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衍说这部电影是我们中国农村片中划时代的作品

2021-10-22
十月份,由国家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单位组织协调和提供内容支持、各地宣传部安排落地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已经进入第七个月放映。在近期推出的十月片单中《五朵金花》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拍摄的经典作品 ,每个镜头都跳跃着新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勃勃生机,昨天为大家介绍了《五朵金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的经典电影,由著名导演苏里执导,马烽担任编剧,李亚林、梁音、金迪主演,在1963年由原班人马拍摄了续集。影片讲述了讲述了一群农村青年劈山引水、建造水电站从而改变家乡面貌的壮举,歌颂了年轻人投身家乡建设、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苏里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新中国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夏衍誉为“我们中国农村片中划时代的作品”,今天再来看它,它那份淳朴自然、灿烂明亮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愈发显露出特有的时代魅力。

影片的故事主题非常简洁集中,一开头就摆出了我们村所面临的困难——没有水,每家每户要到15里外挑水,人喝不够水,连个畅快的澡都洗不上,地里长不好庄稼,心气高的年轻人捱不了这样的苦日子就到城里找工作,村里世世代代就穷在一个“水”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修渠引水,没钱没人山上都是岩石还要顾着地里庄稼,可困难再多也顶不过人的办法多,正如影片中那句入耳入心的歌谣所唱:“樱桃好吃树难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全片闪耀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光彩,而这种理想主义之所以不显得空洞虚假,因为它正是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最真实的精神面貌,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劳动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百废待兴,在他们眼中却如一张白纸充满希望可以绘制最美的图画,人定胜天,排除万难,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创造不可能的奇迹,是那个时代真实的信仰。

影片的故事就是上世纪50年代发生在山西汾阳市贾家村的真实故事,“百把镢头闹革命,治水改碱拔穷根”,著名作家马烽深入贾家庄村实地体验生活并创作小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最终被苏里导演拍成了电影,这也保证了影片细节的真实。胶片会老去,色彩会褪却,但这种信仰的光芒会穿透岁月一直照到今天。


影片将社会主义农村沸腾的生活,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真切、充分地展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山西作家马烽的小说朴素、幽默、热情的风格,在电影里原汁原味的呈现出来,苏里导演素来能够汲取地方特色丰富影片,《平原游击队》《刘三姐》还有这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浓郁的地方色彩都成为了影片的魅力之源,影片采用民间乐曲和地方风味的旋律来烘托情绪、气氛,语言、风俗也都充满山西独特的地方色彩。


主题曲《人说山西好风光》旋律优美,歌词更是写尽了对三晋大地的深切感情,“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这首由张棣昌谱曲,乔羽作词,郭兰英首唱的歌曲,是1958年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开拍前,乔羽、张棣昌随摄制组来到山西省娘子关及汾阳峪道河沿线采风,体验农村生活。乔羽从太原走到汾阳,一路上受到了山西父老乡亲的热情接待,他有感于此,便创作出了该曲的歌词,张棣昌随机结合山西本土音乐的特色,完成了谱曲,只有这样深入生活,站在火热的流动的生活洪流中才能写出这样饱蘸深情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经典歌曲能数十年传唱至今的原因所在。


影片除了大笔书写农村青年们热血建设家园的故事,最传神的另一条线是讲述了村里三对年轻人的爱情线,影片一开始三位男青年高占武、曹茂林、李克明同时爱上了回村女学生孔淑贞,这样的多角恋爱算是那个时代的大胆之举了,但创作者在处理爱情线时,品味高、分寸好,不刻意丑化人物,也不故意制造矛盾,表现了一种积极、明朗、健康的恋爱观,以一种乐观轻松的审美心态来审视与处理那个特定时代人群之间的思想冲突与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尤其是女主角孔淑贞的塑造非常成功,作为三个男青年的爱慕对象,她态度鲜明不拖泥带水又不伤害他人,她面对自己的爱慕对象退伍志愿军战士高占武,大胆热情、独立勇敢,展现了新中国劳动女性自主自强自由的精神面貌。

影片上映后大受欢迎,被选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片之一,片中的男女主角李亚林、金迪也因为在《我们村的年轻人》中的成功演出,有幸进入1960年文化部评选的“新中国22大明星”之列。

李亚林

金迪

为了体验生活,在拍摄过程中,整个摄制组都住进了山西汾阳的一座破庙里。导演苏里对演员放下话:“咱们这是农村戏,所以不许任何人穿洋制服,更不许打扮得花里胡哨,一律都要比农民更农民。”在片中饰演孔淑贞的金迪回忆扮演高占武的男主角李亚林戏外跟戏里一样对她要求特别严格,上海姑娘金迪爱美,学时下的年轻人,也开始刷黑睫毛,李亚林过来就批评她“贾家村的姑娘孔淑贞能刷睫毛吗?擦掉擦掉!” 但导演苏里则要求金迪不管是拍戏,还是不拍戏,都不许脱下小褂长裤的“农村装”。正是这种对艺术的负责认真,就是这种像人物一样真实生活的要求,让影片中的表演的质感真实可信。

在影片中孔淑贞是个干活都跟男人一样冲到最前头的人,所以在片中下山凿洞的戏份也都是金迪自己完成的,年过七旬的金迪老前辈在采访中回忆当年仍心有余悸,“对我来说下山凿洞的戏是个考验,因为需要往下跳。当时我往底下一看,有十几个青年工人在那拿着大布兜着,心里其实很害怕,我们那个时候没有替身演员,什么危险的戏份都是本人自己上。所以往下跳一下,腿破了,再跳一下,胳膊破了,等到上来,全部拍完以后,身上全破了,拍摄也是很艰苦的。”


令金迪最欣慰不是自己因为“孔淑贞”这个角色被全国观众所熟知喜爱,而是这部片子带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很多农村年轻人看完电影以后,成立了孔淑贞班。建设社会主义农村。“莫说我们的家乡苦,夜明宝珠土里埋,只要汗水勤灌溉,幸福的花儿遍地开。”这种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直到今天,依然感染着一辈又一辈的年轻人。

往期推荐

艺术电影论坛:痴情不改,共筑同心

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即将院线重映 新时代电影人向八一电影制片厂致敬

4K彩色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惊艳”北影节开幕式

这个「李云波第一吹」太过分了!居然拿侯麦和洪常秀来比


关注全国艺联视频号,解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