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消炎药的不良反应
非甾体消炎药的不良反应
本文对非甾体消炎药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预防方法进行综述。
1 非甾体消炎药引起不良反应的类型
1.1 肾脏损害
非甾体消炎药所引发的肾脏损害,患者一般表现为肾乳头坏死、高血钾、间质性肾炎、水钠潴留、肾功能不全、镇痛药性肾炎等。
在肾衰竭患者中大约有6%患者是因为非甾体消炎药诱发,在药物性肾衰竭患者中大约有16%患者是因为非甾体消炎药诱发。非甾体消炎药引发肾脏损害的机制为抑制肾脏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引发肾功能异常。有文献显示,在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中,大约超出18%的患者和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有关[2]。在非甾体消炎药中,吲哚美辛最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肾衰竭,萘普生、布洛芬、双氯芬酸钠以及吡罗昔康也会引起急性肾衰竭。
在所有高危人群中,使用非甾体消炎药都会引起水电解质变化,出现亚临床型以及轻度钠潴留和水肿,此现象大约在用药1周之内就会出现,停药之后消失。采取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患者中,肢体远端水肿的发生率大约为3%~5%[3]。研究显示,双氯芬酸、尼美舒利以及塞来昔布都会使患者出现下肢、眼睑以及脸颊水肿[4]。
非甾体消炎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比较少见的为肾乳头坏死,肾乳头坏死作为一类永久性肾实质损伤,对于患者的身体伤害非常大,会造成慢性肾病或是急性肾病。临床中会引起肾乳头坏死的药物主要包括非诺洛芬、保泰松、甲酚酸钠以及布洛芬等。
1.2 肝脏损害
所有非甾体消炎药都会产生肝脏损害,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肝酶轻微上升,也会出现肝细胞坏死[5]。
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肝毒性,从而引发肝坏死[6]。根据文献报道,大约有50%肝功能衰竭患者都使用过对乙酰氨基酚[7]。
在非甾体消炎药中,舒林酸、保泰松以及双氯芬酸的肝毒性最高,大约为6%~9%,同时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也会引发肝脏损害[8]。
采用非甾体消炎药治疗的患者中肝病的发生率是普通患者的2倍。
1.3 胃肠道反应
非甾体消炎药诱发胃肠道反应十分常见,其中吡罗昔康引发胃肠道反应的几率最高,布洛芬引发胃肠道反应几率最低,萘普生、舒林酸以及双氯芬酸引发胃肠道反应的几率和阿司匹林相近。
患者长期接受非甾体消炎药治疗,出现胃糜烂以及十二指肠糜烂的几率高达60%,出现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率高达25%,发生出血以及穿孔的几率低于1%[9]。
根据文献报道,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性胃肠道损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多发于老年人群,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不佳,止血难度大,肝肾功能减退导致药物代谢和清除能力不理想,其中基础胃酸分泌提升以及前列腺素水平下降是老年人接受非甾体消炎药治疗之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10,11,12]。
引发非甾体消炎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年龄、药物耐受程度以及疾病史等。患者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和年龄密切相关,患者年龄越大,消化道损伤发生率越大。根据文献报道,和无消化道溃疡史患者比较,存在消化道溃疡史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出12倍[13]。
1.4 心血管损害
有文献报道,采取昔布类药物治疗会提升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特别是罗非昔布的使用,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应用安慰剂的3倍,此药物现在已经从市场中退出[14]。
塞来昔布、帕瑞昔布以及伐地昔布都会提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另外,长期接受萘普生治疗也会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非甾体消炎药还会对血小板聚集产生阻碍,降低止血效果,使患者出现皮疹、哮喘、荨麻疹、瘙痒、光敏反应以及剥脱性皮炎等[15]。
2 预防非甾体消炎药不良反应的方法
非甾体消炎药不宜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各类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药物在作用部位会出现竞争,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严重时会引发不良反应,或是引起不良反应叠加。在临床使用中还需要注意一药多名现象,防止重复用药[19]。
非甾体消炎药属于临床抗炎以及镇痛治疗的有效药物,但是会引起患者出现肝、肾、胃肠道以及心血管损害,所以临床使用期间,不但需要坚持合理用药,还需要掌握各类不良反应,对于临床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最大程度减少其对于人体产生的损害,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引用: 曹向光, 杨华. 非甾体消炎药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J] . 中国医药, 2017, 12(4) : 63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