,每遍之间休息3~5 min,每周训练3~5次,坚持12周以上。
(2)五禽戏:
健身气功五禽戏相对简单易学,对场地、器械、干预指导人员要求不高,可有效改善老年肌少症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肌肉力量、步态、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建议先进行1周的学习期,熟练掌握后每周训练3~5次,每次持续时间30~60 min,可将完整动作练习2~3遍,组间休息3~5 min,建议坚持12周以上。
(3)八段锦:
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可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降低体脂肪比例及血脂水平,对老年人骨骼、韧带、脊椎、关节及心肺功能起到系统锻炼的作用。步骤简单易操作,整体动作节奏舒缓,运动强度可控,对场地、器械、干预指导人员要求不高,符合我国老年人传统健身训练的需求,可作为我国老年肌少症人群的干预方案、心肺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方案以及健康老年人群的日常锻炼方式。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有8个动作,需要先进行1周的学习期,推荐每周训练3~5次,每次30~60 min,每次可将完整动作练习2~3遍。
2.中医中药:
肌少症属于祖国医学"痿症"的范畴,病位在筋脉肌肉。中医理论而言,脾主肌肉,认为肌少症的病因病机多为脾虚导致消化不良,营养摄取不足所造成肌肉运动乏源。现代中医临床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集中于补益脾胃,具有补脾益气功能的药物能够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骨骼肌的损伤,进而延缓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多个调理脾胃为主的方剂(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联合营养支持、运动锻炼治疗肌少症,证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肌肉质量、力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但目前对于肌少症的中医治疗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探讨。
引用: 崔华, 王朝晖, 吴剑卿, 等.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J]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2) : 144-153.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