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岁男孩当众死掐妈妈脖子:别在孩子最需要管的时候和他做朋友!

2017-11-27 义乌家长通

来源:择学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现在的小朋友都很少会说义乌方言的了,这是我们本土的家乡话,普通话学好的同时也不能丢了家乡语言哦!今天通妈继续教大家说义乌话~

每天学句义乌话

答案会公布在本期最后一条文末里哦,注意查看~

近期,网上流传了一段视频,让无数当了爹妈的人看不下去了。视频里面一个12岁的小男孩因为弄坏了茶馆里面的物品,想让妈妈替他赔偿。

之后妈妈教育他,可是孩子当场竟然对妈妈动起手来,双手死死掐住了妈妈的脖子!

妈妈的同伴见状上前阻拦,妈妈也趁机用筷子狠狠打了孩子两下。


本以为两人已经被分开,可是没想到随后母亲又和孩子扭打成一团。双方互不相让。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4296559k&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


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爱不是盲目的。身为老师,也是孩子的爸爸,我不得不承认:管教孩子是有“关键期”的,爸妈可要抓住关键期,用对方法,施以矫正。


 01 

那个没有被好好管教过的孩子


一次同学聚会,一位女同学带着10岁的儿子一起来,大家都和这对母子打招呼,尤其是很多同学都喜欢逗孩子,找个特点夸一下孩子,表示一下同学之间并不见外。


但是,那孩子却只顾着低头玩手机,一脸的冷漠,妈妈只好笑笑,佯装训斥一句,就随孩子去了。


酒席开始了,那孩子突然来了热情:嚷嚷着要吃肉。妈妈尴尬地笑笑,说这孩子怎么这样,在座的都没动筷呢,不懂规矩。


同学们客气道:孩子嘛,想吃就吃,不必拘束。


结果,这孩子马上站起来,开始把几盘肉往自己的盘子里划拉,一桌子人就看他把几盘主菜翻腾得一片狼藉。


妈妈眼见孩子很不像话,训斥孩子,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孩子站起来,指着妈妈大叫:“你算什么东西?我想吃就吃。”说这话的时候,孩子一脸蛮横,眼里满是驯服他人的表情。


这种情况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场面有点尴尬。估计这孩子是平时被惯坏了。


妈妈只好边道歉,边站起来把孩子拉到一边。孩子就各种耍赖,大家只好装作看不见。尴尬的妈妈没坐多久就带着儿子提前离开了,并留下了一句话:“唉,不好意思哈,其实吧,我们平时的相处都随意惯了,跟朋友一样。”

 02 

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朋友的方式解决


我楼下一邻居简妈妈因为工作地点变动,上班路线有所改动,不再经过孩子的幼儿园。考虑到早上送孩子进幼儿园问题:如果先送孩子到原来的幼儿园再去上班,就需要多花费50分钟。


于是简妈妈跟孩子商量:“可不可以换个幼儿园”?没想到家里5岁的孩子嘟着小嘴反对,原因是现在的幼儿园里有他一个很喜欢的小朋友。


在多次和孩子商量不成的情况下,这个妈妈依从了孩子,做出了不换幼儿园的决定。但是很快她就吃不消了,她每天不但要提前50分钟出门送孩子,而且下午还要想尽办法提前下班去接孩子,经常不得不请幼儿园的老师延长下班时间帮忙多看孩子一会儿。


其实,这整个和孩子协商的过程的确很民主了,是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见,但结果却给整个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潜在的”危险:妈妈不得不路上开快车,孩子不得不经常一个人留在幼儿园,老师因她的孩子经常晚下班而有怨言等等。


5岁孩子的决定,只是依照他们自身的意愿,很难考虑整个家庭的因素,也更难站在他人角度理解事情。所以,有些特殊时候,根本不能以孩子的意见为主。


 03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施以援助


小果,是一个天生敏感胆小的孩子,做事情总是畏缩不前。老师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但即便是小果知道答案也不敢举手,老师主动叫她发言时,她的声音低得也只有自己能听见。


不仅在课堂上如此,平常里说话她也不大声,在别人眼中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之后,老师把情况反馈给小果的父母后,他们并没有因为孩子胆小而责怪她,而是开始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放下父母的权威姿态,经常与小果一起玩耍、做游戏,用朋友的方式鼓励她,用各种方式激发小果去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


一段时间之后,小果敢与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了,也能在上课时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她的改变,连老师和同学都大吃一惊。


孩子有困难有问题,父母需要摒弃权威,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与孩子像朋友似的交流。要不要做朋友?要什么时候做朋友?这个分寸要把握。



 04 

好的父母,和孩子都要有界限感


“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估计这话大家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可很多时候,正是对小事的放纵,孩子逐渐养成了坏习惯。当家长意识到问题严重时,孩子已经习惯成自然,再想改,困难重重。


无原则的平等,无边界的相处,过分的宽容,不但让家庭秩序出现错乱,还丧失了家长必要的权威性,让孩子错过了家庭管教的关键期。


父母和孩子要有界限感,就是在各自的边界里做好各自的事情。如果我们只强调朋友式教育,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结果就是造就一个不尊重权威、没规矩、没教养、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孩子,以后在学校和职场都会受更大更多的打击。


 05 

父母管教的两个关键期


我们所熟知的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相对意义上的关键期。

三岁:


正是孩子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这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他们必须学会怎么面对一群和自己同龄的小伙伴,怎么面对周围是陌生人的环境。这时候是管教的第一个关键期。


管教得当,那么将收获一个聪明、有规则意识的乖宝宝;管教失当,孩子将会变成自私、任性、招人嫌的“熊孩子”

七岁:


孩子正在一年级,是孩子深入社会的第二步,从此要告别无忧无虑的玩耍年纪。家长如果利用这个管教的第二关键期,转变培育孩子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那么孩子会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反,这时候的孩子缺乏管教,坏习惯一旦形成,再去纠正,那将是一件非常麻烦而且成功率很低的事情。


七岁以后:


孩子心智逐渐成熟,需要父母更多成人式的尊重,因为他们更多地需要是思想上的指导,朋友式的鼓励与支持。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依然采用管教方式教育孩子,就会遇到孩子叛逆和对抗,这是父母错过了管教关键期,或者此前管教方法不对。我们见到的青春期逆反、对抗、离家出走,大多是这种情况。



最后,引用龙应台的一段话:

在黄金时期内帮助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珍惜老天爷赐给我的这份甜蜜礼物,并希望我在将来不要面对叹气、摇头与后悔!而那时,孩子会因我充分利用了“有效期限”而成长为人。


阅读此文,如果您有什么感想或者建议都可以留言,家长通有您的参与更精彩!

宝妈宝爸还爱看

1.就在义乌,孩子在幼儿园遭遇老师打巴掌!

2.我教的不是书,是孩子!一位教师的暖心自白,告诉你教育是什么

3.当孩子说我不想学习时,家长请这样回答!

点击左下角下载“义乌稠州论坛”APP,第一时间知晓义乌身边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