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0000+! 一朵小花绽放出顶流世界
火了!火了!泉州火了!548.88万人次的旅游人数,49.17亿元的旅游收入,今年国庆黄金周,泉州文旅赚得盆满钵满。在网络社交平台,“泉州蟳埔簪花围”更是以破10亿浏览量火爆出圈,小渔村盛开“顶流小花”,一朵朵小花绽放出顶流世界。
“簪花围”为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10月31日,“漳视新闻+”采访小分队来到泉州蟳埔村,捕捉到了“顶流小花”的精彩瞬间。点开视频,一起围观“顶流”——头顶上的流量,揭秘“顶流密码”!
“顶流”非遗 “花式”带火小渔村
蟳埔村,位于泉州湾晋江入海口、古刺桐港畔。今年初,赵丽颖一组簪花写真,让村子突然收获流量密码。国庆期间,每日约有5万名游客前来游玩。小小的闽南渔村,攒动着纱丽服、娘惹服、傣服、马面裙、大裾衫……虽然服饰各色各样,但是游客们的头上,都簪着同样的花环——簪花围。
·陕西的张女士说,她这次来泉州,就是要专门体验簪花;来自浙江的阙女士说,她是在社交软件上被“种草”的。游客对簪花围的向往,让换装拍照的体验式经济蓬勃而生,体验馆从寥寥几家扩张到150余家,为游客簪花换装成了村民又一经济来源。许许多多的化妆师、摄影师也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摄影师王女士告诉记者,到了节假日,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摄影师。而精明勤劳的蟳埔人更是嗅到了商机,不仅开起了簪花体验馆,还纷纷开起了海鲜餐馆。
爱拼敢赢 绽放“顶流”光芒
蟳埔女、惠安女和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大裾衫、阔脚裤、簪花围,让蟳埔女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簪花围,便是盘好长发,插上簪子,再簪上配色浓烈的花儿,篦好金饰,远远看,像是顶着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园”。簪花围的起源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项习俗是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福建省蟳埔女服饰非遗传承人黄晨告诉记者,蟳埔附近有座“云麓村”,相传该村村民是阿拉伯人的后裔。清晨五六点,爱美的蟳埔女就在集市排队,购买云麓村运来的鲜花。
蟳埔女爱美,更热爱劳动。蟳埔党支部副书记庄群介绍,传统蟳埔人家是赶着浪潮生活的,蟳埔女性和男性一样从事渔业劳作。潮涨时,男丁出海捕鱼,数日才能归航,蟳埔女就扛起持家的重担。潮落时,她们披星戴月,踩着淤泥到滩涂上讨海。渔船归航,她们就开始搬运挑担、码好海鲜,摇身变为精明的商人。老泉州人都知道,买海鲜,一定要找头戴簪花围的蟳埔阿姨,因为她们卖的海鲜最新鲜。
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体验”的旅游形式进一步放大了非遗的影响,让更多人对这朵“顶流小花”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今,簪花围所代表的不仅是“优质海鲜”,更是“优秀文化”。近在国内多个城市,远至澳大利亚、印尼等海外国家,“顶流小花”已经落地生根、蓬勃绽放,成为当地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顶流使者”。
顶流的文化人人爱,顶流的精神代代传。“只要你肯踏出家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黄金。”这是蟳埔人口口相传的人生箴言。泉州师范学院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林华东教授解读道,蟳埔女的“拼劲”是泉州精神的缩影。泉州人身上有一股“爱拼敢赢”的精神。这种“拼”的精神具体表现为“会拼、能拼、善拼”。他们既胸怀抱负、梦寐崛起,同时又“输赢笑笑”、百折不挠。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是泉州高唱的主打歌。这股“拼劲”源于斯,不止于斯。“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为福建、为全国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泉州实践,也为新经验新做法的创造注入澎湃动能。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新挑战更需要踏浪高歌、勇毅前行的大气魄。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奋斗!顶流小花,必定绽放世界;面朝大海,必定春暖花开!
延伸阅读
找找身边的“泉州顶流”
民营经济是福建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泉州是民营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泉州精神最生动的注脚。如今,泉州民营经济占比在万亿GDP城市中最高,它贡献了泉州72%的税收、83%的GDP、90%的技术创新成果、92%的城镇就业、97%的企业数量。21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六年七下泉州晋江调研,总结提出“晋江经验”,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胜法宝和行动指南。
随着泉州的“顶流”不断涌现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衣食住行早已被“Made in Zayton”所包围下面这张图藏着多少顶流的泉州品牌?快快点点找找看👇请旋转90°
横屏观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