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捅破那层窗户纸:中国房价只涨不跌的原因

2017-03-31 聪明人都在看 公知智库


导读:最近各大城市政策继续收紧,没有史上最严调控,只有更严。从大谈楼市泡沫到唱空楼市断崖下跌,不可否认,这是中国房地产历史上最大一轮泡沫。


不管是万科还是万达,这些中国颇具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其实是不愿意看到房价暴涨暴跌,否者这个行业很难看到百年老店。


房价上涨,是货币超发引起,即便是调控一轮接一轮,热点城市房价依旧坚挺。


中央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因为之前相当一部分人买房都不是单纯用来住的,否着也用不着强调房子的居住属性。



人生有很多必需品,这些商品都有固定定价模式


第一类是普通商品的定价,比如白菜罗卜,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波动,比较单纯的定价方式。


第二种是投资定价,比如期货、股票,它的价格取决于对未来的期望、预判,不管现在价值几何,只要有人确信他有价值并付出行动,价格就能抬升。


第三类是人生必需品,这类商品对人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商品本身,比如药能治病救人,必要时,人们愿意付出意想不到的价格,哪怕是倾其所有。


人类生活中的商品就是由以上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定价方式所组成,中国楼市集合了三种定价方式。


房子在中国,被赋予太多含义,买房结婚、有房代表有钱,这些远远超出了房子的基本居住属性,也就出现了第三种定价方式。


当然,这些含义、这些价值是房子价格上涨的基石,房子更具投资价值,这才是中国楼市只涨不跌的重要因素。


2001年,你用50万买辆车,到2017年只剩一堆废铁,同样,在2001年,你用50万买了房,房子不仅没有被消耗掉,价值反而涨到1000万。


具有投资属性后,楼市价格定性就变得非常复杂,因为里面包含太多人性的东西。



很多专家喜欢拿外国房地产市场对比中国,但这几十年来,这样的观点一直被打脸,为什么?


因为国外市场和中国市场完全是两个不同市场,就拿德国来说。


很多专家说德国楼市之所以平稳,是因为德国的租房市场非常完善,德国房地产市场平稳真的只是得益于租房市场的完善?


德国总人口8141万人,约3800万户,住房超过4000万套,人均住房41平米。


也就是说,德国的三口之家,平均住房面积能够达到120平米,因为房子多,德国又是全球少有几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德国生育率低,预计2050年人口将会减至7000万人,而且一半人口是超过50岁,如果要投资,重要找到接盘侠,德国的房地产接盘者,不多。



为什么60%的人愿意租房?因为在德国,绝大多数的人不看好楼市,对楼市预期不看好,所以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也就土崩瓦解。


再回头看看中国投资者,手上没钱一身轻,但凡有点闲钱的,都在拼命找投资品,生怕手里的钱贬值。


中国投资市场有个段子: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股市,屌丝死于P2P,可见中国投资市场的盈利机制还非常有待完善,股市7亏2平1赚这是国际通理,更何况在中国,散户成为了主力,韭菜就被一茬一茬的割,咔咔咔,割掉的都是真金白银。


买房不仅可以投资,还可以租出去,或者自己居住,换做股票,只能躺在账户。


而房地产市场的容量比股票市场大太多。


中国几十年来M2增速坐上火箭,印钞机翻转不停,凭空印出的钱自然而然就到了楼市。


老中医思维给中国楼市诊断,货币超发就像是给楼市吃了春药,不断膨胀。看似春药是本,膨胀是标。


但实际上,货币超发只是诱因,投资属性国强才是病之根本。



所以这一轮楼市调整就是冲着投资属性去的,大城市交易都被限制了,投资者无法套现,就是投资大忌。


但很多人对大城市楼市投资预期不降反升,因为中国农村人口、中小城市人口还在不断涌入大城市。


房地产确实已经成为投资品,只不过苦了“刚需族”,但这些“刚需族”在满足刚需后,又有多少人会“善良的”放弃楼市这个投资品呢?


所以财叔一直强调人口增量、城市发展、经济结构的重要性,一二线城市哪怕是跌了,预期仍在,终究会涨上去。


大城市调控,依旧没有调控到问题的根源,北京土地供应连续两年下滑,需求端不断飙升,加之M2增速仍在10%以上,一两年内,大城市楼市预期会变吗?恐怕不会!


