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验艺术小学马国宇:守护童心

2016-09-28 吴晓军 军子爱柴




“一大块的麦田里孩子们在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们捉出,防止他们掉下悬崖。”这是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守望者》里的一段话,也是固始县实验艺术小学语文教师马国宇的教育理念: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担当好守望者的角色。踏上工作岗位20年来,她守护最美的童心,守望教育的桃花源,成就了最美的教育。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春天,娇美的花儿压弯了枝头/不是自我陶醉,不是缠绵不休/她在想,我怎么变得成熟,我怎么变得俊秀/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雾,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光,我怕早已消失宇宙/感谢风,给了我不屈的筋骨/感谢雨,给了我前进的理由/感谢雾,让我长大/感谢光,让我成熟。”讲完了孟郊的《游子吟》,马国宇正在引导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上节备课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便写了出来,诗歌没有题目,读起来却朗朗上口。刚刚获得了河南省普通话测试员的资格,她神采飞扬,自信满满,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抑扬顿挫,蜿蜒起伏,全班同学,摇摇头,晃晃脑,声音洪亮,整齐划一,有节奏地跟进,如此和谐的一幕,不禁让人想起教育家梅贻琦的话语:“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教语文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但是语文不仅仅是课堂,不仅仅是课本,一首诗,一句词,一缕清风,一轮明月,甚至是一怀思绪,一种离愁,都是语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舞台就有多大。”国学大师刘文典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常带领学生在月下授课。马国宇也是这样,总是将充满新奇感与求知欲的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美好境界。




今年初春的一节语文课,她把全班的60名学生带到校园里,指着一片刚刚苏醒过来的小草说:“你们能形容一下吗?”很快,有学生说:“小草钻出了嫩嫩的脑袋,惊奇地打量着这个崭新的世界。”她点点头。有学生说:“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打着绿色的小旗,传播着春天的信号。”她啧啧称奇。这时,班里一位叫吴艳的小女孩说:“老师,小草像眉毛。”“像眉毛?”马国宇非常惊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像眉毛又像什么呢?”是啊,像眉毛。像姑娘的眉毛稀疏有致,条理清楚;像小伙的眉毛由浅入深,剑指蓝天。多么生动的比喻啊,如果小草是大地的眉毛,小花就是大地的眼睛呀!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和远方的田野。“远方的田野”不就是语文的外延么?尽管工作上同事称其为“拼命三郎”,生活中,她却又是一位“百变女郎”。追求时尚,热爱生活。节假日,她会和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以青山绿水为背景,一张张卖萌的照片,自然就会有一首首深情的诗行。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旅行见闻,她把自信和快乐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学生心里,这大概就是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所谓的“盐在汤中”吧。


“人是会思想的苇草。”马国宇常常坐在那儿,相像着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出这番话的表情。在幻觉中,她眼前就出现了一片苇草,生长在临水的河边,茎杆中空,叶子翠绿,在风中歌唱,并开出美丽的芦花。它们,不就是这群可爱的孩子吗?


教育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智慧


卢梭在《爱弥尔》里有句名言:“教育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这个世界。可是马国宇觉得,教师仅有知识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满智慧,才能胜任三尺讲台。或者说,这种智慧,也是一种大爱的情怀。一次三年级的语文课堂,由于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要涉及到“离婚”的话题,作为班主任,她突然想起自己班里的张小朋和齐敏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年幼的孩子,还不一定能够理解家庭的这种变故,往往留下了很深的创伤,教师应当尽量避免触痛孩子才对。可是由于课文需要一定得说起,她犹豫了片刻,说到“离婚”后,装作无意地强调了一句:“离婚率高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国家文明的象征。”这显然是有意的“无意”,根子则是智慧的“善意”。




长期的教学工作,很多教师习惯了照本宣科,让学生的思路跟着自己走,“心随我动”。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害怕节外生枝,影响气氛,造成尴尬。实际上,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解答能力,正体现出老师驾驭教材的熟练程度和把握课堂的睿智。


