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来越多女生考研,却逃不掉性别偏见

2017-12-23 小妹 小妹伴读

 

考研的女生越来越多了。


从大学时就发现,学生群体组织的各种小活动,参加最积极的都是女孩子。


年末GPA靠前的大半是女生名字,就连图书馆教学楼的自习室,女生的身影好像也多一些。


而且,数据证明了这不是我的错觉。


2011年的全国人口普查中,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2.5%。


但从2010年起,全国女硕士招生规模已连续6年高于男硕士,在校女硕士人数更是在两年间暴涨15%。


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在线


而20号刚出炉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也显示:


近年来,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从2007年的48%增至2016年的55%,女生渐成考研主流。

 

尽管读研只是人生长跑中的一个小小台阶,但就这一节来看,女孩子们,真的越来越努力了。


 

从小到大,许多家庭对男孩和女孩的培养方向是不同的。


对男生,要“穷养”,一路高标准严要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不少儿童教育读物喜欢提:男孩的世界“充满挑战和争斗”,经历过坎坷磨砺的男人才能担当大任。


总结说来,多以事业成功为最终的目标。



对女生,要“富养”,力求知书达礼,见多识广,但长辈的希冀总会走向“一生平安幸福”,很少有关于成就的要求。

 

有句关于穷养富养很流行的话:要穷养儿子,不然他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要富养女儿,不然长大后一根棒棒糖就被男人拐走了。

 

乍一听有道理,但它的潜台词是,女孩的价值要建立在“男人用东西来换”的基础上


不就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换了一种说法吗?

 

这种区别对待的教育方式卓有成效。


有个调查,分别询问男生和女生:你是否能完成一项“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完成”的任务。


性别意识模糊的四五岁孩子反应都差不多。


但当受访对象换成七八岁、经历过“性别教育”的儿童时,男孩们的信心明显比小时候更强,同龄的女孩们却变得犹豫。

 

相比男孩儿习得“勇敢”与“自信”,女孩受到的教育中,更受认可的品质是“自重”、“乖巧”和不轻易表露野心的“谨慎”。




人们常认为男女性格差异来自先天某些激素或者人体构造,但其实,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大学期间我曾给一名高一女生做家教。有次上课,她很不开心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想学了。


她告诉我,这次测验她考得不好,班主任把所有排名靠后的女生叫到一块儿,说“女生天生会在理科上弱一些,还是想想别的出路吧。”


但班上同样排名垫底的男生收到的却是老师鼓励式的批评:“你们都很聪明,就是太贪玩了,高考还有两年,一定要收心学习。”


 

“高二高三变数很大,老师相信你们,都是有后劲的学生。”

 

那时候,报纸上已经频频出现“高考已连续四年阴盛阳衰”、“女状元称霸全国18省”、“专家称当前应试题型更适合女生”的报道,我以为是这老师的歧视不过是偶然。


后来我才发现,性别偏见太普遍了。


 

顶着压力高考,又过了四年,每个人都要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男生在事业上选择奋斗,得到的是家里的助力,女生这样做,得到的却往往是阻力。

 

“女孩子那么拼干嘛?”

 

“男孩子的命运是拼出来的,女孩子的命运是嫁出来的!”

 

“你现在一心忙事业,等过了二十五就贬值了。”



从小刻苦的女孩子,一路读到二十来岁突然发现,风向全变了。


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女孩子”再也不是学习优异工作拼命的女生,而是考进文教卫、嫁了富二代、在家专心养二胎的“人生赢家”。

 

凤凰周刊出过一篇讨论东北年轻人和编制的文章,经历过下岗潮的东北家长和他们的下一代,对“稳定”的追求到了一种几乎偏执的地步: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却吸引来万余东北年轻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

 

张静是报考大军中的一员。


她的家人在当地做些小生意,由于家里长期收入不确定,父母特别希望她能成为教师或者公务员。


“在我妈眼里,即使BAT这样的大厂也是说倒就倒的,何况只是给人打工,非常不建议我去。”

