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 出头的年纪,劝你不买包包不买鞋也要买这个|西柚的朋友们

2017-08-27 西柚 稀有优惠

前几天西柚和朋友 Y 大秘聊到了保险,觉得很有收获,就找她写了篇碎碎念分享给大家。之后也会有更多西柚的朋友们来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哦。


以下是正文部分~

_______________


所有人都是在生病以后,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而在你 20 出头的年纪,我劝你不买包包不买鞋也要买这个。


这样东西是——重疾险


如果你看到这三个字的反应是——什么鬼?你是不是被卖保险的洗脑了?——那我只能摸着良心说,你更应该把这篇文章看完。不管最终你有没有买,至少应该了解一下重疾险的知识。


我们公司的姑娘都知道我有一句口头禅——“少吃点冷的。”而每次看到姑娘们因为大姨妈而请假,我都会跟她们说——“如果真的很痛,去看医生。”


因为我就是在两个月痛不欲生的“痛经”后,才知道自己生了病;也是在生了病之后,才意识到之前自己是有多么忽视健康;更是到连续被两个保险公司拒保之后,才后悔没有早点去买“重疾险”。


😔


1. 重疾险到底有什么用?


重疾险顾名思义保障的是生重病的风险。万一你生了一场大病,通常都可以获得一笔保额在几十万元以上的钱。(保额多少当然也跟你每年交的保费有关系)


生老病死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在所难免,而怕就怕,正当壮年时,遭遇什么突如其来的不幸。尤其对家庭经济收入的顶梁柱而言,一人不幸,连累一家。如果买了重疾险,即便你生重病后短期丧失了劳动能力,也不至于连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完全断了经济来源。


🤔


当然,所谓重疾,保障的也只是那些特别严重的疾病,心脏病、癌症之类的……保险资料上介绍的那几十种重病,大部分我连听都没听过;而我也知道,其中很多重大疾病,真的也不是你“早睡早起吃好喝好”就能预防的。


虽然我未婚未育,现在也没有任何家庭负担,但在买完重疾险以后,我跟我爸妈说:“其实这个是给你们买的。万一我得了重病,也不至于拖累你们。”


2. 为什么重疾险要趁早买?


先把结论说了:越健康成保概率越高,越年轻保费越低。


当自己也年近 30 的时候,发现身边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小毛病。比如胃不舒服啊,比如有一些常见妇科病、男科病之类的。虽然这些其实都是很普遍的病,也都是治得好的病,但在保险公司眼里,这些就是他们有可能付诸更高额成本的隐患和风险。


🙄


如果你经常犯胃病,那你得胃癌的概率确实会更高;如果你做 B 超发现有异常,那你也有一定得肿瘤的风险。而一旦你的医保卡、病历卡上有了相应的记录,就再也别想抹去。所以这里也啰嗦一句,不要用你自己的医保卡,给别人包括父母买药。如果你买过高血压药、心脏病药,保险公司就有理由怀疑你有相关疾病。


千万不要以为在投保的时候,如果隐瞒事实蒙混过关了就能万事大吉,等到真的需要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一翻你的黑历史,就可以名正言顺拒绝理赔。到时候,不仅保障没拿到,还白交了那么多年保费,这不是冤枉么?


😒


但凡有些常识的都知道,有些疾病真的是无法预防的,它就在你的基因里。比如在我经历了两次痛不欲生的痛经后检查出来的疾病,就是从我母亲那里遗传而来的,她为此动了刀子,这在我身上也在所难免。如果我早几年有买重疾险的意识,就根本不会有后来的那么多被拒保的曲折和麻烦。


在这里我就不提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名字了,以免你们误解了我的好心。但总的来说,最后我买成的这家,并不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和完美信誉的公司。越是年轻的保险公司,就越会用相对宽松的条件、相对高的性价比,来吸引投保人。但这也同样意味着,投保人的风险更高。反正我现在也很宽心:聊胜于无嘛。


3. 长期险、消费险有什么区别?在香港买还是在内地买?


