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次集体亮相,惊艳了中国观众

幕味儿编辑部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2022-01-16
2021-11-18
前情提要
中东欧策展漫谈 PART1
中东欧策展漫谈 PART2


写在前面
 
罗马尼亚电影《医者仁心》和塞尔维亚电影《漫漫寻子路》正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我们惊喜的发现,有一些影迷观众连续去看了两部电影,并从中看出某些联系,换句话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的策展思路终于在观众方激起了一点小水花。

《医者仁心》豆瓣影评,有不少刚看过《漫漫寻子路》
 
当然,实际上院线片是很难被“策展”的,因为它们每一部都要独立完成选片、引进和上映的流程,具体的档期安排也不是一个机构能够决定,而两部片子因为种种原因在影院“同映”,客观上为我们更好地传播本次“策展思路”创造了条件。

《漫漫寻子路》豆瓣影评,还有人记得9月份的《小小港湾》
 
我们强大的队友,全国艺联观影团的群主们也get到了这个用意,有条件的地方举行了两场联映。这也启发我们,或许后续影片流程赶得上,我们还可以组织三场、甚至四场联映,在各地形成小型“中东欧主题影展”——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今天发的中东欧策展漫谈第三部分,针对此次选择影片的国家、背景、看点做了梳理。感谢影迷观众,你们是我们的动力,也是我们的归宿。

中东欧影片评荐

X:王笑楠、博士、全国艺联选片人

Y:王垚、博士、北京电影学院讲师


X:说到这次选的这些片子,当初也不一定带着某种标准去选择的,但是选出来的结果我们看了看发现还是有高度的相似性,首先一点就是都有比较强的社会议题性,这个可能跟电影节的选择有一定关系,你要是没点什么社会议题,你又是来自一个相对边缘的国家的话,它可能就缺少一个敲门砖,电影节的敲门砖。

Y:社会议题也是一个方面,反正基本上如果你不看形式就看社会议题,所以两个必须得占一个。

X:这些片子可能在形式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它都是艺术电影当中的社会情节剧,或者说比较传统的叙事,它在形式上并没有太多比较挑战观众的方面。

Y:可能就是《日暮》比较挑战观众,《日暮》其实今年2月份就上过了。它是一种沉浸美学,国外一个影评人说这个片子应该拍成VR,它应该是个VR它应该不是一个普通电影。然后它完全是一种人物沉浸式的那种体验,当然现在这也是一个创作风潮,比方说强调电影的触感,长镜头也特别长,所以这个可能是比较挑战观众的。


但是有一些像塞尔维亚《漫漫寻子路》,原文片名就是《父亲》。

X:对他这个翻译可能有点问题,让我们觉得他在寻找一个丢失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其实一直在那,他寻的不是这个子,而是一个监护权。

Y:它就特别像《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更像后者。我是在柏林看的,看完之后我就觉得中国观众肯定会很喜欢看,结果后来发现不光是中国观众,德国观众也很喜欢看这个片子,是当年柏林全景单元的观众选择奖,它是故事片的第一名。

如果看过之后,可以把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找出来再看一看,都涉及到一些事情,比方说社会正义,某种程度上的公路片,一个乡村的人到城市里面,他和环境格格不入,然后有遇到好人,也有人就欺负他。

这个片子没有任何门槛,大家一看就会理解,因为很多逻辑其实跟咱们也挺像的。


X:对,应该说大部分影片都是中国观众很容易理解的故事。

Y:对,像《医者仁心》这个片子,正好跟去年到今年特别热的罗马尼亚纪录片讲的是一个事儿,亚历山大·讷讷乌导演拍的《集体》,该片拿了奥斯卡两项提名,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纪录片。它们讲的是一个事儿,就是由罗马尼亚一场火灾为导火索,发现医疗系统里面消毒剂不达标这个问题,而《医者仁心》把这个事情改编成一个故事片。


《医者仁心》的男主是小儿科的外科医生,他的一个病人因为并发症死掉了,他发现其实不是他的问题,是术后感染的问题,术后感染的原因是消毒剂不达标,这一个社会公益题材。

这个片子就很典型的是一个罗马尼亚新浪潮和法哈蒂的合流,因为里面很多长镜头。但还不是那么挑战观众,它主要是在讲这个人物,是人物心理的外化,有些是人物和环境的关系等等。