 

张静也被多次提醒需要找关系。在家长看来,花30万找关系找一份月薪3000的收费站工作,“其实非常值”。

 

长辈的希求代表着社会的风向。现实的情况是,家庭一边把女生往里拉,就业市场一边把女生拒之门外。



女求职者的面前,一直设着一道道隐形门槛。

 

之前有条新闻,成都25岁的女生应聘某公司设计师,结果因为单身,被HR认为交际能力有问题,所以不予录用。

 

知乎某匿名用户调侃道:

 

未婚无对象不要,怕你整天想着谈恋爱影响工作。


未婚有对象不要,怕你快结婚了事多影响工作。


怀孕更不要,直接找个理由把你辞了。


已婚有娃不要,怕你晚上忙着带娃影响工作。


已婚没娃不要,怕你只顾要孩子影响工作。


婚有娃一个不要,怕你要二胎随时放弃工作。


离婚不要,婚姻都经营不好还来工作?

 

总之一句话,家庭责任会影响工作,我们不要女生。

 

有人说,男女性别特质不一样,擅长的工作本就不一样,不能算性别歧视。


可是,符合“男性特质”的工作为男求职者大开绿色通道的同时,一些常规意义上符合“女性特质”的岗位,仅仅挂出“我们单位女生太多”的借口,也理所应当地偏向男求职者。


河南某职校教师招聘现场,女性数量碾压男性


被认为最适合女生的公务员岗位,招考细则上仍然或多或少向男生倾斜:2018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招考的2895个岗位,有840个岗位明确更适合男性,只有一个岗位指明适合女性报考。

 

 

关于女人要努力这个话题,很多人写过。

 

“女人当然要努力,不然别人失恋了飞到巴黎买买买疗伤,躺在山中五星级温泉旅馆里一边敷面膜一边流眼泪,而你只能买一瓶啤酒一袋鸡爪回家,看着老板的批评邮件继续哭”;



“女人当然要努力,不然别人在婚姻里受到委屈还能潇洒离场,投身工作发光发热,而你只能为了一张饭票化身怨妇,继续忍气吞声”……

 

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女生而怜香惜玉。


成功后到处玩、随意买的人生固然光鲜,背后隐藏的真相却是,女性在职场上搏到财务自由的地位,付出的努力要远远超过同等资质的男性。

 

小妹的读者曾在后台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今年参加秋招,双一流大学的学位,有短期海外交流经历,去应聘一份面向国际市场的工作。



结果落选,另一位没有任何工作实践经历,六级都没过的男生却拿到了offer。


她的表妹刚好认识另一个部门的HR,就拜托他向领导婉转地打探原因。

 

领导说,女生必须有好大学硕士学历,男生可以放宽至二本,至于英语不好,可以入职后慢慢学。

 

如今各高校研究生院统招名额逐渐减少,考研人数却逐年上升。


于大多数人而言,高考极大地受限于地域、眼界和成长的环境,而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或多或少已有了对人生方向的把控。

 

在一所一流大学里能获得的,远不止一纸文凭这么简单。在名校中被优秀的老师同学影响,被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眼界、人脉,更是受用不尽的财富。


今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佬饭局,被笑称为“名校校友饭局”

 

没有人能保证,一个研究生文凭可以带来更好的未来。但它却很可能是毕业院校和专业方向的第二次洗牌。

 

考研这件事,对许多女生而言,不仅是衣食已足的更进一步,更是无路可退的一腔孤勇。


很多考研的人,即便最后失败,也不悔曾经有一段,为一件事那么专注奋斗的时光。


过去20年,北京大学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

 

马东说过一句话,有一件事你不知道要不要做的时候,有时间,你就一定要去做。

 

而我们有的是时间。

 

互动话题:关于高考,关于考研,你有什么难忘的故事要分享吗?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