要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真的是几万字也不够……要知道当时我也是花了好多时间,看资料、查知乎、问专业人士,才只能说对这个事情稍微有了那么一点概念。


所以在这里我把我所知道的,以及我确实经历过的它们之间的优劣好坏,用尽量简单的方式让你们有一个直观了解。


🤓


储蓄险——通常都是保终身的,有一定的储蓄功能。如果你到死都没有生过大病,你攒下的这笔钱就会直接打到你受益人的账户里。它最直接的特点是,保费比较高。几乎所有的香港保险,都是储蓄险。


消费险——纯保险功能,没有储蓄功能。如果你到死都没有生过大病,你交的所有保费实际上就等于送给了保险公司。它最直接的特点是,保费比较低。可以买终身的,也可以买到一定年纪的。


😉


那要不要去香港买保险呢?它是有一些优势的:

  • 性价比普遍比内地保险高,也就是你相同保费可以获得更高的保额,而且有些每年还有分红;

  • 整个保险行业整体比较成熟,不管从审保还是流程等各方面,都更加规范;


但它也有一些明显的劣势:

  • 麻烦!体现在投保麻烦,必须本人去香港;付钱麻烦,美元交易,必须有境外卡;而且理赔也会比较麻烦,很多保险公司只认部分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

  • 对疾病的认定和内地不太一致。毕竟是几乎截然不同的两套医疗体系,我也是因为特地去查了一些疾病后才得知,有些疾病的说法和认定就不太一样。

  • 在你没生病的情况下,每年要做的事情就是,付钱。而这也是买香港保险的麻烦之处,人民币出境从去年开始变得越来越难,现在也直接禁止刷 VISA、Master 投保了。还想支付宝、微信?想也别想。


所以啊,如果你怕麻烦的话,还是就在内地买保险吧。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自己开始关注医疗健康领域,所以也觉得国内保险行业其实也没我早前想象中那么落后。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境外账户的话,就更省了那个心吧。


🤗


我第一个想要投保的是香港的保险。一般的流程都是,预约好时间去香港面签并提交病历,有时候还需要在香港的医院做一个补充检查,同时也把第一年的保费交了,然后等待保险公司核保。一方面是因为我的病史,在审核了一个月后被拒保了,而我得知这个消息比我经纪人还早,因为我的账户里多了这样一笔退款……另外一方面,当时我还是直接刷了 VISA 信用卡付的头一年保费,现在政策规定已经不能刷卡了,而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成功办下来境外的银行借记卡账户。心里竟然还有一点小庆幸,幸亏被拒保了,不然这以后每年交钱得多麻烦啊。


我第二个想要投保的是一个内地的消费险。也正因为我知道必须如实交代自己的病史,所以在网上填资料的时候就直接被拒保了……就此你也可以看到,其实在投保阶段,国内的流程是很简便的,你自己网上填个资料就行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才会有拒绝理赔的案例发生,都跟初期把关不严有关。


😑


我最终在一个保险经纪人的帮助下,投保成功了一个内地的储蓄险。交 20 年保终身,每年的保费大约在 17000 左右,保额 80 万元。在遭受了两次打击之后,得到一个没有除外器官、没有增加保额的保单,我已经非常开心和知足了。


4. 最后说几个我的心得和建议


  • 如果你现在身体健康,体检从来没毛病,我真的建议你立刻去给自己买一个重疾险!等到一不小心查出了病,到时候可能花再多钱,都不一定能买了。即便你(盲目地)觉得自己不会生病,买储蓄险的话,这笔钱也会留给你认为最重要的人。


  • 消费险的门槛其实非常低,如果你只是希望自己正当壮年的时候不要因为得了重病而拖累家人,你可以只买到 60 岁,甚至可以少选一点疾病范围(就买重中之重的那些病就好了)。这样子每年的保费大概也就小几千。(还是前面说过的原则,越年轻越便宜,30 岁已经算大龄了)


  • 保险可以叠加购买。实际上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公民,都是人手几张保单的。比如在你刚工作的头几年,你可能没有太多的积蓄,就先买上一个小额一点的。等到三十而立,成家立业了,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再进行配置和调整。


  • 买保险除了可以找保险公司,还可以找正规的第三方保险经纪公司。它会省去你大量咨询的烦扰。当然咯,基本的知识和判断还是要有的,不然到哪儿都有可能被人忽悠。


  • 除了在购买保险前,临时抱佛脚查一堆资料以外,你还可以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保监微课堂。它是保监会的官方公众号,和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没有利益关系,你可以日积月累了解些基本知识,以及最新的国内政策动向。


不过话说回来,买保险毕竟是买保障,投保的金额一定还是量力而行。我的建议是,不要拿超过你收入的 1/10 来投保,不然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是完全没必要。如果有更多的闲钱,你也应该去做理财,或者赚更多的钱。毕竟,买保险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钱嘛?





自从关注稀有优惠,我的手越剁越开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