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树: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
为孩子取名
我是个未雨绸缪的人。高中的某节晚自习上,当同学们埋头题海,准备期末考试,我却在给未来的孩子起名。至于孩子的母亲姓甚名谁——以及生孩子到底是怎样一回事——我其实全然无知。
绞尽脑汁列出三五十个名字,终于有一个颇为满意。在此免费透露给大家,欢迎取用。这个名字就是:鞋。我姓柳,因此孩子的全名就是:柳鞋。
为什么我喜欢这个名字?首先,鞋的寓意好:脚踏实地、走遍四方。寄托了我对孩子的殷切期许。更关键的是,鞋这个字普通又独特。日用品里,鞋再平凡不过,然而古今中外以“鞋”入名者,却凤毛麟角。这种普通与独特的融合,产生一种审美张力。每一次在公共场所使用名字,我的孩子都不免会思考:为什么我不叫子涵、欣怡或是峰、鹏、丽、燕?为什么我如此独特?由这个问题开始,他或她会踏上“认识你自己”的旅程,开始追问“我是谁?”“我的名字决定了我的本质吗?”“取笑我的人是公正的吗?”“为什么人群会排斥和他们不同的人和事?”……我相信,在幼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对孩子大有裨益。
起初,柳鞋确立自我的过程或许会艰难一些——但哪个成熟的人又不是这样过来的呢?或许这个独特的名字能够成为一个保护咒语,让他或她不至于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好吧,我可能终究难以说服你给孩子取名“某鞋”,但有一点上我们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希望成为更好的父母。
跨越历史的知乎问答
一九一九年底,五四运动过去了半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在文中,鲁迅先将割股疗亲、卧冰求鲤这一套传统伦常的乖悖之处解析一番,然后得出结论:“……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仔细读来,这段话颇为动人。
该文的题目里有“现在”二字,因为鲁迅“便是对于数年以后的学说的进步和变迁,……相信比现在总该还有进步还有变迁罢了”。这样,鲁迅便似乎是邀请后人在这个题目下跟帖,做一场跨越历史的知乎问答。如今一百年过去,我想应有人再谈谈这个题目了。既然方家尚未出手,不妨由我来续貂、抛砖。一来未雨绸缪,为生儿育女做些准备。二来作为普通公民,对教育有所思考,也是分内之事。教育终究不仅有关家庭,更关系社会。
在此必须声明,我还没有做父亲,柳鞋尚未出生,因此以下所说,并非经验之谈,只是臆想。况且即便我做了父亲,恐怕也难有特别成就,当不会因为“一门三博士”而登上本地报纸的社会版。所以请广大家长务必谨慎对待本文的观点。彼时的鲁迅也并未做父亲,因此他的一段声明,我恰好在此沿用:“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了一点心以为然的道理;至于终极究竟的事,却不能知。”
穿美特斯邦威的囚徒
鲁迅于1936年去世。那之前,他也算看尽了腐朽与昏聩,但他还没有见识过希特勒的大屠杀、斯大林的大清洗、某某某的大某某和大某某。鲁迅“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纪念刘和珍君》),然而这全新形态的暴政和罪恶,恐怕连他也未曾逆料。几番折腾下来,中国人如同夜里发了几次寒热,已经虚弱至极。好歹保住性命,却又用多了激素,虚火上升,外强中干。如今我们虽然穿上了美特斯邦威或是阿玛尼,在某些方面,却像是奥斯维辛里穿条纹囚服的犹太人。这种情形给孩子的健全成长,设置了颇多挑战。
家庭中,所谓的孝道——家长那不合理的权威——仍然阴魂不散。逢年过节,或是遇到婚恋生子等事情,总要还魂一番。
学校中,对成功的热情代替了对真理的热爱,孩子们出于焦虑与恐惧,吞咽着教条,忙不迭地把自己改造为”墙上的另一块砖”(《The Wall》)。
我们的公共生活,更是一场道德的雾霾,对孩子稚嫩的美德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我们以为孩子远离公共生活,其实他们每天都是暴行的见证者。他们目睹着暴虐者明目张胆地作假和施暴,目睹着无力者默默无声地屈服与投机。
这就是我们成长的环境。我们也要在这里养育孩子。这种情形显然挑战了父母所怀有的那种朴素心愿:给孩子最好的。
救人与自救
然而,我却并不是悲观,即便身处这样的时代,我相信父母仍然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鲁迅所说的“进步和变迁”终究是有的。物质、信息与技术,都已大为丰富。“救救孩子”(《狂人日记》),过去是一句口号,现在则是一套方案。这个方案的要旨如下。
首先,要救孩子,先救自己。
身处穹顶之下,我们吸足了精神的雾霾,成为了一群糟糕的人、糟糕的父母。有人把原生家庭的病态模式,无意间带入新的家庭;有人把未经反省的偏见,当成教给孩子的常识;有人从未被温柔地爱过,现在他又如何去爱孩子?