一年级下册有篇课文,叫《小蝌蚪找妈妈》。内容写小蝌蚪带着长长的尾巴,四处寻找自己的妈妈。开始,她把摇着尾巴的小鱼当作自己的妈妈,小鱼说:“我不是你的妈妈,你的妈妈四条腿,扁扁的嘴巴。”她又把小乌龟当作自己的妈妈,小乌龟说:“我不是你的妈妈,你的妈妈鼓鼓的眼睛,花花的肚皮。”等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样子,终于在池塘里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一起捕捉虫子,为农除害。一次在全县公开课上,突然有学生提问:“老师,小蝌蚪找到的是不是自己的妈妈呢?”问题一出,全场愕然。课文中,小蝌蚪开始没能找到妈妈是因为她与妈妈的外貌差别太大,而这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小鱼、小乌龟与小蝌蚪根本没有“血缘关系”,青蛙与小蝌蚪同类,自然就是她的“妈妈”。这篇科普短文以童话的形式写出了小蝌蚪的成长历程,给人以无限的乐趣。


思考片刻,马国宇对学生说:“所有的青蛙都是从小蝌蚪变来的,小蝌蚪找到的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妈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敢于自己去探寻答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有一个满意的结果。我们不仅要学习小鱼的友善,小龟的热情,更要学习小蝌蚪敢于尝试、善于探寻、不达成功不罢休的精神。”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为她的回答纷纷叫好。赞赏她不仅用智慧化解了一场尴尬,还恰到好处地为全班同学进行了一场思想教育。




这节课,推荐到省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随后,她的优质课《乡情乡音》《颜料盒》《春天在哪里》《祖父的园子》相继被省教研室评为二等奖。


素质教育就是教师素质的教育


1997年6月,中师毕业后,马国宇被分配到固始县城郊乡周集小学任教,一干就是三年。那时候,周集小学位置偏僻,桌椅破弊,条件极其简陋。然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她选择练字来提高自己,选择读书来充实自己,选择写作来完善自己。夜晚,办公室的灯光就成了“中南海的灯光”。课堂三分钟,课下三年功,她对自己说,再苦再累,也决不能辜负每一个学生。生活上很苦很累,但是站在讲台上,面对稚气未脱的孩子,她便觉得自己如同虎啸深山,驼走大漠,鱼翔浅底,雁排长空,达到了生命的极致。传道授业手不离一支粉笔,解惑释疑身常在三尺讲台。这是一种悲壮,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


“打铁还得自身硬。素质教育就是教师素质的教育,教师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她常说。




熟悉马老师的人都羡慕她有一对双胞胎儿子,殊不知,爱人在乡里工作很少回来,这就意味着更多的担当和责任。近20年过去了,她把家庭照顾得好好的,教育教学上也丝毫没有松懈,从周集小学到固始一小,再到实验艺术小学,变的是位置,不变的是耕耘是身影。2015年9月,著名硬笔书法家吴世栋从胡族乡小调到实验艺术小学任教,高山流水遇知音,马国宇和本班的学生一起,虚心向吴老师请教,在名师的指导下,坚持每天练字一小时。字写好了,板书漂亮了;书读多了,知识丰富了;普通话标准了,课堂生动了。身教重于言教,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和她在一起,并亲切而大胆地叫她“马妈妈”。她自己,也多次被授予“市级优秀班主任”、“信阳市骨干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省科研课题一等奖”等殊荣。2015年5月,她又光荣地被评为“固始县劳动模范”,受到县委县政府嘉奖。


“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夜晚,一灯如豆,读着平凡而又震撼的诗句,她想,如果问教育最早的出发点是什么,答案不正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吗?李希贵倡导并践行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正是要把“这一个”“每一位”重新置于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的首位。现在的教育越来越眼花缭乱,越来越高瞻远瞩,“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盗版,这就不足为奇了。


      翻阅学生的作文,创新的思维不胜枚举。你看:绿色的月光,透过小树林照到地上;妈妈是酒,爸爸喝一口,就醉了;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像是一位女孩子化了妆……马国宇打了一个个大大的对号,纸上的海洋,溢满了赞美之词。她明白,童心是需要守护的,就像“雪化成了什么”的提问一样,如果把“雪化成了春天”打上一个错号,教师就会成为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刽子手。


夜已深,窗外,月亮躲进了云层,几颗稀疏的星星,正眨着疲惫的眼睛。




       教是为了不教。马国宇经常引用顾城的诗句来形容和谐的教育境界: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我愿站成一棵树,为的是真正地理解鸟儿的叫声。”她用自己的职责和智慧,坚守着生命的纯真,也守护着美好的未来。


吴晓军

罗山县人,现为固始慈济高中语文教师。热爱写作,发表文章多篇,出版有《俏吧固始》《土丁斋夜话——李乾山人生传奇》《走进清华北大》等著作。

世界那么小,偏偏遇见你!

扫二维码,关注军子爱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