比如里面经常在拍医生,在一些行政部门或者医院的走廊里面走,大概有五六分钟七八分钟的样子,你就能体会到在检察院或者什么地方,找到人来投诉这件事情是多么的难,要经过一道一道的门,你开一道门后面发现还是门,经过一个走廊还是走廊,特别漫长,就搁在一个镜头里面。

这个事情传达那种体验,就是一个人试图对抗体制,我们在各种电影里都见到过,美国也拍这种片子。结局不剧透了,反正不太一样。
 

X::有两部片子有点意思,《小小港湾》和另外一部还在办理手续的拉脱维亚电影《松软的泥土》,它们先后两年都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水晶熊奖,这个奖项是针对青少年和儿童片设置的,然后它们的题材也都有相似性,都是讲的父母缺失的状态下,孩子怎样成长。

所以说像柏林电影节,以及其他著名电影节,对于这些国家的电影在题材创作上是不是有一定的暗示或者说是偏好之类?还是说在这些国家确实儿童的生长环境有一些相似的状况。


Y:哪个国家儿童都差不多。罗马尼亚还有留守儿童,爸妈都去意大利摘葡萄了,或者到西班牙摘橄榄了,把孩子扔在家里面,这故事也很好写对不对?

但是可能原因不太一样,我们先说柏林水晶熊。柏林这个单元叫新生代 (Generation),它分儿童和少年,儿童单元是Generation Kplus,kids,然后少年单元是叫14plus,14岁以上。

水晶熊是由小朋友自己评的,儿童单元是儿童评审团,少年单元就是少年评审团,它一般有大概十几个德国小朋友,包括不同族裔的,小朋友们来看片然后投票。

《小小港湾》是儿童单元,《松软的泥土》是14岁以上。青少年评审团都是在校学生,我在柏林有一次去看新生代的片子,感觉就特别好玩,那天是周末,一位德国老师带了一个班的学生,一帮小孩子叽叽喳喳就去了电影院,电影开始之后特别安静,我看那个片子是个蒙古片,没有德语字幕,旁边有一个口译员现场拿着麦克风翻译。


电影学院罗辉博士研究儿童电影,他写过一篇文章,讲到儿童电影有三种,一个是孩子们拍的,甚至有小学生中学生电影节。然后有关于儿童的,但这里面甚至可能有R级片,不适合儿童看,但是它是儿童题材。还有一个是为了儿童拍的,就拍给小朋友们看的。

所以每个电影节的取向不太一样,但是柏林是这种大电影节里面设儿童竞赛单元的。此外,还有像洛迦诺设置的是儿童展映单元,像中国广州的国际儿童电影节是专门类节展。

柏林这个其实是相当于儿童电影节里面最重要的节和奖项,水晶熊是小朋友们投出来的,所以这个一定是小朋友们能看的,而且小朋友们看得懂的。

然后是社会问题,其实两个片子都有阶级问题《小小港湾》,其实我觉得我看的时候我就一直想起《无人知晓》。


X:对,说到这我得提醒您,您对这两个片子在看完第一时间的评价,可能您自己都忘了,都是比如说斯洛伐克版的《无人知晓》,然后拉脱维亚版的《无人知晓》。所以还是刚才我那个问题,水晶熊奖是不是都是有点这种意思?

但是我想一想,其实中国也有片子去到过新生代单元,这两年的是谁?

Y:《汉南夏日》还拿了奖呢。20年还有北电孙立军老师的一个动画片,它是水墨动画,入围了新生代单元。

X:如果我们有机会把这些(新生代单元)片子放置在一起去看,从全国艺联的角度来讲,有一个策展在里面,可能也有点意思。

Y:但是这个事儿我就想起电影学院黄丹老师的一句话,“破碎家庭好做戏”,就是我们之前看电影学院毕业创作,经常会看到破碎家庭,破碎家庭是经常被选择的一个创作的角度,但是你说为什么小朋友们爱看,可能是比方说他们很容易认同这种孤独,尤其现在社会现代性的异化是吧?

