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一次,李安让我们重新看见电影

2019-10-16
一百多年前,卢米埃尔拍摄了短片《婴儿的午餐》,这是一部记录家庭生活的温馨影像,但最让观众震惊的,不是萌萌哒的小婴儿,而是无声黑白的画面中,背景树影婆娑的真实感。


这种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细节,被搬上银幕,让观众第一次被电影的强大魅力震撼。


此后的一百年,无数导演推动着电影的技术和艺术不断进步,电影开始有声音,有色彩,有3D效果,摄影机不断进步,放映厅不断翻新,但同时,百年来被各种视听奇观喂饱的观众也开始逐渐对电影的“超能力”习以为常,人们观看电影,又仿佛对电影视而不见,我们不再对电影中的树影感到惊奇了。



而这次李安的新片《双子杀手》,其影史意义与《婴儿的午餐》类似:借由此片,我们重新看见电影。
 
大家都知道,李安的新片又一次选择120帧+4k+3D拍摄,但对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的科技不止是这么简单。



先说放映技术,能完美展现这部电影的CINITY影院系统主要综合应用了七大技术,他们是:4K、3D、高帧率、高动态范围、高亮度、广色域、沉浸式声音,是当前电影放映领域的最高技术规格和最佳电影展现形式。


Cinity的影像特色包含至少达“单眼”14FL的3D亮度,高立体对比度,鬼影最小化的3D影像,更大增益半角的均匀画面,并具有去除激光耀斑功能。


这些影像质量将由RealD提供的3D+ 银幕配套来完成。



120帧+4k+3D是什么体验?


意味着你眼中的世界清晰了8倍。极度的清晰带来极度的真实感,观众的观感变得极其敏锐,那些曾经你习以为常的细节,在这套放映系统中都会无比清晰。


一个很直观的体验是,走出RealD影院,再看其他电影,会有一种近视散光患者没带眼镜的感觉。而看120帧的头几分钟,画面中所有细节都会让你有种Wow的感觉,以至于都有点难以入戏。



放映上极度的真实感也带来了极大的难题:电影毕竟还是造梦的艺术。它再接近物质现实的复原也还是演戏,那么,如何在最明察秋毫的镜头面前“骗人”?
 
这一次,李安又一次挑战了不可能。


首先,整部电影的调度和打光都根据120帧重新设计,传统的24帧、2D的电影里,摄影常常会喜欢烟雾增强画面的层次感,画面足够的暗才会更有所谓的“电影感”,画面越亮,景深越没有层次,打光越平面,就越不“电影”,被认为是“高清电视感”。


而在120帧的技术下,画面变得更沉浸,摄影上很难再像传统的电影那样打光,任何人工的痕迹都会被放大,变得虚假。如何在120帧+3D+4k让“高清电视感”也可以变得更高级的“电影感”,成了李安一直探索的课题。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也许是因为技术的障碍,除了中场秀和战争场面,大量的对话场景都选择了浅景深的近景,但这一次,导演在画面的纵深和布光上下足了功夫,除了精彩的追击戏和打斗戏,大量的夜景画面也被处理得干净通透。
 
其次,李安用最复杂的CG技术做了最极简的表现。正如导演自述,“清晰了之后,你过去能够糊弄过去的,现在不行了。所以它的兴奋感就需要别的东西来取代,那是什么呢?它可能是细节。”


当越来越多的导演痴迷于用新技术表现大场面的视觉奇观的时候,李安却不再把表现大场面当作重点,而是专注在“对脸的观察”,对表情和人性的塑造。李安一向的细腻和细节控,被善于表达细节的技术发挥到淋漓尽致。


他把生活细节的还原本身打造成奇观,像上帝一样,用CG特效+动作捕捉技术打造活生生的人,要细腻真实到你完全看不出来是特效。



打造个没人见过的阿凡达已经不易,打造观众熟知的年轻威尔史密斯更是难上加难,在120帧下,以前一秒钟的特效镜头只需要做24个画面,现在又做到120个画面才行。这个特效角色又要表演出十分吃重的戏剧张力,可想而知挑战有多大。


从完成度看,《双子杀手》可以算是好莱坞在CG人物技术上的革命性飞跃。
 
不可能完成的技术,是用来拍不可能被拍成的故事的。



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类似,《双子杀手》的剧本曾经被很多导演看中,又多次项目流产,作为不可能拍成电影的剧本在好莱坞辗转多年。技术障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概是,几十年的辗转,这个看似新奇的一人分饰两角的想法已经有点不那么新鲜了。
 
当技术不再是障碍的时候,李安将故事处理得极简单,甚至情节有些过度滑顺。


电影中,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世界最顶尖狙击手亨利,以年老为理由申请退休,却意外发现自己陷入政府的阴谋。



这个“我杀我自己”的商业故事,在李安的手里,绝不是普通的科幻片那么简单。


在保证故事叙事商业性的前提下,李安的处理融合了东方哲学,伯格曼式的思辨,和好莱坞的可看性,后劲很足,有点像《少年派》,用最华丽的特效讲最哲学的故事。
 
在极简的外在故事下,电影用亨利、克隆人、反派的三角关系,引出了无数哲学问题。老年亨利退役之时,只有51岁,虽然两鬓斑白,但仍耳聪目明身强力壮,或许是杀手生涯让他放弃了组建正常家庭的机会和正常社交,年纪只让他增长了经验,并没有磨灭他的纯真。


他的金盆洗手,是因为执行任务时差点误伤小女孩。当他被追杀时,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也十分机敏果断。真正让他沧桑起来的时刻,是他在瞄准镜中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Junior跟他年轻时一模一样,他下不去手,那一刻,没有过家庭的亨利瞬间成为了父亲,他不仅不想杀Junior,还要救他,要让他过上自己想过而不得的生活。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否也出于某种自恋?他们爱的是孩子,还是孩子与自己相像的地方?


