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十大特色

2017-12-06 iWastewater 水处理观察

 

1.混乱的技术名词


技术名词是技术工作的基本内容,技术名词的规范、准确对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疑是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很遗憾我们在一些基本的技术名词上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MBBR与IFAS搞不清楚,反正在里面加了填料的都叫MBBR。


“改良A2O”、“填料式A2O”、“倒置A2O”独具特色,其实A2O就是A2O,JHB就是JHB;裂解、气化、碳化不加区别,统统叫污泥碳化。想起了单田芳老先生的一句话:“别开天地,另创一门”,好像有点那个意思。


2.地下式污水厂成为时髦


曾几何时,中国兴起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一时间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各地纷纷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殊不知,这种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只是特殊条件下的产物,不具备普适性,只是少数。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且不说投资运行费用高,关键是技术风险高,在欧美国家非常少见,即使在日本这样人稠地窄的国家也只是个别情况,在中国地下式污水厂成为一种生态时尚的代名词,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如果说把地下式污水厂理解为生态友好,那看来在传统污水处理厂的除臭、公众理解这方面我们还差的很远。


3.MBR盛行


MBR在世界各国都可见到踪影,但像中国这样一窝蜂地建设MBR实属罕见。在出水水质要求高需要回收、占地面积有限的场合,MBR确有竞争力。但如果只是为了达到一级A、一级B,盲目地采用MBR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值得商榷。


4.污泥厌氧消化寥寥无几


此事天下人都知道,早已见怪不怪,4000座污水处理厂中只有几十座有厌氧消化,能够正常运行的寥寥无几。当然,但凡一说此事总有人会说中国的污泥有机份比例低、运行复杂、投资高等等理由,但却总是忽视污泥应该怎么无害化,厌氧消化是实现有机物稳定的重要方法,是杀灭污泥中病原菌的重要方法。如果依然再拿着有机物比例低来说那就等着那点有机物发臭,污泥脱水伤脑筋吧。


5.板框脱水盛行


污泥的可持续性脱水在国内很少关注,反倒是大量消耗药剂的板框脱水大行其道,高干污泥脱水在各地似乎被认为是一条解决污泥处理的良策。


6.高密度沉淀池泛滥


为了满足所谓一级A的标准,传统二沉池的问题不重视,简单粗暴地在后面加个高密度沉淀池在各地比比皆是,就好比一个姑娘脸上总是起痘痘,却不好好治,脸上抹点化妆品看起来好看就行了。


7.二氧化氯消毒视为法宝


曾几何时,二氧化氯成为污水厂消毒的标准配置,但遍观世界各国污水厂消毒的主流方式仍然是液氯,或者替代为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如此普及令人费解。


8.反硝化滤池滥用


污水处理升级改造是世界各地遇到的普遍的问题,但很多地方在曝气池有充分冗余的空间基础上却在二沉池之后加个反硝化滤池就简单地解决了总氮的问题,令人匪夷所思。


9.臭氧滥用


如果要求在消毒的同时去除出水中的一些异味、色度,或者去除一些新兴的污染物,臭氧工艺可能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不是为了回用,单纯追求污水处理后的色度有什么意义?


10.在线监测成为标配


进出水COD、氨氮的监测成为各个污水处理厂的标配,倘若将这些在线仪表用于工艺的监控,实时调控工艺那必定有很好的意义,但如果只是监测进、出水,值得令人深思。


当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正在呈现这十个特色,是非功过,请大家评说。


来源:污水处理观察


推荐阅读:




中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及容量分析



注:本公众号所分享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敬意!如果转载,请注明来源;若不愿分享,请联系删除,谢谢!

联系电话:0335-3030508  QQ:2019717302(工作日8:30-17:3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