许小年:捅破房地产的那层窗户纸


许小年先生,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曾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为人直率,敢为敢言。


他曾表示,“经济学家(Economist)就是一职业,谋生的手段,和医生、科学家、艺术家一样,不必赋予这职业太多的社会含义。别把经济学家当回事,经济学家也别把自己当回事。”


以下这篇文章是许小年教授对于房地产行业运行规则的解读,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房价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经济问题,需要全盘考虑。

 

一、政府为什么拼命印钞票?


归根结底还是美国在印。


美国拼命量化宽松,如果中国不印,就是傻子。所以中国明知道印多了钞票会通货膨胀,也要拼命印,而且印得比美国更厉害。

 

二、多印的人民币怎么办?


美金是全球硬通货,多印了,全世界人民帮着一起稀释,一起承担美国的通货膨胀,这叫通货输出。


中国也想学美国,让人民币变成硬通货,或者有限范围比如东亚的硬通货,可惜美国绝对不会同意。


因此,在以前,多印的人民币只有一条路:在国内通货膨胀。(而以后,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多印的人民币也将像美国一样让全世界人民一起帮着稀释——这就是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目的
 
三、严重的通货膨胀后果是什么?


参考1949年的金圆券,还有1989年的事情。


严重的通货膨胀后果肯定是政府垮台。因此,可以有适度的通货膨胀,但是不会坐视恶性通货膨胀。

 

四、如何处理严重的通货膨胀?


政府的处理方法,就是挖一个超大的坑,把钱囤积在里面,不让它流动,这样多余的钱就不会进入民生市场,对粮食等基本生活用品形成冲击。


这就是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一直在做的事情。


房价一直在涨,囤积了大量超发的货币。

 

五、房价恶性上涨的后果是什么?


房价恶性上涨,结果就是大多数人买不起房子,后果也很严重,可能导致群体事件和政局不稳,因此,房价可以涨,但是不能恶性上涨。


政府必须对涨幅有所控制,同时加强保障房建设。


让最穷的人,最有革命性的人,在郊区有个小房子住,免得他们起来闹事。

 

六、如果房市崩溃,下跌一半甚至更多,后果是什么?


后果就是银行呆账急剧增加,银行面临破产。


同时有很多行业倒掉,或者凋敝,造成失业增加,税收减少,这是政府更不能接受的。


所以,房价可以下跌,但必须在政府可以接受的幅度内。

 

七、关于房产税


大家都知道,卖地财政给政府带来了滚滚财源。但土地一旦卖光,就不会有后继收入了。


因此,必须找到一个替代的财源来填充政府的收入。这就是房产税。


所以,房产税的推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时间早晚了,不可更改。之所以迟迟不出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压力太大,来自既得利益者们的压力。


但等他们认清形势,出完货之后,这把刀子就会放到老百姓的脖子上。

 

八、政府会放弃房地产业作为支柱行业吗?


不会。


看看城镇化,在不远的将来,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搬进城镇居住。


房子从哪里来?还不是靠开发商建房子。


再仔细看看各地的大开发商,以上海为例,50大开发商里面,有七成是国有或者政府背景的开发商。


政府不可能放弃他们。

 

九、政府调控的目的是什么?


上面可以得出推论,调控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让房价上涨,更不是为了让房价下跌。


目的是为了挖更大的坑,储蓄更多的货币,免得货币泛滥造成通货膨胀,后果不堪设想。

 

十、为什么通过交易环节征重税,而不是持有环节交税?


因为在持有环节交税,就会造成大量抛盘,严重的甚至造成市场崩溃。所以要在交易环节征税。


交易环节征税,以及限购的目的,就是让交易减少,但又不妨碍真正地刚需购买第一套房子。


打个比方,市场上本来有100套房子,每套1万块,那么市场上顶多需要100万的资金就行了,后来,新建了200套房子,每套房子的价格变成了10万块,如果这300套房子全部进入市场交易,就需要3000万的资金,需要银行提供这么多资金,会造成进一步的通货膨胀压力。


所以现在政府调控的思路,就是尽量冻结交易,把钱变成凝固的水泥,握在老百姓手里,变成纸上财富,不能轻易套现。


(来源:综合自金融深度、新思路金融)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还是熟悉的配方 还是原来的味道

生命中总会有一束光

足以照亮前方的道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