李安成名的作品中常常以儿子的视角探讨父子关系,这次他第一次以父亲的视角,回望年少时的自己。



当技术重新造了一个新的史密斯出来,他的使命是杀了年老的自己,对于天平的两端都是一场极其富有哲学意味的考题。


年轻人要问:我到底是谁?我到底要听从“父亲”还是做自己的选择?年老的史密斯则在思考:杀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杀了克隆的自己?
 
这种对于自身的关注是剧情发展的关键点。面对着另一个年轻的自己,中年的亨利对他说的话,仿佛就是对着年轻时的自己说,除了接受任务,你还有生活,不要错过爱的人,不要无视生命中美好的一切。



这部电影在海外公映,未获太多外媒赞誉,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与魔鬼同骑》类似,电影在当前的西方舆论环境中并不讨喜。


另一方面,电影想表达的绝不是表层的商业科幻故事那么简单,它的表达方式极具东方的幽暗,西方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影评人很难看懂其中玄机。
 
我一直觉得,在叙事表达层面,李安是最会拍结局的导演。从《喜宴》的父亲投降,《卧虎藏龙》玉娇龙的纵身一跃,《断背山》的两件衬衫一张明信片,再到《色戒》易先生抚摸床单的泪眼,每一次导演都能找到最扎心的角度,用最轻盈的手法给观众重重一击。



这一回,李安又一次用举重若轻的方式,构造了充满玄机的电影结局。
 
故事结尾,不论是年老的亨利,还是年轻的Junior,“弑父”都成为他们成长,或者说丧失纯真的关键问题。


年老的亨利要反叛的是为之效力半生,牺牲家庭幸福的组织,年轻的Junior则很像美国版的赵氏孤儿,他骤然发现自己几十年的成长都是生活在谎言之中,但不管是想培养战争机器,还是真心疼爱,“养父”的栽培却是真实的。是跟从基因相同的“生父”还是相信视如己出的“养父”?
 
电影中,这些问题仅仅经过短暂的抉择就被看似轻松地被解决了。Junior获得了新的身份,上了大学,宛若新生,但老亨利又不由自主地扮演了父亲的角色,开始希望Junior过上自己年轻时没过上的完美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人成为父母,他就天然成为了“造物主”,孩子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克隆,但也传递了父辈的基因。让孩子过上自己后悔没过上的生活,也成了很多父母用温情和道德操控孩子的执念。
 
一代又一代反叛的青年长大了,父权却似乎亘古不变。而父权之所以亘古不变,是因为青年终将成为父亲。
 
我不知道这种成为“造物主”的欲望是否写进了人类的基因,但我一定程度上相信,电影的存在本身,满足了人成为“造物主”,像神一样创造“完美世界”的原始本能。
 
从这个意义上,李安和剧中一心打造完美克隆人的反派也形成了颇有意味的互文。反派只是在虚构的故事中“克隆”了亨利,李安却是在真实的电影中“克隆”了威尔史密斯,不仅“克隆”,他还一定要用最清晰的拍摄和放映技术让观众看清楚,瞧,他的每个毛孔都是那么真实!



现已逾六旬的李安曾对媒体笑谈自己是“少年子弟江湖老”。我想,如果此前导演的电影还在“见天地,见众生”,那么这部电影已经到了“见自己“的境界。
 
重新看见电影离不开放映技术的革新,《比利林恩》上映时,全世界符合条件的影院只有5家,全国才2块120帧技术规格的银幕(北京博纳悠唐影城+上海SFC上海影城)可以说,绝大多数观众都没有真正“看见”这部电影。


本次《双子杀手》上映时,全国将有至少近30块CINITY银幕及超过3000块具备60帧3D放映能力的银幕提供技术支持。



其中,不论是最高规格的CINITY或是RealD的LUXE巨幕都配备了李安钦点的终极银幕。


于2016年问世的RealD LUXE终极银幕,其革命性的银幕技术具有超高的银幕亮度,清晰锐利的图像表现力,极佳的均匀度和真正无鬼影的3D体验。

该技术曾荣获2016年HPA(Hollywoo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杰出工程奖”。
 
LUXE巨幕最大的优势是其可达12FL的高亮3D放映,以及极为均匀的巨幕亮度分布。目前市场上的金属幕,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亮度不均匀。观众正前方的银幕的亮度很亮,但四周的亮度很低,导致只有影厅中心位置的座椅观影效果最好,而LUXE巨幕改善了这个问题,让影厅的所有位置都可以对画面看的很清楚。



“这部片子的色域表现,在RealD的银幕上特别好看。其他的银幕荧光太多的时候,容易有鬼影出来,它会削弱某一些色彩的精准度。真的细致、漂亮的地方会打一些折扣。”李安在专访中表示。


简言之,它的清晰感会让你像一百多年前第一次看到电影的观众,惊讶于风吹树叶的质感一样,重新对电影中的世界感到惊奇。


所以这部电影一定要在这种影院观看,你会惊讶于新技术赋予电影的新美学。


这是属于3D的,属于这个数码时代的艺术。



好文推荐
VR技术将如何改变电影?
教学 | 加入全国艺联“爱艺之城”的方法!
《骡子》:不掐表拉片,读不懂东木的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