当然,有很多父母是健康的、美好的。但对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其他人,我却不是很有信心。一个好父亲所需要的爱心、品格、智慧,我有多少呢?不敢深究。
有一位朋友表达得更加尖锐:“我们这代人已经废了”。他是八零后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他热爱以赛亚·柏林和鲍勃·迪伦。在智识层面,我想他已经非常优秀。然而他却说自己已经“废了”。(他还顺便推荐了C·S·路易斯的《人之废》一书)他说自己智力最活跃的时期,是小学二年级以前。那时他读书如饿虎扑食,捡到一个烟盒都要反复看几遍。然而他所在的山西乡镇,几乎没有任何精神资源。唯一勉强能看的东西,是亲戚家的一本抗美援朝故事。他把那本书活生生地翻烂了。上高中之后,学校有了图书馆,他终于能尽情地看书,但他读书时却明显感觉吃力。在精力拔节生长的时节,他的营养没有跟上。
我是他的同龄人,虽然比他幸运一点,但也完全理解他的感受,并且知道要从抗美援朝故事一步步走到以赛亚·柏林,那是一场怎样的自我救赎。我们恐怕终其一生也无法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但既然我们想要合理的生活,还想要养育健全的孩子,就必须带着缺陷上路。对外要在职场厮杀,挣足(进口)奶粉钱;对内要忍着疼痛,将自己体内毒奶粉的结石排出来。
一个神圣的肯定
父母一边完善自己,一边要教育孩子。说到教育,我总会想起一个故事。约翰·列侬去看艺术展,被一件艺术品打动,因此结识艺术家小野洋子,发生了爱情。这件作品是什么呢?列侬这样说:
这个故事对教育有何启示?很简单。如果我们爬上梯子进入孩子心里,拿起放大镜看看孩子内心最深处的东西,那里也应该刻着一个“YES”。这是一个“神圣的肯定”(《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人一生的果效都自它而出。为人父母,最大的责任和成就,就是把这个“YES”端端正正地印在孩子心底。
怎样才能做到?唯有爱,纯粹的爱——没有比较、占有、控制、利用、计算、恐惧、区隔的爱。这也正是鲁迅所说的:“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对于父母来说,爱孩子本应是最简单、最自然的。可惜的是,为数不少的父母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惜的是,为数不少的父母从未爱过,也从未被爱过。学会爱,这是父母最大的挑战。
关于爱,推荐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六年前我在快餐店里等人,读完这本书,泪流满面。小豆豆幸运,曾被好好爱过。
给孩子最好的
父母若是能真心爱孩子,教育自会水到渠成。在家教育,是否可行?公立私立、国内国外的学校,如何抉择?华德福、蒙台梭利、瑞吉欧等等体系,孰优孰劣?等等问题迎刃而解。
教育方法中,唯有一点,值得单独强调,那就是父母要给孩子最好的。为何要单独提出?因为我看到有太多父母,在吃穿日用上精益求精,却在精神领域惊人地缺乏标准。没有父母会把好奶粉和毒奶粉都让孩子尝尝,却愿意孩子接受来路不明的精神产品——只要它恰巧在电视上播放或摆在书店的儿童区。
这种疏忽一方面源于父母自身知识的局限,也与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有关。这种误解就是,认为孩子的心智无法企及人类最好的精神资源。但一些具有科学精神的家长已经证明,事实远非如此。
