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院好故事 | 建设航天就是我们的初心

彭海波 航天建设 2021-02-05


有这样一个团队,当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隆重而热烈的召开之际,他们默默奋战在某施工现场,为建设商业航天某关键重要设施,废寝忘食,全力奋战。
有这样一批建设者,他们在项目工期减半、场地闭塞、环境骤变、接口众多、精度苛刻等诸多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凭着超常的智慧和毅力,按既定计划圆满建成,为某型号一次试车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航天科工授予某型号研制任务“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书写了航天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就是航天建设所属湖北航建某项目部,一个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集体,一支响当当、拿得出、担得起、挺得住的建筑铁军。


讲政治顾大局的逐梦人



时光回转至2018年,湖北航建接到了航天科工一项重要的“研制任务”,建设商业航天关键重要设施——某型号试验场。
该项目地处山区,现场空间狭小、通行极为不便;建设涉及土建、钢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10余个专业施工,参建单位跨航天四院、六院、航天建设等多家单位,接口多人员杂,管理难度极大;要求工期比定额工期压缩一半、任务极其繁重;建设期历经梅雨季、高温季,气候变化无常,建设困难极大;施工中面临着高精度、深基坑等高难度作业,施工要求苛刻……按常规施工方法和经验,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

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面对各种不利条件,湖北航建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卢东辉为负责人的项目管理团队,成立了以宜昌工程管理部、安全管理部、质量技术部负责人为核心的党员突击队,集智攻关。湖北航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四平亲任总指挥,调兵遣将,统一部署;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会义任现场总指挥,长期驻扎现场,靠前指挥;湖北航建其他班子成员也先后多次赴现场指导、协调做好服务和保障。

以卢东辉为首的项目建设团队,强化责任制,明确分工,优化图纸制定关键线路,合理安排进度计划,细排工序,组织人员加班加点确保工期。以蒲德彪为首的安全管理团队,以严字当头,狠抓安全文明施工,强化关键点、高危点检查力度与频率,及时提出安全意见和建议,严格督促落实闭环整改,保障安全生产。以余庆春为首的质量管理团队,与项目部技术人员共同拟定10余吨重的大型钢板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随时对钢板安装和混凝土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安装精度和混凝土强度。以蒋辉为首的工程管理部团队,按照“服务围绕施工生产,方案符合施工生产、身心奉献施工生产”的原则,努力做好生产协调和服务保障,为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2018年12月,在项目竣工验收会上,张会义表示,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各种困难,项目管理团队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团结带领各方参建人员同呼吸、共奋进,敢较真、敢碰硬,和时间赛跑,和伤痛斗争,制定超常规施工措施,苦干加巧干,接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任务,捍卫了“航天建设”的金字招牌,履行了 “航天建设 建设航天”的责任和担当,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奇迹。



抢进度保节点的急先锋





建设项目重要且施工时间紧迫,在工期被压缩50%以上的情况下,上级的进度节点要求该如何完成?项目人员、材料、设备该如何落实到位?安全风险该如何防范?技术精度、难点如何解决,工程质量如何保证?天气预报连续都是40℃+的高温天气,又该如何组织施工?项目全体管理人员每天需要思考和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细到在某作业时间内增加几名焊工,到当晚加班乃至明天计划作业的施工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以及需要协调其他单位的全部管理问题,都要考虑清楚,果断应对。
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卢东辉、蒋辉等为项目部购置了大量的泡面,很多时候是同志们轮流交替进餐,一日三餐吃的最多的就是泡面,经常是还没进屋,就能远远闻到一股子泡面味道。正如卢东辉后来回忆时所说,由于处理现场问题的不规律性,大家经常连泡面都顾不上,刚把面泡上就又得跑到工地处理问题,等处理完再回来把泡得“发脬”的冷面吃两口,曾一度闻到泡面味、想起泡面就想吐。