这两个片子其实都是小朋友们对抗孤独的方式,就是他们自己创造一个乌托邦性质的东西,甚至包括像《无人知晓》也是,日本社会也福利也很好,社会也很完备,它还是会出现这种,它甚至已经不能说是破碎家庭,它是失序的,就完全从社会秩序中掉出去了。

斯洛伐克这个片子就非常典型,它是从社会掉出去的,母亲很可能是意外怀孕,很年轻就当了妈妈,完全没有准备好当一个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当一个妈妈,然后这个小女孩又敏感,想象力又丰富,再加上她外婆,外婆、母亲、外孙女这就是纯女性的这么一个路线。

然后拉脱维亚这个东西它是在农村,我就在想是不是因为务工原因造成的,她是不是个留守儿童?


X:她的母亲移民出国了,后来组建了新的家庭。

然后说到这儿,我在想我们中国电影是不是可以从当中借鉴什么,中国的年轻导演拍电影的话,也完全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来拍,但是我们的青年导演拍的电影往往接受有一定的难度。

Y:我觉得这个原因是这样的,其实还是前面谈的那个问题,这些电影的资助来源有很多,本国政府的、欧洲的、电影节的基金,有这么多利益相关方,每个人都会给你提意见,他们都是来自不同背景的,就会促使你把故事做的更有普遍性,就是生产机制决定的故事。

所以中国也是能分享这些经验的,到最后都会有一个提炼,提炼出来一些关于人类共通的东西,比方说孤独、挫败感。比方说对于社会不公正,我们要反抗,或者说有的时候能反抗,有时候不能反抗,然后你会发现你一旦反抗,所有人都跟你对着干,对吧?

这些事情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这个东西我觉得一方面那是艺术家的工作,另外一方面肯定是跟它的融资机制是有关系的。

说到创作借鉴问题,我觉得可能更直接的是语言形式上面。

就是现在国际上的创作潮流,当然这个事儿导演自己选择什么都可以,但是这些片子至少是国际电影节的平均水平,比如视听的目的不是叙事,是来塑造人物的心理,传递人物的感受,现在还流行触感,怎么来通过视觉表达触感,形成通感。

但是如果既要电影节又要普通观众,可能就得是法哈蒂和罗马尼亚新浪潮合流。

大家可以看看《医者仁心》有没有可参考的地方。迄今为止我看到的国际电影节和观众结合最好就是《何以为家》,但是它是一个标准的苦情戏情节剧对吧?所以说还是得做剧情强一点的,更情节剧一点的,可以表现社会苦难,谈社会议题。当然也可以做类型片,电影节系统里这类的片子卖得好的不多,可能就《南方车站的聚会》,它是一个作者风格很强的类型片。


X:其实说到类型片,我就发现在大的欧洲国际电影节里面,如果你在地缘上是相对边缘的话,类型片通常不太能够进得去,或者说进得去也不太能够拿到什么奖项,但是如果是欧美的电影的话,类型片拿大奖都是有可能的。

Y:我觉得也不是,比方说《寄生虫》,韩国对于戛纳来说它也不是那么中心。

X:或者说是如果来自相对边缘地域的导演的作者地位已经奠定了,才有可能。如果是相对新一点的人,靠类型片的话还是挺有难度的。

Y:我觉得也不是,比方说像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亡命驾驶》的导演,他就整个开创了一个所谓霓虹美学或者灯管美学这个时代。

不过作者风格类型片可能还真是北欧的,中东欧国家的话,好像没有什么特别说的上的类型片。而且类型片到现在剩什么了,就是喜剧、犯罪片,喜剧又很难进电影节。


X:主要就是黑色电影、犯罪片。

Y:对,然后大家就拼创意。罗马尼亚新浪潮之一波兰波宇就转了,他就拍了一个犯罪片《戈梅拉岛》。这个片子就是属于一个罗马尼亚新浪潮式的极简主义的犯罪片。

这事也特别好玩,它跟《南方车站的聚会》同一天在戛纳放映,同一天就搁两部作者风格的犯罪类型片,都没得奖。


X:我们再聊一下另外两个,《荣耀时刻》和《群驹》(又名《房间里的客人》)

Y:《群驹》可能是这里面门槛仅次于《日暮》的片子,因为它是一个我自己看来还是挺怪浪潮的一个片子,它很荒诞,故事还是个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这个形式可能大家不太熟悉。