英国思想家约翰·穆勒(也称密尔)终生从未入学,一直在家接受父亲的教育。他三岁学习希腊文,八岁前他的希腊文读物包括:《伊索寓言》、《远征记》、希罗多德的全部著作、色诺芬的《对话集》和《回忆苏格拉底》、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哲学家传记、柏拉图对话的前六篇……小孩子真的能读懂这些吗?是不是只是如某些读经班那样“老实大量读经”(王财贵)?穆勒自己承认,对于柏拉图的第六篇对话完全不懂。但这说明他还能读懂前五篇。
对于这种教育方式,穆勒在自传《我的知识之路》中如此评价:
“早二十五年”,这是什么概念?一般家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二十五年够举办六次奥运会了。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法背后,并不是僵化刻板的拘泥传统或是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长(虽然老穆勒在哲学上确实是个功利主义者),而是对孩子潜能的充分尊重。孩子身上所蕴含的可能性,唯有用最好的事物才能开启。越是在委顿和崩坏的时代,越是要以最深邃的思想、最崇高的情感和最辽阔的美,去拱卫孩子精神的绿洲。
穆勒说:“我所有的天赋并不在一般人之上,反在其下。凡我能做到的,无论哪个具有中等智力和健康体格的男孩和女孩肯定也能做到。”我相信这并非自谦之词。实在有太多的孩子,正在等待生命中的启蒙。为父母者,对此作何感想?
结语
总括言之,今日父母的责任在于,认清时代的乖悖与机会,救救孩子。先救自己,做个健全人,再用爱给孩子一个神圣的肯定,用最好的事物护卫孩子的心灵。其实,凡是依爱行事,总不会偏差太远;凡是被爱过的孩子,总不会差。
做父母这件事,或许困难,却不复杂,唯爱而已矣。与父母们共勉。
向孩子推荐一门课
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像老穆勒一样,有精力和学识来亲自教育孩子,这时就要求助于老师。幸好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优质的学习资源——这是当今孩子的幸运。
对于10岁以上的中小学生 ,推荐一套网络课程:《不亦悦乎——人文通识课》。
一来它立意端正,这从课程板块的设置就可以看出:“万物启蒙”、“读行万里”、“说理与阅读”。
二来它汇集了国内外最好的一些人文教师(包括我非常敬重的徐贲老师)。目力所及的儿童人文课程中,这无疑是最好的。供父母们参考。(详情点击“阅读原文”,并稍等一会)
不亦悦乎人文通识课第一季
2017年2月3日,时至立春,不亦悦乎携手13位“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大咖,面向10岁以上的孩子和为人父母的你,开出3个系列视频直播课,亦可无限次回放。每位老师4节,共52节课,每节课45分钟,于7月22日结课。欢迎(点击下方按钮或阅读原文)订阅。
▶ 点我了解课程详情
1.关注本公众号“埃尔特”,进入“线上课堂”购买课程,购买完成后在“已购”页面即可参加直播课程。
2.每节课具体详情和开课时间及开课老师详细介绍请点进每套课程后查看。
3.购买后请加教学小秘书“不亦悦乎小助手”的微信,他拉您加入“不亦悦乎同学会微信群”。
不亦悦乎小助手
BYYHhelper
关于课程的任何问题,您可以在公众号“埃尔特”给我们留言,也可以联系大内总管“不亦悦乎小助手”,我们随时为您解答。
小助手客服微信:BYYHhelper
客服电话:15642353933
了解52节课程的详情和购买方式,也可点击“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