“在这个狭小区域内,就是我们和其他单位共同作业的地方,只要有工作面,就要组织人去干,哪怕只是干1、2个小时。时间不等人!”卢东辉指着现场一块狭小区域的说道。在这个项目,当你随意同现场人员沟通的时候,都能感觉到高度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无论是在一线现场、会议室沟通会,哪怕是在用餐时间,只要是项目管理人员聚在一起,就会把项目进度的关键环节再捋一遍,再说一遍。自2018年7月起,这样的安排再安排、沟通再沟通、确认再确认每天都会多次重复着。
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如何完成任务则是他们最大的心结。因为在这不足常规工期50%的百余天里,要完成所有任务,即使对于这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建筑公司来说,也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为此,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他们都紧绷神经,全力以赴,坚持坚持再坚持。从上世纪的三线建设到如今的商业航天,这支来自部队的航天建设者们在某山区这片土地上,从未停止过他们坚定的脚步。


抓质量保精度的“铁将军”



“谁说建筑工人只能干粗活?把土建施工的半成品标准做成成品标准,我们一样行。”宜昌工程管理部副部长、项目党员突击队队长蒋辉坚定的说道。国家标准中关于土建施工预埋板的轴线位置允许偏差是10mm,而该项目工艺要求施工单位最大偏差是1.5mm,在同行看来已是超乎常理的苛刻。这无疑是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项目建设者们又面临的一次严峻挑战。困难没有阻挡住这支有着军队血脉和军人作风的团队,他们会同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施工管理等多方专家,围绕如何把10mm+做到1.5mm,挤出夜晚时间,成立青年突击队、党员突击队,围绕课题,集中攻关,经过多次实践,最终结果让所有人震惊,也颇为感到自豪:主板实际偏差仅仅0.5mm,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作为某型号科研试验平台,质量管控相比其他项目建设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高质量施工标准的攻坚克难也为湖北航建积累了的宝贵经验,“这都能干成,以后没啥能难得倒咱的了”,质朴的语言里是收获的豪气与喜悦。



敢牺牲能付出的奉献者



8月气温居高不下,而在这个三面环山的山洼洼中,空气更是很难流通,施工现场和基坑被烈日烤的滚烫,早就超过40度,加上浇筑混凝土的水化作水蒸气,现场如同人造大蒸笼。进去呆上5分钟,就汗如雨下、衣衫尽湿。
为防暑降温,藿香正气液等防暑药品成为了建筑作业人员的必备用品。作为该项目的建设单位,航天科工六院所属公司也是坚持每天将充足的绿豆汤直接送达一线施工现场。工地外这间仅有的会议室,一台柜式空调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为防暑降温提供了急救和休息地。即便如此,一天之中也有10余名防护良好的作业人员出现中暑症状。

山区夏季雨水多,而且集中在晚上,暴雨引发的山洪来得迅速而猛烈,由于施工现场三面环山,四周深挖的排水沟和隔挡墙根本起不到治本的作用,洪水会瞬间填满排水沟、摧垮隔挡墙直奔施工现场,现场基坑瞬间会被灌满泥沙浆,临时道路也会被冲得面目全非。在这里作业,除了每天的正常施工外,半夜还要花大精力清理排水沟、基坑、恢复路面。团队成员连续几个星期,只能白天顶着炎炎烈日抢进度,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抢挖沟渠,集体防洪,每天回到宿舍都是下半夜,浑身的酸痛和身体的疲倦,第二天一大早又匆匆赶往现场继续次日的作业。
项目经理卢东辉脚扭了,医生建议他注意休息,但他只是到医院打了一针封闭,就又一瘸一拐的奔波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部长蔡彬的膝盖肌肉拉伤还没好彻底,他却总是笑笑说,没事了没事了。总经理张会义手上的深色伤痕还没有褪去,那是9月初他在基坑检查钢筋作业时留下的,在医院紧急处理后,又重返项目一线。因为只有回到一线,他才清楚现场的所有问题和进展情况,才好和其他单位进行沟通协调。
施工期间,有的管理人员结婚办喜事,也只是在家待了几天就返回施工现场;有的管理人员子女病了,却久久不能回家探望;有的管理人员有了伤病,却不敢跟家中妻儿老小告知,怕给家人带去更多的担心。他们总是闭口不谈,因为大家知道:这个项目是组织交给他们的光荣使命,全力付出是他们的义务和本分!
服从命令听指挥,不折不扣干工作,作为历经过三线建设的第二代建设者,湖北航建这个坚强的战斗集体,依然保持着部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这个山沟沟里,航天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传承和绽放,也势必在践行“七院初心”,建设“五项工程”,走好“五条道路”,推动航天建设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走得更加铿锵而豪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