虽然是怪浪潮,但观众朋友如果看过《宠儿》的话,还是能get到的。《宠儿》也是怪浪潮,但它提名了10项奥斯卡,跟观众也不是八竿子打不着那种感觉。


X:《群驹》我看有一个评价说的它是希腊版的《寄生虫》,毕竟《寄生虫》声名在外,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可能通过这部电影能一下子理解《群驹》的故事。

Y:对,它其实是另外一个脉络,就是说东欧特点不是那么明显了。欧洲国家最近十几二十年称得上浪潮的,除去影响巨大的罗马尼亚新浪潮,其实还有两个,一个是希腊的怪浪潮或者诡异浪潮(weird wave),一个是冰岛新浪潮,但这两个浪潮它都有一个共同背景,欧债危机或者金融危机,都是后危机电影。

《群驹》是特别典型的后危机电影,中产阶级破产了怎么办?阶级跌落了怎么办?他是这么一个故事,所以有一点制造焦虑,但是如果你对这个东西比较敏感,可能金融危机真的来了,你的工作突然没了,收入直线下降,你会用一种什么方式来……我们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剧透了?



X:导演很有意思,我们请他录视频,对自己的创作进行阐述,他非常能说,他就说通过这部影片想要探讨危机过后,人们需要思考改变的可能性,还有当今世界对团结的终极需求。

这个话其实还是很有当下的现实意义的,在疫情和重重危机下,世界面临不断分裂的局面,呼应了现实。

Y:对,而且这个片子还有一个角度,就是从建筑学角度理解,就像《寄生虫》,房子布景大家印象特别深刻。这个片子也是跟一个豪宅有关系,对建筑学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这个片子风格很独特,很少能看到这种视觉风格的电影,用很多广角,确实有点诡异的这种剧情,对就是那种诡异或者荒诞,然后你老觉得会不会变成一个恐怖片?


X:逐渐发展成一个心理惊悚片。

Y:对,它会营造这种气氛,甚至他能反着用恐怖片似的这种音乐。

这个片子是20年上影节的,因为疫情最后没有评奖,但相当于是入围金爵奖主竞赛的。

然后保加利亚电影《荣耀时刻》也是个社会公众题材。一件小事儿引发了一连串风波,中国观众没有任何理解障碍。里面对媒体怎么去制造热点,然后大家怎么用媒体相互攻击等等这些事情。


它就让我想起一些片子,比方说黎巴嫩的《羞辱》,也是特别小的一个事情,最后一直吵到最高法院,总理都得出来说话,一个叙利亚本地人和一个巴勒斯坦难民之间的这么一个矛盾,它谈的是难民的问题,也是阶级问题。

《荣耀时刻》的女主角是个公关,这个片子其实可以做公关的教科书,我看到一个所谓公关电影片单,搞公关必看的电影,我觉得这片子就可以搁到那个里面。

X:对,就是怎么去做危机公关,女主角那个人物写的是特别好的。尤其是我们现在危机随时可以发生,真的可以跟她学学如何做应急预案(笑)

Y:特别有当下性是吧?

如果要讲历史的话,这个片子很容易想到另外一个影片《大理石人》,瓦伊达的名作,波兰版的《公民凯恩》。《荣耀时刻》里面也是所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前一阵子把他捧成全国道德模范,后面就说这人诽谤,所以你看到它还是有很明显的社会议题,而且特别好理解。


Y:总结一下,这些影片大部分都在国际电影节上获了奖,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应该都没有在中国看到过这些国家的电影。

X:创造了很多第一次。

Y:拉脱维亚电影应该也是第一次在中国上映,拉脱维亚1991年才恢复独立。也应该是第一次能看到塞尔维亚电影,因为之前都是南斯拉夫嘛。


往期推荐

定档 | 不应孤单的逆行 《医者仁心》全国艺联即将上映

平凡世界里的英雄主义: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当谈论“中东欧电影”我们在谈论什么?

父亲的信仰:《漫漫寻子路》

塞尔维亚电影《漫漫寻子路》定档:一个父亲的英雄之旅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他们让这色彩有了温度

他是谁?他们又是谁?——《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考

谈《永不消逝的电波》彩修版


关注全国艺联视频号,解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